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学刚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养分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养分
  • 1篇海岸
  • 1篇海岸带
  • 1篇防沙

机构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张克存
  • 1篇屈建军
  • 1篇牛清河
  • 1篇俎瑞平
  • 1篇倪成君
  • 1篇韩庆杰
  • 1篇孙学刚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应用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值和生物量分析了福建海岸带不同防沙工程措施中沙地植被的两种恢复过程,即网格草地恢复:厚藤群落,鬣刺+海边月见草+海滨蟛蜞菊群落,鬣刺+厚藤+海滨蟛蜞菊群落;平台草地恢复:绢毛飘拂草+海边月见草+厚藤群落,丁葵草+厚藤+海滨蟛蜞菊群落,矮生苔草+绢毛飘拂草+马缨丹群落。生活型为匍匐草本或草质藤本的物种较其它生活型的物种能更好的适应海岸带沙地环境。两恢复过程中,植被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n形变化趋势。在网格草地恢复中,网格设置与匍匐草本厚藤促进了物理环境的改善,并为后期定居者创造了较好的定居条件,而在平台草地恢复初期,化学材料与黏土混和平台的设置提高了下垫面稳定性,使近缘防护林内的草地物种得以成功定居和繁殖。海岸防沙工程为先锋种的定居提供了优越的下垫面条件,促进了组成的多元化和结构的复杂化,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pH值明显降低,并对海岸带沙地植被生物量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采用工程方式恢复海岸带沙地植被,对于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韩庆杰倪成君屈建军孙学刚张克存俎瑞平牛清河
关键词:海岸带植被恢复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