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苇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长江
  • 2篇经济带
  • 2篇经济增长
  • 2篇ESDA
  • 2篇长江经济
  • 2篇长江经济带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新古典
  • 1篇新古典经济增...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生产率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绿色矿业
  • 1篇面板数据
  • 1篇面板数据模型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高苇
  • 1篇成金华
  • 1篇邓宏兵
  • 1篇张均
  • 1篇卢丽文
  • 1篇曾浩
  • 1篇李永盛
  • 1篇杨天池

传媒

  • 2篇统计与决策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环境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因子方法测算出综合环境污染指数,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呈现各区域环境效应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效应的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在时间上表现出"N"型演化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京津冀和西南地区还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能源类和非金属类矿产,金属类则影响较弱,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和空间滞后特征;矿产资源开发不仅对本地区环境质量有显著作用,还通过负外部性对邻近地区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亟需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矿业。另一方面,加大矿区环境治理和支持力度,加强跨区域生态治理合作。
高苇李永盛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效应ESDA
区域城市经济集聚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文章利用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GIS空间地理信息工具,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经济在空间上的依赖性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并在考虑资本和劳动增长的溢出效应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
李永盛高苇邓宏兵卢丽文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自相关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矿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被引量:35
2018年
绿色已成为新时代矿业发展的主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矿业提出了新要求,环境规制强度影响矿业绿色水平的短期效应,环境规制结构决定矿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基于2001—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EBM模型定义的方向性距离出数(EBM-DDF)方法构建GML指数来衡量矿业绿色水平。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环境规制对矿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重点考察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对矿业绿色发展的异质效应,探索构建矿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强度与矿业绿色水平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矿业绿色发展表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直接效应。(2)技术创新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矿业绿色水平具有"U"形间接调节效应,技术创新仅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越过拐点后促进矿业绿色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倒逼作用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学矿业绿色水平之间存在"U"形关系,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才有利于改善地区环境质量。(3)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矿业绿色水平存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影响不显著;中西部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环境规制并不能促进矿业绿色发展。因此,政府要合理选择环境规制类型,因地制宜地设定环境规制强度,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实现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高苇成金华张均
关键词:环境规制绿色矿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空间集聚能否提高城市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空间集聚过程所特有的异质性、动态性和内生性特点,使得其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本研究以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31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SYS-GMM估计方法,检验空间集聚是否有助于提高城市生产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TFP水平总体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区域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城市区位、城市规模以及其他城市个体特征的影响。集聚效应与TFP水平之间在理论上存在倒"U"型关系,但净集聚效应依然为正,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带来18%的TFP改善;大城市和劳动力密集地区更易于集聚效应的发挥,大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率,邻近城市及其自身初始TFP水平也会影响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总效应达到24%和8%,而工业化水平和服务业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FDI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市生产率的提升。因此,要科学规划大中小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大城市要素集聚的辐射效应,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入,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提升城市TFP水平,实现长期经济增长。
高苇李永盛李小帆
关键词:集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文章选择长江经济带1998~2013年市域人均GDP为主要研究指标,综合运用变异系数、首位度以及ESDA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市域经济整体集聚现象显著,由不断增强向缩小趋势进行发展。热点区域的整体分布格局变化幅度较小,较稳定的聚集在长三角地区,主要是在南北方向上微弱变化。经济重心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9.9646°N^30.1077°N,113.7712°E^114.6731°E之间变动,经历了先向东再向西方向移动轨迹。标准差椭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涵盖了经济热点区,主要呈现出西南-东北的空间格局。
曾浩杨天池高苇
关键词:ESDA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分析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1-2013 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反映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存在非常显著空间正自相关,区域间呈现倒“U”型空间集聚特征...
李永盛高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