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建泉

作品数:2 被引量:7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杂岩
  • 2篇锡林郭勒杂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岩相
  • 1篇岩相学
  • 1篇闪岩
  • 1篇片麻岩
  • 1篇斜长角闪岩
  • 1篇化学特征
  • 1篇角闪岩
  • 1篇SHRIMP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葛梦春
  • 2篇周文孝
  • 2篇鲍建泉
  • 2篇于洋
  • 2篇孙俊俊
  • 1篇王仕海
  • 1篇王世海

传媒

  • 2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解体及表壳岩系年代确定被引量:71
2011年
近年来,对中亚造山带中是否存在微地块有诸多不同看法,其中对广泛出露的锡林郭勒杂岩的时代和原岩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经大比例尺填图和详细露头解剖发现,它囊括了不同岩类、不同变质程度、不同构造样式和形成时代的地质体。文中建议将其解体,对其中被厘定的表壳岩命名为"锡林浩特岩群",这是一套达到角闪岩相变质的夹有火山岩和磁铁石英岩的富铝质的泥质碎屑岩,被SHRIMP U-Pb年龄为739.6Ma的变辉长岩和奥陶纪"S"型片麻状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所侵位,其中锆石变质核年龄集中在1 005~1 026Ma。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还表明,该岩群分别受到后期一系列热事件的改造。结合区域和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年表分析,本文将锡林浩特岩群的形成时代推定为中元古代,它证明了研究区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同时也佐证了锡林郭勒微地块的存在。
葛梦春周文孝于洋孙俊俊鲍建泉王世海
关键词:锡林郭勒杂岩SHRIMP
内蒙古锡林浩特岩群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锡林浩特岩群是内蒙古中东部锡林郭勒微地块内原锡林郭勒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套片麻岩夹层状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变粒岩等变质岩组成,形成于中元古代[1]。岩群中片麻岩样品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中等分异特征((La/Yb)N=4.71~7.97),斜长角闪岩具有平坦型((La/Yb)N=0.74~0.95)和轻稀土元素微弱富集型((La/Yb)N=1.06~3.63)两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在微量元素N-MORB标准化图解中,斜长角闪岩显示出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的过渡类型特征。同时结合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图解分析,推断片麻岩原岩为富含泥质的亚杂砂岩,而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一套具有拉斑质到钙碱性过渡型特征的玄武岩;变质沉积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环境;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岛弧-弧后盆地。二者指示锡林浩特岩群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体系。
孙俊俊葛梦春周文孝于洋王仕海鲍建泉
关键词:锡林郭勒杂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