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雪
-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 2020年
- 土壤肥料学课程野外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专业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针对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统一实习教学大纲、规范基本教学任务、保障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王瑞雪徐智李朝丽王宇蕴汤利达布希拉图
- 关键词:教学改革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
- 影响晋宁设施蔬菜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以云南省晋宁县5年的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化学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设施菜地各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探讨限制设施蔬菜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大棚菜地土壤养分含量呈明显的上高下低型垂直分布,其中0~10 cm土层养分含量大量积累,设施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2)供试土壤pH与作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39,r=0.462**),EC与作物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n=39,r=-0.448**),故土壤pH、EC是限制该区域设施蔬菜产量的主导因子;(3)氮肥投入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n=39,r=-0.759**),与土壤EC呈极显著正相关(n=39,r=0.802**),表明氮肥投入量的增加,加速了设施蔬菜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的进程。因此,为缓解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保证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该区域减少化肥(尤其是氮肥)投入量,增施有机肥。本研究可为设施蔬菜生产的养分管理及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王瑞雪汤利徐智范茂攀郑毅
- 关键词:设施蔬菜蔬菜产量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
- 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土壤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 2023年
-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发挥着为学生构建土壤综合知识体系、培养解决土壤问题能力、培育珍惜保护土壤意识的重要功能。当前土壤学教学存在偏重理论、教学方法枯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农科建设要求。文章认为,应基于强化理论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改革,在综合性与多样化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多方面增加实验与实践锻炼;通过改革教学过程与内容,实现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良性循环,真正达到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改革目标。
- 王瑞雪龙光强李成学范茂攀赵正雄
-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
- 不同形态磷肥对红壤玉米磷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9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形态磷肥对玉米干物质累积、产量、磷素吸收累积动态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低磷红壤玉米对施用不同形态磷肥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施用量的条件下,与过磷酸钙(SSP)和钙镁磷肥(CMP)处理相比,施用磷酸二铵(DAP)和磷酸一铵(MAP)处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磷素累积量及经济学产量和玉米磷肥利用效率均较高。至成熟期,施用DAP较SSP和CMP处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提高46.7%和72.9%、磷素累积增加68.8%和100.5%,其子粒磷素累积量增加88.7%和101.4%。与施用SSP和CMP处理相比,施用DAP处理玉米子粒产量依次提高47.1%和73.8%。
- 张连娅王瑞雪郑毅汤利
- 关键词:玉米红壤
- 云南中、低供磷能力土壤玉米最佳施磷量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明不同供磷能力土壤条件下玉米对磷肥用量的反应及最佳磷肥用量,为磷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玉米田间试验于2017―2019年在云南寻甸和小哨进行,土壤Olsen-P含量分别为15和4.5mg/kg,属于中、低供磷能力土壤。试验设施磷量P2O5 0 kg/hm^(2) (P0)、45 kg/hm^(2) (P45)、90 kg/hm^(2) (P90)、135kg/hm^(2) (P135)和270 kg/hm^(2) (P270) 5个水平处理(寻甸)和P2O5 0 kg/hm^(2) (P0)、60 kg/hm^(2) (P60)、90 kg/hm^(2)(P90)和120 kg/hm^(2) (P120) 4个水平处理(小哨),其中90 kg/hm^(2)是当地推荐磷肥用量。分析了玉米主要生育期植株生物量、产量、磷素吸收与分配,计算了磷肥利用率。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模拟了不同磷水平下玉米的籽粒产量与磷肥用量的关系。【结果】在两个试验点,施磷均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是当施P_(2)O_(5)>90kg/hm^(2)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甚至两个最高磷处理P270 (寻甸)和P120 (小哨)的玉米产量显著低于P90处理。在供磷能力中等土壤上,P45和P90处理最有利于玉米磷素的吸收和累积,同时促进磷素向籽粒中转移,P45的磷肥利用率最高。在低供磷能力土壤上,玉米磷素吸收量随施磷量呈现抛物线趋势,即磷素吸收累积整体表现为P90>P120>P60>P0,P90的磷肥利用率最高。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对玉米产量与施磷量的模拟达到极显著置信水平,计算的最佳施磷量在供磷能力中等和较低的土壤上,分别为65.6和93.7 kg/hm^(2)。【结论】相比于当地的磷肥推荐量P_(2)O_(5) 90 kg/hm^(2),供磷能力中等的土壤条件下应减少磷肥用量至65.6 kg/hm^(2),在供磷能力低的土壤上磷肥用量应适当增加至93.7 kg/hm^(2)。
- 李海叶黄少欣朱东宇王瑞雪汤利郑毅肖靖秀
- 关键词:玉米磷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方案改革被引量:3
- 2019年
- 以云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探讨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如何以培养研究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因材施教式的分类培养。同时,总结通过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全程导师制实现分类培养的设想与经验。
- 达布希拉图王自林刘美菊王瑞雪赵平
-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施肥法”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创新被引量:1
- 2021年
- "作物施肥法"是一门面向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建立科研成果快速、及时进课堂机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进一步优化和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根据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设计相对完整的或全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案的改革;建立一定数量的习题库、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等教学改革办法推行"作物施肥法"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果。
- 王宇蕴汤利达布希拉图王瑞雪徐智
- 关键词: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 设施菜地土壤质量主要障碍因子及其修复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5年
- 设施菜地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已成为制约设施土壤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文章综述了设施菜地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结构、土壤生物指标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合理施肥和种植方式对设施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的修复效果,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 王瑞雪徐智汤利郑毅
- 关键词:设施蔬菜土壤质量
- 不同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根系形态的变化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被引量:13
- 2020年
-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磷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体系根系形态变化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单作小麦相比,在低磷(1/2P)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能显著增加小麦的根长,显著减少小麦根系的平均直径,显著增加根系的表面积;在常规磷(P)水平下,间作能显著降低小麦根系的平均直径,有增加小麦根长和根表面积的趋势;与单作蚕豆相比,间作能明显促进蚕豆根系的增长,同时增加蚕豆根表面积。在1/2P水平下,间作能显著提高小麦和蚕豆根系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含量;在P水平下,间作能显著提高小麦根系中的IAA、ABA和JA含量,单、间作小麦根系中的S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间作显著增加了蚕豆根系中ABA和SA含量,单、间作蚕豆根系中的IAA和JA含量无显著差异。单作条件下,小麦和蚕豆根系中的内源激素(IAA、ABA、SA和JA)含量与其根系形态(根长、根平均直径和根表面积)无显著相关性;间作条件下,小麦和蚕豆根系中的IAA含量与根长和根表面积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小麦-蚕豆间作能够诱导小麦和蚕豆根系IAA的增加。这种变化可能是驱动间作系统根系形态变化的重要因子。
- 王宇蕴李兰王瑞雪汤利郑毅
- 关键词:根系形态内源激素磷水平
- 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影响新垦红壤生菜地产量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究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影响新垦红壤生菜地产量的因素,按照等量替代20%化肥氮的原则,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生物有机肥+80%化肥(B)、精制有机肥+80%化肥(O)、生物有机肥+精制有机肥+80%化肥(B+O)这5个处理,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吸收量、产量及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壤有机质、养分供应与产量的关系,边界线法揭示影响生菜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B、B+O处理较CF处理显著增产28.8%、13.8%;B、O、B+O处理较CF处理氮、钾吸收量显著提高12.9%~29.0%、28.1%~40.6%,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显著提高10.4%~23.8%,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显著增加27.0%~53.0%、25.0%~32.4%,容重显著降低7.2%~10.5%;而O、B+O处理较CF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通过有机替代主要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保障土壤养分的供应,进而提高养分吸收量和产量。边界线分析得出当土壤养有机质为21.05 g/kg,碱解氮为88.07 mg/kg,有效磷为45.17 mg/kg,速效钾为210.51 mg/kg,边界产量达到最大,但是添加精制有机肥对土壤速效养分供应的影响不明显,故土壤有机质是限制边界产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肥替代20%氮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土壤养分供应,促进生菜增产。
- 张勇徐智高丽芳邓亚琴王瑞雪王宇蕴
- 关键词:有机肥新垦红壤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