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文瑛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抗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抗体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标志物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分析
  • 1篇血液分析仪
  • 1篇预后
  • 1篇早期类风湿关...
  • 1篇诊断特异性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凝血
  • 1篇凝血指标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姚文瑛
  • 2篇须静
  • 1篇钟政荣
  • 1篇熊立凡
  • 1篇季慧峰
  • 1篇徐云侠
  • 1篇王博
  • 1篇陈福祥
  • 1篇胡晓波
  • 1篇许蓓妮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现代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清p185因子对乳腺癌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p185因子诊断乳腺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4例乳腺癌患者及9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比较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与乳腺癌患者的血清p185因子水平并作血清p185因子水平预测乳腺癌的ROC模型获得敏感性、特异性及最佳截断值。探析血清p185因子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血清p185因子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因子水平为(7.09±1.34)ng·ml^(-1),高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6.21±1.11)ng·ml^(-1)(P<0.05)。当血清p185因子水平>6.83 ng·ml^(-1)时,预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0.9、特异性为0.95。乳腺癌患者中肿瘤直径>2.0 cm、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乳腺癌患者中血清p185阳性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阴性。1年及2年生存情况与血清p185阴阳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r=0.442,P=0.002;r=0.518,P=0.000)。结论:血清p185因子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且血清p185因子水平与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还可用于预后预测,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许蓓妮陈福祥姚文瑛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6σ理论在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通过对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QC)数据的σ值研究,探讨如何应用σ值来判断方法性能和选择QC规则。方法从我院2005至2006年Sysmex K-4500和Sysmex KX-21参加上海地区血液分析仪室内QC的数据中抽取12次,采用公式σ值=[允许总误差(TEa)-偏倚(bias)]/变异系数(CV),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允许误差标准,得出各项的σ值。同时与仪器厂商、血液分析仪组和Sysmex组σ值比较。结果Sysmex K-4500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计数等项目σ均值分别为11.09、7.35、11.68、6.01和9.35,Sysmex KX-21分别为8.51、7.55、10.40、6.39和8.55,Sysmex组分别为4.37、3.81、5.63、2.18、5.33,与我院2台仪器比较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室Sysmex K-4500和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的σ值已达6.0以上,采用13.0s(n=2)QC规则就能满足质量要求,但应注意仪器校准和分析前、后质量问题。
胡晓波季慧峰姚文瑛熊立凡金大鸣
关键词:质量管理血液分析仪
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凝血和心肌标志物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回顾分析2022年上海地区春季和冬季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凝血指标和心肌标志物结果。方法收集2022年4月18日—5月15日(春季株组,BA.2变异株)以及2022年12月14日—2023年1月31日(冬季株组,BA.5和BF.7变异株)新冠病毒感染者共1388例,其中春季株组974例,冬季株组4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高敏肌钙蛋白I(hsTnI)、肌红蛋白(MYO)、心肌激酶同工酶MB(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和B型利钠肽(BNP)的结果。结果与春季株感染患者相比,冬季株感染者的DD、FDP、hsTnI、MYO、hsTnT和CK-MB水平明显升高,ATⅢ活性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PTT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及时关注实验室检验结果,可为临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钟政荣王博闫珂蒋筠斐姚文瑛徐云侠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凝血指标心肌标志物
血清RF、ⅠCTP、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性因子(RF)、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ⅠCT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抗MCV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到该院就诊的早期R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非RA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3组血清RF、ⅠCTP、抗CCP和抗MCV抗体水平和阳性率,4项指标检测对早期RA的诊断价值,以及血清抗MCV抗体水平与RF、ⅠCTP、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早期RA组的血清RF、ⅠCTP、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MCV抗体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其他3项指标,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P<0.05);血清抗MCV抗体水平与RF、ⅠCTP、抗CCP抗体均呈正相关(r=0.376、0.509、0.613,P<0.05),其中与抗CCP抗体的相关性最强。结论血清RF、ⅠCTP、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方法。
姚文瑛须静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关节炎
精液中miR-34b、miR-122、miR-429联合检测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6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其中20例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其精液中miRNA表达水平,另外14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168例男性健康志愿者,其中20例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其精液中miRNA表达水平,另外14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精液中miR-34b、miR-122、miR-429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精液中miR-34b、miR-122、miR-429检测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价值。结果高通量测序发现,20例健康志愿者与2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多种miRNA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其中表达上调的miRNA有58个,表达下调的miRNA有22个。选取表达差异最大的3个miRNA(miR-34b、miR-122、miR-429)进行表达水平的验证和诊断价值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两组精液中miR-34b、miR-122、miR-429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34b、miR-122、miR-429诊断男性不育症的灵敏度分别为91.89%、93.92%、92.57%,特异度分别为93.24%、94.59%、93.24%;精液中miR-34b、miR-122、miR-429联合检测诊断男性不育症的灵敏度为96.62%,特异度为91.22%,准确度为93.92%。结论精液中miR-34b、miR-122、miR-429可作为男性不育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陈雨晴李剑靖小珍姚文瑛
关键词:精液MIR-122不孕不育
不同亚型ACL和aβ2GPⅠ在SLE患者发病及病情发展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抗心磷脂抗体(ACL)与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及病情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3例SLE患者纳为SLE组,30例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纳为对照组A,30例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B,应用IgA/G/M多亚型筛选试剂与IgA、IgG、IgM单亚型试剂检测ACL与aβ2GPⅠ,分析不同亚型ACL与aβ2GPⅠ在SLE发病及病情发展中的临床意义。结果SLE组、对照组A、对照组B IgA/G/M型、IgG型ACL及IgA/G/M型aβ2GPⅠ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LE组以上亚型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SLE组、对照组A及对照组B之间血清IgA/G/M型、IgG型ACL,以及IgA/G/M型、IgA型、IgG型aβ2GPⅠ水平均呈依次下降趋势(P<0.05)。SLE组活动期患者血清IgG型ACL及IgA/G/M型、IgA型、IgG型aβ2GPⅠ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IgA/G/M型、IgG型ACL及IgA/G/M型、IgA型aβ2GPⅠ阴性组及阳性组间SLE患者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G/M型、IgG型ACL及IgA/G/M型、IgA型、IgG型aβ2GPⅠ在诊断SLE及判断病情程度中的应用性强于其余亚型,IgA/G/M型、IgG型ACL及IgA/G/M型、IgA型aβ2GPⅠ与SLE患者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姚文瑛须静
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
子痫前期患者pDC、Th22细胞比例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辅助性T细胞(T-helper cell,Th)亚群T22细胞比例失调在子痫前期患者免疫致病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60例孕晚期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子痫前期组),另择取同期于该院行常规产检的健康产妇1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pDC、Th22细胞水平及其细胞因子水平。而后参照相关标准将子痫前期孕产妇再次分为轻度组(n=94)与重度组(n=66),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分析检验pDC、Th22细胞比例失衡在孕晚期子痫前期发生和进展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Th2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DC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87)%比(0.63±0.28)%,(281.63±14.19)pg/mL比(204.18±11.13)pg/mL,(0.14±0.11)%比(0.23±0.14)%,t值分别为8.58、54.32、6.39,P值均<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Th22、IL-2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DC水平较轻度组偏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8±0.71)%比(1.03±0.39)%,(296.68±12.15)pg/mL比(271.18±10.46)pg/mL,(0.06±0.01)%比(0.18±0.06)%,t值分别为5.14、14.20、16.08,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h22诊断孕晚期发生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10,最佳截断值为0.382%;IL-22的AUC为0.916,最佳截断值为196.164 pg/mL;pDC的AUC为0.866,截断值为0.138%。检测Th22、IL-22及pDC水平对孕晚期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AUC分别为0.854、0.896和0.78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73%、2.275 pg/mL、0.082%。结论孕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失衡相关,监测孕产妇孕晚期外周血Th22、IL-22及pDC水平的变化对临床早期诊断子痫前期和评估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姚文瑛
关键词:子痫前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