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代旭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引流
  • 2篇神经功能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治疗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穿刺
  • 2篇穿刺引流
  • 1篇醒脑
  • 1篇醒脑开窍
  • 1篇醒脑开窍针法
  • 1篇引流术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针法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入路

机构

  • 6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李俊
  • 6篇王代旭
  • 4篇熊左隽
  • 4篇王潞
  • 3篇幸标
  • 3篇陈文
  • 3篇马杰
  • 2篇何苗
  • 2篇徐浩
  • 2篇蔡伦
  • 1篇张章
  • 1篇刘杰
  • 1篇吴志敏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锥颅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锥颅软通道穿刺引流)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手术中应注意,术前、术后拔管前尽量不用脱水剂(利于血肿液化并借助颅内压将血肿挤出),除非占位效应明显;穿刺部位应避开头皮动脉、脑膜中动脉、侧裂血...
幸标熊左隽何苗蔡伦范明波吴俊陈文王潞王代旭李俊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临床疗效
锥颅软通道穿刺引流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锥颅软通道穿刺引流)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6年6月经微创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预后、随访。
幸标熊左隽吴俊蔡伦范明波马杰张章何苗吴志敏徐浩王代旭王潞陈文李俊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引流
醒脑开窍针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对照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并与单纯西药治疗作对比。方法将5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显著进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30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90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推拿手法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对神经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马杰李俊熊左隽王代旭陈文
关键词:脑出血恢复期醒脑开窍推拿手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术47例临床分析
范明波李俊王潞王代旭徐浩马杰
脑膜Rosai-Dorfman病1例
2022年
1病例资料54岁女性,因头痛4 d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未触及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神经系统未见异常体征。头胸部CT检查可见右侧顶部稍高密度,边界不清楚,伴有周围水肿(图1A),胸部未见淋巴结肿大。头部MRI平扫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灶,宽基底与顶部脑膜紧贴,病灶边缘似见纤细流空低信号血管影,局部脑组织受压推移,可见片状水肿(图1B、1C);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局部脑膜稍增厚,可见“脑膜尾征”(图1D~F)。MRA、MRV检查未见明显异常,DTI表现为右侧顶叶纤维索可见受压推移改变,未见明显受累侵犯征象(图1G)。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治疗。
彭占威王代旭刘杰李俊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组织细胞增生症脑膜显微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功能亢进78例
2021年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交感神经功能亢进(PSH)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SH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恢复良好39例,植物生存10例,阵发性出汗6例,阵发性血压增高5例,阵发性皮肤潮红3例;死亡15例(19.2%)。存活63例随访3个月,与出院时无明显变化。结论PSH为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脑损伤越重,发生PSH的可能性越大;并发PSH病人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时根据临床类型进行积极的针对性治疗,可有效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王代旭熊左隽幸标王潞李俊
关键词:颅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