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基于PBPK模型的反向剂量测定法预测药物的毒性
- 基于毒性测试替代策略的非动物方法的开发,从体外毒性数据预测体内的毒性发生,是目前毒理学领域对药物安全性测试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风险评估中使用体外毒性数据并不简单。主要问题之一是来自体外模型的浓度-反应曲线需要转化为体内剂...
- 虞林郭继芬郭家彬殷健崔岚杨莹赵君彭双清
-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的浓度及其在毒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异丙醇(95∶5,V/V)提取后,以Poroshell 120 EC-C18柱(50 mm×2.1 mm,2.7μm)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ESI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下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498.5→m/z 197.1(芍药内酯苷)和m/z 251.3→m/z 108.2(拉科酰胺,内标)。结果芍药内酯苷血浆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0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RE)在±8.06%之间。结论该法适用于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 郭秒郭继芬虞林王以美贾栗彭双清袁波
- 关键词:芍药内酯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毒代动力学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体酮的浓度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黄体酮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法,经正己烷-二氯甲烷-异丙醇(100∶50∶5,V/V/V)提取后,以甲醇-水(75∶25,V/V)为流动相,以Hypersil ODS柱(50 mm×2.1 mm,5μm)为分析柱,采用ESI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315.4→m/z(97.0+109.2)(黄体酮)和m/z 385.4→m/z 267.4(醋酸甲地孕酮,内标)。结果黄体酮血浆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00 ng/ml,日内、内间精密度(RSD)均〈6.7%,准确度(RE)在±6.2%之间。结论该方法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黄体酮的药动学研究。
- 孙丽丽孟繁华虞林刘金艳郭继芬张振学
- 关键词:黄体酮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药代动力学
- LC-MS/MS法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中杂质9-丙烯基腺嘌呤的含量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建立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中杂质9-丙烯基腺嘌呤含量的LC-MS/MS法。方法采用Thermo BDS(100 mm×4.6 mm,2.4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体积比为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 L·min^(-1)。选用ESI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176.2→m/z 136.3。结果 9-丙烯基腺嘌呤在0.20~2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2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1.4%,准确度(RE)在3.7%以内,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n=6)。结论应用此方法测定了3批原料药中杂质9-丙烯基腺嘌呤的含量,结果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其限量(不超过5 mg·L^(-1))检查的要求。
- 虞林郭继芬孟繁华孙丽丽彭双清赵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