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卫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人眼视觉原理的虚拟现实显示模型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对虚拟现实领域现有的显示模块无法提供满足人眼视觉规律的立体视觉效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斜交视锥体立体摄像机模型的虚拟现实(VR)立体视觉解决方案。首先,通过研究人眼视域模型和人眼双目提取深度信息原理,建立双目视差数学模型;其次,使用工业引擎3DVIA Studio作为实验平台,依靠VSL编程语言进行画面分屏处理,通过设立父子关系,设置视觉交互模块,搭建VR交互立体摄像机结构;接着,通过建立点云模型,量化物体立体感观,探讨多种VR立体摄像机模型,从深度信息显示效果和畸变特性出发分析各个模型优缺点,逐步进行优化。分别建立了中心轴平行的正交视锥体摄像机模型、中心轴于观影距离处相交的正交视锥体模型,通过优化摄像机视锥体结构,形成斜交视锥体摄像机模型。最后使用3DVIA Studio进行实验,代入具体数据进行投影变换,结果显示斜交视锥体摄像机模型在保证深度信息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很好地消除了畸变,能够提供优秀的视觉体验效果。
- 徐宇杰管会超张宗卫郭庆张青
- 关键词:立体视觉视差
- R141b在圆形微通道内的沸腾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为提高换热强度、解决设备内部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采用实验方法研究R141b在不同直径(D=0.5mm和1.0mm)水平圆形微通道内的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热流密度(q=2.0kW/m^2~47.6kW/m^2)、质量干度(x=0~0.6)、质量流速(G=111.11kg/(m^2·s)~333.33kg/(m^2·s))的变化对平均传热系数h的影响,探究不同情况下影响沸腾换热的主导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平均传热系数h随热流密度q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范围内减小速率有明显差异;热流密度q=2kW/m^2~5kW/m^2时质量流速G对平均传热系数h影响较明显,热流密度较高时质量流速G对换热影响很小;在质量流速G=111.11kg/(m^2·s)~333.33kg/(m^2·s),质量干度x>0.3时,平均传热系数h随质量干度x增加而明显下降,在设计微通道换热器时应尽量使R141b处于初始沸腾阶段以获得更好换热效果,并采取一定措施预防干度过高引起的换热恶化。
- 张宗卫徐文迪刘聪付东金周志豪
- 关键词:R141B换热特性平均传热系数
- 带盖板预旋系统流动与温降特性的数值模拟
- 2020年
- 为了研究带盖板预旋系统的流动与温降特性,对不同喷嘴角度和不同转速(工况)下的预旋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在相同进气条件下,研究有无预旋结构和不同喷嘴角度下的盘腔流动与温降特性,分析旋转雷诺数对系统流动情况和温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旋结构在盖板腔内产生的漩涡增强了盘腔的流动,相比于无预旋结构,预旋系统的盖板腔压力和系统出口总温明显降低;随着喷嘴角度的增大,盘腔总温和静压均增大,温降效果变差;随着旋转雷诺数的增大,系统无量纲质量流量增大,无量纲温降和总压损失系数均减小;预旋角由50°减少到30°时,系统无量纲温降增加了23.7%。
- 彭鸿博刘志宏刘聪张宗卫
- 关键词: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燃气轮机排气管道非均匀进口喷雾冷却数值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燃气轮机排气管道非均匀进口条件下喷雾冷却过程中管道内部流场、喷雾雾滴汽化运动轨迹和冷却效果,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结合壁面函数和DPM模型进行喷雾冷却数值研究,探究在非均匀进口条件下喷雾喷头位置分布、不同喷雾雾滴直径和喷雾流量对管壁和出口降温效果的影响。排气管道为直径1.524 m的圆柱体,前直段长5 m,后直段长8 m,转弯半径2.8 m。喷雾喷射的锥角为45°、速度为30 m/s、温度为328.15 K。研究表明:在非均匀进口条件下,非均匀分布且集中于高温区域的喷头喷雾降温效果最佳,管壁温降为111.08 K,出口温降为97.14 K,而喷头排数对其降温效果影响较小;喷雾冷却前、后的管道出口平面速度分布标准差分别为12.77和11.14 m/s,喷雾可改善后直段流场均匀性;非均匀进口条件对直径小于25μm的雾滴影响大,雾滴汽化速度快,无法与壁面碰撞进行充分汽化吸热;随着流量的增大,喷雾对管壁和出口降温效果的影响程度相似,喷雾雾滴的汽化受喷雾流量的影响,流量越大喷雾雾滴汽化长度越长。
- 张宗卫席思成胡希卓刘聪
- 关键词:燃气轮机喷雾冷却
- 小型四旋翼无人机悬停状态气动干扰与安全间隔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保证小型旋翼无人机近距编队悬停状态的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横向和纵向间隔双机悬停流场特征和气动参数变化规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仿真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内部旋翼间的气动干扰会导致整机单旋翼拉力降低、扭矩增大,使整机气动效率下降;当双机无横向间隔时,双机下洗流场保持对称,同时2股下洗流叠加,呈现较明显的横向扩张趋势,此时后机所受气动影响主要为拉力损失,当纵向间隔大于5 D时,该影响基本消失;当横向间隔X=1 D时,位于尾流区一侧的旋翼拉力减小,后机所受俯仰力矩作用显著,无人机有侧翻风险;横向间隔X≥2 D时,2机之间气动干扰较弱,为较安全区域。
- 刘聪孟庆昆张宗卫
- 关键词:旋翼无人机悬停气动干扰
- A Numerical Research on Diverse Cratered Film Cooling Hole Geometries
-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cratered hole geometries on film cooling performance.Five kinds of...
- Weijia QIAN张宗卫
- R141b在矩形微尺度通道中的两相流传热特性被引量:2
- 2018年
- 设计搭建水力直径分别为1mm和0.5mm的矩形微尺度通道实验台,研究了以R141b型制冷剂作为工质的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实验取热流密度为1~16kW/m^2、质量流速为111.1~333.3kg/(m^2·s)和质量干度为0~1,分析了三者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探究影响换热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热流密度较高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减小,流动换热主要受到沸腾传热的影响;当质量流速较大且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有所增长;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流速变化明显,热流密度升高到一定值后,质量流速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当质量流速处于111.1~333.3kg/(m^2·s)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干度的增加而减小。
- 张宗卫郑东生张盛辉杨祺黄树椿
- 关键词:换热特性两相流平均传热系数
- 基于SIwave与Icepak的PCB板的电热耦合研究
- 2024年
-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面对不断提升的PCB板热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方法准确仿真PCB板的温度分布。利用SIwave与Icepak软件,建立了PCB板和电子元件的模型,进行了PCB板的双向和单向电热耦合仿真。通过对比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仿真得到的PCB板的温度云图与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拍摄得到的PCB板的温度云图呈现相似的温度分布趋势;在PCB板双向电热耦合仿真的基础上,采用Re-k-ε湍流模型进行PCB板单向电热耦合仿真得到的PCB板的温度分布,比采用层流模型进行的PCB板双向电热耦合仿真得到的PCB板的温度分布更准确;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最大相差2.59℃,最小仅相差0.39℃。
- 蔡宇飞丁硕安轩毅陶源张宗卫
- 关键词:印制电路板电热耦合湍流模型红外成像
- 带错排V肋和反V肋矩形通道强化传热机理及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采用热色液晶瞬态测量技术研究了带45°V肋和45°反V肋的矩形通道端壁的传热特性,分析V肋诱导产生二次流强化传热机理及其传热系数分布规律。通道进口雷诺数变化范围是10 460~32 100,肋高与当量直径的比为0.13,肋间距与肋高的比为10。实验结果表明:带V肋和反V肋矩形通道传热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正V肋诱导产生沿V肋从中间向两侧发展的二次流,反V肋片诱导气流沿肋方向产生从两边流向中间的二次流;斜置V肋诱导产生的二次流增强了通道的传热能力;带V肋通道的传热强于带反V肋通道。
- 杨祺张宗卫钱伟佳张莹
- 关键词:热色液晶传热系数涡轮叶片
- 水平来流作用下无人机旋翼多维气动特征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水平来流对小型无人机旋翼气动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风洞试验和仿真模拟的方法,获取不同来流速度下无人机旋翼轴向和旋转平面内的多维气动数据以及尾涡扩散特征。通过低速风洞模拟水平来流,采用六分量力-力矩传感器测量0~15 m/s来流速度和2000~9000 r/min转速范围内旋翼的z轴轴向和x-y旋转平面的气动力和力矩数据;试验研究着重分析了旋转平面内侧向力和俯仰滚转力矩的变化规律;仿真模拟结果讨论了来流速度对旋转周期内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和近场尾涡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来流作用下旋翼效率最优转速区间为4000~6000 r/min;旋转平面内x轴力是主导侧向力,x轴和y轴力矩同时起作用,来流速度高于5 m/s时侧向力和力矩不可忽视,动力学分析必须予以考虑;水平来流导致旋翼尾涡的对称特征破坏,来流速度越大、倾斜角越大,尾涡扩散发展受到挤压。
- 刘聪李百庆张宗卫单泽众
- 关键词:无人机气动力侧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