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琴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市广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动障碍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支持性心理干...
  • 1篇首发
  • 1篇首发抑郁症
  • 1篇首发抑郁症患...
  • 1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意识
  • 1篇自尊
  • 1篇自尊量表
  • 1篇自尊水平
  • 1篇冥思
  • 1篇罗森伯格

机构

  • 3篇苏州市广济医...
  • 1篇无锡市精神卫...

作者

  • 3篇薛琴
  • 1篇汤臻
  • 1篇邬晓蓉
  • 1篇曹磊明
  • 1篇王志强
  • 1篇黄月香

传媒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自我意识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对提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自我意识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应用哌甲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干预12周,随访1 a。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两组患儿的自我意识状况进行评定分析。结果随访1 a末,研究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及行为、焦虑、幸福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善其父母教养方式能有效提高患儿的自我意识水平,显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薛琴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教养方式自我意识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首次住院且保护性约束时间〉4d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解除保护性约束后观察4周。于干预前后应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评定自尊水平。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总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
薛琴瞿淑雯邬晓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支持性心理干预自尊
沉思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沉思及其亚型冥思与反思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7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沉思反应量表对抑郁症状和沉思进行评估,根据治疗后抑郁症状程度分为治愈组与未治愈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沉思差异以及基线期沉思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HAMD、沉思以及冥思的分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愈组在治疗前后沉思及冥思评分均低于未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愈组与治愈组HAMD、沉思、冥思与反思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阶层logistic回归分析示,治疗前沉思得分对治疗效果有预测作用(OR=1.008,95%CI:1.017~1.131);冥思得分对治疗效果有预测作用(OR=1.208,95%CI:1.065~1.371)。结论基线期沉思及冥思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的疗效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黄月香薛琴汤臻杜向东王志强曹磊明柳艳松
关键词:抑郁症沉思冥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