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志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推拿法动力学参数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优化推拿法行气活血效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按照L27(313)正交表,对法动力学参数——力量、频率、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施于健康男性左下肢腓肠肌处,法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测量腘动脉血流量。结果:法操作中力量3.5—4.5kg、频率105—135次/分、时间8.75—11.25min的组合模式提高腘动脉血流量增益率的效果最显著。结论:从本研究结果中得到了推拿法动力学参数的最佳组合模式;同时也提示推拿手法作用并非力量越大、操作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 马惠昇张宏苗志杰严隽陶童仙君门志涛
- 关键词:血流量正交试验
- 推拿法的动力学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优化推拿法行气活血效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按照L2(7313)正交表,对法动力学参数——力量(2、4、6kg)、频率(60、120、180次/min)、时间(5、10、15min)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施术于健康男性左下肢腓肠肌处,法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测量腘动脉平均血流量(VF)。结果法操作中力量、频率、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力量4kg、频率120次/min、时间10min的法组合模式提高腘动脉平均血流量增益率的效果最显著。结论筛选出较佳的法动力学参数组合模式,提示并非“推拿手法作用力量越大、操作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 张宏马惠昇门志涛严隽陶童仙君苗志杰
- 关键词:推拿正交试验
- 推拿■法操作动力学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 目的:优化推拿■法行气活血效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按照L27(313)正交表,对 法动力学参数--力量、频率、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施术于健康男性 左下肢腓肠肌处,■法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测量胭动...
- 张宏严隽陶马惠昇门志涛童仙君苗志杰
- 关键词:推拿血流量正交试验
- 文献传递
- 推拿(扌衮)法操作动力学参数的优化试验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推拿扌磙法行气活血效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方法:试验于2005-12/2006-04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B超室进行。对扌磙法动力学参数——力量(3,4,5kg)、频率(90,120,150次/min)、时间(7.5,10,12.5min)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选取5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L27(313)正交表规定的试验顺序,分别用不同动力学参数扌磙法于受试者左下肢腓肠肌处进行推拿,扌磙法推拿前后分别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测量腘动脉血流量,并计算扌磙法前后腘动脉血流量的增益率,以腘动脉血流量的增益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扌磙法操作的动力学参数力量、频率、时间中,只有频率的主效应有显著性差异(F=7.399,P<0.01),但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615,3.541,3.423,P<0.05),三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F=5.501,P<0.01)。②综合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认为扌磙法操作的动力学参数以施加力量4kg、频率120次/min、时间10min组合模式提高腘动脉血流量增益率的效果最显著,腘动脉血流量增益率为(127.51±12.81)%。结论:最佳扌磙法行气活血效应的动力学参数组合模式为施加力量4kg、频率120次/min、时间10min;同时试验也提示,推拿手法操作并非力量越大、操作时间越长,疗效就越好。
- 马惠昇张宏童仙君严隽陶苗志杰门志涛
- 关键词:局部血流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