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彦君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应力场
  • 2篇震源
  • 1篇低序级断层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厚度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序列
  • 1篇地震预警
  • 1篇断层
  • 1篇断块
  • 1篇断块区
  • 1篇新媒体
  • 1篇信息发布
  • 1篇蓄水
  • 1篇蓄水阶段
  • 1篇有效性
  • 1篇远震
  • 1篇远震接收函数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8篇董彦君
  • 5篇魏贵春
  • 4篇申学林
  • 3篇何凯
  • 2篇杜瑞林
  • 2篇戴苗
  • 1篇王杰
  • 1篇张丽芬
  • 1篇王秋良
  • 1篇丁文秀
  • 1篇赵凌云
  • 1篇侯健民
  • 1篇张辉

传媒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sPL震相在巴东M4.3地震序列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根据近震深度震相sPL的基本特征,对2017-06-16巴东M4.3地震序列震源深度进行分析,运用频率-波数(F-K)方法模拟不同深度下的理论地震图,并与实际波形拟合对比,得出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集中在3~4km范围内,误差约为1km,表明在三峡地区利用sPL震相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震源深度。
董彦君王秋良王秋良魏贵春
关键词:震源深度
三峡工程水库重点监视区不同蓄水阶段地震波Q值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2001~2015年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结合三峡工程水库蓄水情况,采用Atkinson方法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波衰减特征,得到不同蓄水阶段、不同库段的非弹性衰减结果。结果显示,Q值与频率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各频点在拟合线附近波动;3个库段在不同蓄水阶段均具有较小的Q0值和中等的η值,表明三峡工程水库重点监视区构造复杂,且介质的均匀程度较低;仙女山-九畹溪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大,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稳定;巴东高桥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小,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强烈;泄滩地区随着水位的升高,Q0值增大,表明该地区介质均匀程度有所提高。
魏贵春张丽芬申学林董彦君
关键词:蓄水阶段Q值
复杂断块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及应用探讨
2016年
江汉油区复杂断块油藏以断层发育为特征,不同级别的断层把地层切割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断块。低序级断层由于落差小、延伸短,在地震解释中具有多解性,而构造应力场分析是研究低序级断层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对复杂断块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董彦君杜承宸王杰
关键词:数值模拟复杂断块构造应力场低序级断层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时延分析
2016年
对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时延作调研后认为,预警接收终端的发布时延小于1s;广播、电视发布时延为几s;互联网发布(新媒体、手机APP、第三方平台推送)时效性受并发量影响,在千万级用户时发布时延是30~40s。因此,应采用分区域分级发布策略,以提高发布时效。以汶川地震为例,针对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时效分析结果表明,在首台触发3~4s内开始发布预警信息,震中20~50km范围内95%以上的网民有1~7s的预警时间,而破裂最大区域(北川)95%以上的网民将获得30s以上的预警时间。
何凯杜瑞林魏贵春戴苗董彦君侯健民
关键词:地震预警新媒体
VS型垂直摆标定的常见问题探讨
2017年
为使VS型垂直摆倾斜仪灵敏度保持一致,保证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工作精度,仪器格值的定期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仪器标定原理、标定注意事项以及标定技巧和操作规范进行详细的分析,保证仪器运行稳定可靠,并期待为标定操作人员作为参考。
舒德亮董彦君龚自禄张辉
关键词:数据有效性
2014年三峡秭归M4.5、M4.7震群序列定位及震源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2014年3月27日M4.7和3月30日M4.5秭归震群重定位显示:0~5 km深度层P波高速区分布在仙女山断裂北中段和九畹溪断裂北段,天阳坪断裂一带为低速区;8 km深度层高速区分布在九畹溪断裂东侧,仙女山断裂较低;11 km层高速区仅分布在高桥断裂和周家山—牛口断裂之间地带。在地震集中区的下方(即8~12 km处)存在分布较为稳定的低速区,较大地震事件主要分布在高速区或高低速区交界地带,低速区内则很少有地震分布。局部高速体的存在为岩石发生瞬间破裂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与低速体间的梯度带是发震构造常发育的区域。研究区内的仙女山断裂北段、九畹溪断裂正是在该梯度带内发育的两条活动断裂。本地震序列的自地表至5 km和5~10 km深度范围内均有大量破裂存在表明,浅层地震仍在水库渗透范围内,而深部地震则与流体渗透无关。此次地震活动同时存在水库诱发地震和构造地震存在。
赵凌云莘海亮董彦君董彦君丁文秀何凯魏贵春
关键词:重定位
小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反演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2016年
在地球地壳活动的研究中,构造应力场分析和研究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自然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和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引入地震矩张量使得地震产生的位置变动和矩张量之间呈线性关系。而如果由地震产生的位移和表达地震波传播途径效应的格林函数是已知的,那么可以利用波形反演得到震源机制。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记录比较大的地震,由于近场距离合成格林函数无法接近实际的介质相应,波形反演法不适用于小震。因此,要探索和研究确定小震震源机制的新方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进过不断的研究发现,利用震源机制繁衍应力场有着比较高的计算率。
杜承宸董彦君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湖北地区地壳结构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2014~2015年湖北数字地震台网30个子台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由H-Kappa、CCP叠加方法反演得到各台站下方地壳厚度、泊松比及剖面AA′。结果表明:1)湖北地区地壳厚度总体趋势是西厚东薄,鄂西北、西南地区地壳厚度在45~55km左右,鄂东地区地壳厚度在30~35km左右;2)湖北地区泊松比值总体变化不大(0.23~0.27),说明这一地区岩石可能以中度组分为主;3)AA′剖面中出现"楼梯状"Moho面,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在武当山地区下方地壳的榴辉岩发生相变,使得相变后的下地壳密度改变而发生拆沉作用,因此鄂西地区地壳厚度发生陡变。
何凯何凯董彦君杜瑞林申学林董彦君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