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以分布式模型SWAT为研究工具,在气候、土壤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模拟了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对于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至2007年,研究区由土地利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TN总体呈减少趋势,4种土地利用情景下模拟得到的年均非点源污染TN分别为1 841.60、824.86、1 790.33和1 424.55 t。具体表现为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变化规律与耕地变化规律相同,而与林地正好相反。例如在土地利用变化从情景1(1980年)变化到情景2(1995年)时,耕地减少了5.61%,相应的林地增加了5.70%,则非点源污染的产生减少了55.21%。而且从空间分布来看,非点源污染负荷高的地区多集中在河流两侧等耕地密集的区域。因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坡耕地农业种植管理能够有效减少非点源污染,从而改善流域水环境。
- 王秀娟刘瑞民宫永伟沈珍瑶
- 关键词: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SWAT情景模拟
-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拟法,结合GIS技术,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进行评估,并探讨不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的概率较小,氮素1980年和2000年的输出风险平均值为24.5%和24.4%,磷素1980年和2000年的输出风险平均值为18.2%和18.1%;就行政区而言,巫山县氮素和磷素的输出风险平均值均较巫溪县高;就土地类型而言,本研究考虑耕地、林地和草地3种土地类型,以林地的最大输出系数作为风险评价的阈值,其利用/覆盖率与输出风险成反比;耕地和草地作为非点源污染的"源",其利用/覆盖率均与输出风险成正比。由于大宁河流域城镇用地的利用/覆盖率相对较小,未探讨城镇用地利用/覆盖率对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的影响。
- 田甜刘瑞民王秀娟况亮秦玮
- 关键词:风险分析非点源污染
- 大辽河流域上游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分析被引量:37
- 2009年
- 为了解土地利用的组合方式对氮磷输出的影响,在广泛收集土地利用输出系数的基础上,基于遥感和GIS手段,分析了大伙房水库控制流域内营养物质氮磷的输出风险.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控制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的风险概率比较小,氮素和磷素的风险概率平均为19.31%和8.95%.但在空间分布上差异很大,风险概率高的地方一般在主要的河流附近,沿河流流向延伸.而其它区域的风险概率相对较低.此外,营养物质输出风险随着坡度不同差别比较大,而在行政区内差别不明显.
- 刘瑞民何孟常王秀娟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风险分析
-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被引量:22
- 2009年
- 结合RS和GIS技术,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松辽流域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由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近15 a间,由土地利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TN从80年代106.7×104t上升到1995年110.2×104t,2000年上升到约112.1×104t。TP从80年代3.4×104t上升到1995年3.5×104t,2000年继续上升至3.6×104t。就省份而言,黑龙江省一直是TN、TP负荷总量最高的地区,多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7.9%和38.8%。而吉林和东辽河水系则是负荷强度最高的地区,今后应重点加强该地区治理。
- 王秀娟刘瑞民何孟常
- 关键词:输出系数模型非点源污染松辽流域
- 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TN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非点源污染可以看成由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分析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能够体现两者对于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可以更深入的揭示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及变化规律,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松辽流域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进行了空间模拟和变化趋势分析,并揭示了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对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 a间,松辽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TN负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80年代的129.3万t上升到1995年的141.7万t和2000年的约144.5万t。其中,由土地利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占有很大的比例,具体到省份来说,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所占的比例最高,两者均为83%;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流域内由非土地利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比例日益增加,其中吉林省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5%,这反映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今后,应重点加强这几个地区的管理,完善施肥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禽畜养殖粪便等的管理,从而使流域内的非点源污染得到控制。
- 王秀娟刘瑞民何孟常
- 关键词: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总氮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