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杨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形状记忆
  • 2篇形状记忆合金
  • 2篇记忆合金
  • 1篇堆焊
  • 1篇多尺度
  • 1篇原子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塑性
  • 1篇陶瓷
  • 1篇自蔓延
  • 1篇阻尼
  • 1篇阻尼器
  • 1篇相变
  • 1篇相变塑性
  • 1篇连续介质
  • 1篇减震
  • 1篇减震控制
  • 1篇NITI合金
  • 1篇NITI记忆...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作者

  • 5篇曾祥国
  • 5篇郭杨
  • 3篇陈华燕
  • 2篇陈成
  • 1篇陈军
  • 1篇盛鹰
  • 1篇杨鑫
  • 1篇李洋
  • 1篇王豪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iTi合金动态断裂过程的实验和数值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获得Ni Ti合金的动态起裂韧度和动态扩展速度与动态加载率之间的定量变化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测试系统对单边三点弯曲试样(SENB)进行冲击加载试验,采用实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动态断裂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SENB试样裂纹起裂时刻和裂纹扩展速度由粘贴在裂纹尖端的裂纹扩展计(CPG)测定。采用上述方法和数据获得Ni Ti合金的I型动态起裂韧度和动态扩展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裂纹扩展计测得的起裂时刻与粘贴在同一试样上的监裂应变片测得的结果基本相符,因此可以利用裂纹扩展计代替传统的监裂应变片来监测裂纹起裂时刻,并获得Ni Ti合金的起裂韧度。同时,可以利用裂纹扩展计(CPG)获得裂纹动态扩展过程,绘制出裂纹扩展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而探讨Ni Ti合金的动态断裂韧度和裂纹扩展速度与动态加载率之间的定量变化规律。
韩悌信曾祥国郭杨杨鑫陈华燕李洋
关键词:NITI合金
管道堆焊及SHS内衬陶瓷的制备及性能测试被引量:3
2016年
文中提出了用先堆焊镍基合金后自蔓延(SHS)内衬陶瓷,最后将两管道的堆焊端进行焊接的方法来提高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抗腐蚀、冲蚀能力;并在制好的堆焊/自蔓延管道上截取试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试验、硬度试验和冲蚀磨损试验,为更耐久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制作提供了工艺方法,也为管道性能分析提供了试验数据。
王豪曾祥国肖雨果万琪郭杨
关键词:堆焊自蔓延陶瓷冲蚀
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的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塑性统一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获得能够描述形状记忆Ni Ti合金相变和塑性行为的本构关系,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假设2个内变量,分别推导了相变演化规律和塑性演化规律,以及Ni Ti合金本构模型的主控方程;将导出的本构方程写成1维的增量形式,编制Fortran程序,并将本构模型进行了程序实现;结合单轴加载的试验曲线、非线性拟合的方法确定该本构模型的相关参数;比较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随着载荷不断增加,Ni Ti合金表现出的母相弹性、马氏体相变、马氏体弹性及马氏体塑性流动行为;同时,对于应变率效应也能够较为理想地描述;所建立的宏观唯象本构模型,参数易确定,为Ni Ti合金在更加苛刻、极端环境下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陈华燕陈成曾祥国陈军郭杨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
一种NiTi记忆合金阻尼器设计与减震特性研究
利用NiTi合金的伪弹性这一特殊性质设计了一种阻尼器,用于实现抗震中的被动控制减震.建立了阻尼器的物理模型,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推导了其恢复力位移关系,并提出了阻尼器的设计要点.利用能量相等原理将NiTi合金阻尼器这一非线...
郭杨曾祥国陈成韩悌信
关键词:阻尼器形状记忆合金减震控制
文献传递
一种跨原子/连续介质尺度的多尺度耦合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原子尺度上的分析手段对研究材料变形和失效机理非常重要,且为材料在宏观尺度连续性理论中本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不同尺度下的连接对揭示材料变形与破坏的多尺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一种跨原子/连续介质尺度的耦合数值模型,采用位移迭代方法对原子与有限元节点进行连接.耦合模型算例中观察到了裂纹钝化和空洞扩张的演化结果,与理论和实验结论相符,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型的合理性.
盛鹰曾祥国郭杨陈华燕
关键词:原子连续介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