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蕾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床旁
  • 1篇递质
  • 1篇电刺激
  • 1篇多囊
  • 1篇多囊肾
  • 1篇多囊肾疾病
  • 1篇嗅鞘细胞
  • 1篇嗅鞘细胞移植
  • 1篇意识障碍患者
  • 1篇营养因子
  • 1篇神经递质
  • 1篇神经肌
  • 1篇神经肌肉
  • 1篇神经肌肉电刺...
  • 1篇神经康复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肾疾病
  • 1篇衰弱

机构

  • 4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北京市虹天济...

作者

  • 4篇翟蕾
  • 1篇蔡艳华
  • 1篇张庆苏
  • 1篇岳峰
  • 1篇郑波
  • 1篇赵海平
  • 1篇孙天胜
  • 1篇苏国栋
  • 1篇黄红云
  • 1篇叶超群
  • 1篇董剑虹
  • 1篇王贞
  • 1篇樊华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早期床旁踏车运动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的康复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早期床旁踏车运动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在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2-07—2023-07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联合组接受早期床旁踏车运动训练联合NMES治疗,NMES组仅接受NMES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衰弱程度与肌力状况、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跌倒风险、日常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联合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77.63±12.47)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3.64±0.72)分]均高于NMES组[分别为(70.74±13.82)分、(3.26±0.54)分](P<0.05)。干预后联合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52.83±8.90)分]高于NMES组[(46.28±6.92)分],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分[(43.58±6.82)分]低于NMES组[(48.93±8.24)分](P<0.05)。干预后联合组MRC肌力评分[(51.71±9.73)分]、Barthel指数[(58.29±5.28)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64.92±28.82)分]均高于NMES组[分别为(42.32±10.38)分、(58.29±5.28)分、(145.53±24.39)分](P<0.05)。结论早期床旁踏车运动联合NMES用于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可有效改善衰弱症状,提高运动、步行能力与平衡能力,防止跌倒,提高生活质量。
苏国栋王剑桥樊祥德樊华翟蕾
关键词:神经康复神经肌肉电刺激
床旁吞咽治疗对ICU的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意识状态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床旁吞咽治疗对在ICU的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意识状态的疗效。方法:2021年6月—2023年9月,ICU的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ICU临床治疗,观察组在ICU临床治疗基础上增加床旁吞咽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患者吞咽功能及意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min自发吞咽频率(1.17±0.99)次,高于对照组(0.67±0.84)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吞咽激发测试第一步和第二步阳性率分别为66.7%和43.3%,均低于对照组80%和56.7%,且观察组简易吞咽激发测试第二步阳性率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床旁吞咽治疗对在ICU的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意识状态均具有改善作用。
胡乃晓王贞虎盘林翟蕾董剑虹张庆苏
关键词:ICU脑卒中
多囊肾合并囊肿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囊肿感染是多囊肾患者的常见临床并发症,该感染难控制、易复发,甚则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耐药菌导致的囊肿感染,治疗难度明显增大。本文报道1例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多囊肾囊肿感染伴菌血症,通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及内引流的形成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部分思路。
李静静翟蕾赵海平郑波
关键词:多囊肾疾病泌尿道感染囊肿感染多重耐药
嗅鞘细胞移植结合步行训练对大鼠脊髓挫伤部位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初步研究嗅鞘细胞移植、步行训练、嗅鞘细胞移植结合步行训练后脊髓损伤部位神经递质含量和神经营养因子蛋白水平的变化,探索嗅鞘细胞移植结合步行训练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鼠龄(75±1)d的雌性SD大鼠32只,分为A、B、C、D四组,制作脊髓挫伤模型后,A组行嗅鞘细胞移植结合步行训练,B组行嗅鞘细胞移植,C组行步行训练结合改良Eagle培养基(DMEM)注射,D组行DMEM注射。细胞移植和DMEM注射在造模后2周进行,步行训练利用大鼠活动平板进行,自伤后1周开始,每周5d,每天1次,每次15—30min,共训练10周。伤后11周取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脊髓损伤部位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几种神经递质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损伤部位DA和DOPA均未测出,C组5-HT、NE含量较其他各组出现增高趋势,A组较B、D组出现增高趋势,却较C组出现降低趋势;2B组BDNF、NGF、NT-3蛋白水平较其他各组出现增高趋势,A组BDNF、NT-3水平较C、D组出现增高趋势,但却较B组出现降低趋势;但上述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伤后1周开始步行训练、2周进行嗅鞘细胞移植的结合型策略不能促进脊髓损伤部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脊髓神经递质分泌。
叶超群翟蕾蔡艳华岳峰孙天胜黄红云
关键词:脊髓损伤嗅鞘细胞移植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