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璐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蛋壳粉末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4
- 2015年
- 以蛋壳粉末为试材,采用灌菌法和密封菌土法接种,测定了蛋壳粉末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密封菌土法接种比灌菌法接种更易发病;在室内蛋壳粉末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测定结果显示,1∶5蛋壳粉末和土壤混合处理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效最高(64.2%)。室内蛋壳粉末盆栽测试结果显示,1∶5蛋壳粉末和土壤混合处理的pH值为6.95,比对照pH值提高了1.4。因此,采用具有钙离子为主成分的蛋壳粉末和土壤混合处理能有效地防治白菜根肿病。
- 张铉哲侯思宇郝璐李微
- 关键词:白菜根肿病
-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瑞毒霉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2012-2014年在黑龙江省各马铃薯主产区共分离了15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瑞毒霉敏感性和mt DNA单倍型。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分离的15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中,A1交配型为103株(68.2%),自育型为33株(21.9%),A2交配型为15株(9.9%)。这说明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瑞毒霉测定结果显示,2012-2014年分离的151株菌株中敏感性菌株占3.3%,中抗菌株占6.6%,抗性菌株占90.1%,表明黑龙江省部分马铃薯主产区分离的晚疫病菌已对瑞毒霉产生抗药性。线粒体DNA单倍型的测定结果显示在黑龙江省部分马铃薯主产区共发现了3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分别为Ia,Ib和IIa。其中,IIa mt DNA单倍型的数量最多,发生频率为86.1%。这说明IIa mt DNA单倍型是黑龙江省部分马铃薯主产区的优势种群。
- 张铉哲郝璐李微候思宇赵博韩晓旭
- 关键词:致病疫霉菌交配型
- 东北三省禾谷类作物真菌分离鉴定及污染率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明确东北三省谷物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污染概况,本研究于2012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15个禾谷类作物主产区进行抽查取样。污染率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采集的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污染率分别为29.20%、7.50%和57.50%;吉林省采集的水稻和玉米的污染率分别为39.30%和9.40%;辽宁省采集的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污染率分别为3.75%、17.50%和20.00%。从东北三省采集的26份样品中共获得254株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共分离到6种属的病原菌,分别为镰孢菌属、链格孢菌属、根霉属、曲霉属、平脐蠕孢属和枝孢属。它们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0.58%、1.25%、2.21%、0.10%、0.20%和0.10%。其中以镰孢菌属的分离频率最高,为优势菌种。
- 张铉哲李微郝璐候思宇李宝刚
- 关键词:污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