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冉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聚谷氨酸
  • 5篇Γ-聚谷氨酸
  • 3篇蛋白
  • 3篇杆菌
  • 2篇芽孢
  • 2篇路德维希
  • 2篇克雷伯氏菌
  • 2篇二氯喹啉酸
  • 2篇肠杆菌
  • 2篇CD
  • 1篇大学生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分析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芽孢杆菌
  • 1篇亚氨基
  • 1篇雨水
  • 1篇三价铬
  • 1篇生物工程

机构

  • 15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新乡博凯生物...
  • 1篇恒源生物科技...

作者

  • 15篇张继冉
  • 12篇吴坤
  • 10篇徐淑霞
  • 8篇张世敏
  • 3篇杜文涛
  • 2篇杨森
  • 2篇王晓雅
  • 1篇李海霞
  • 1篇谢慧
  • 1篇王风芹
  • 1篇田国行
  • 1篇赵培
  • 1篇谢久凤
  • 1篇沈亚鹏
  • 1篇刘培洋

传媒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轻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降低残留在农田中的二氯喹啉酸的影响,从河南省某农药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命名为WK1。菌株WK1能以二氯喹啉酸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菌株降解二氯喹啉酸的最适接种量为6%,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8,此时对初始质量浓度90 mg·L^-1二氯喹啉酸的降解率为42%。通过SDS-PAGE检测了在二氯喹啉酸胁迫条件下,WK1胞内和胞外蛋白的表达呈现出差异性。胞内蛋白的差异主要在30.0 kD与56.0 kD处,而胞外蛋白差异主要在31.0 kD处。
贺亚斐张来星曹子敬吴坤张继冉徐淑霞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克雷伯氏菌降解特性蛋白表达
路德维希肠杆菌EM1对二氯喹啉酸和Cd2+复合污染的修复被引量:3
2017年
为解决稻田水体环境中农药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EM1对二氯喹啉酸-Cd^(2+)复合污染的修复机理.结果表明,EM1能在以二氯喹啉酸为单一碳源的条件下对Cd^(2+)进行吸附.在温度为35℃,p H为6.0的条件下培养7d,EM1对50mg/L的二氯喹啉酸和Cd^(2+)的降解及吸附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0%和60%.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复合修复过程中菌体形态发生变化,菌体表面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红外扫描分析显示,胁迫条件下菌体细胞壁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菌株降解二氯喹啉酸和吸附Cd^(2+)的过程主要与菌体表面的羟基、酰胺基、糖环中的C-O-C及脂肪族化合物有关.
徐淑霞杜文涛王晓雅张继冉赵培吴坤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CD复合污染
暹罗芽孢杆菌LW-1产γ-聚谷氨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4
2021年
为提高暹罗芽孢杆菌LW-1(Bacillus Siamese LW-1)的γ-聚谷氨酸(γ-PGA)产量,基于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利用Plackett-Burman以及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响应面的最佳区域,设计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来得到暹罗芽孢杆菌LW-1的最适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暹罗芽孢杆菌LW-1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谷氨酸钠86.71 g/L,柠檬酸钠17.94 g/L,MgSO_(4)·7H_(2)O 2.11 g/L,甘油25 g/L,KH_(2)PO_(4)1.4 g/L,(NH_(4))_(2)SO_(4)14 g/L,MnSO_(4)0.075 g/L,CaCl_(2)0.1 g/L,FeCl_(3)·6H_(2)O 0.04 g/L,在该培养基中γ-PGA产量达到44.78 g/L,与理论预测的最大值45.91 g/L非常接近,比未优化时(23.26 g/L)的γ-PGA产量提高了1.93倍。
蔡亚慧王青王文玉皇高峰张继冉徐淑霞张世敏吴坤
关键词:Γ-聚谷氨酸PLACKETT-BURMAN发酵培养基
产γ-聚谷氨酸解淀粉芽孢杆菌LDJ11培养基组分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LDJ11的γ-聚谷氨酸产量,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方案,从初始发酵培养基组分中挑选出影响γ-聚谷氨酸产量最显著的3个因素,进而采用最陡爬坡试验方法逼近γ-聚谷氨酸最高产量区域,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以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LDJ11的最优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产γ-聚谷氨酸解淀粉芽孢杆菌LDJ11的最优培养基组分为:谷氨酸钠84.53 g/L,柠檬酸钠12 g/L,甘油30 g/L,(NH_4)_2SO_4 21.67 g/L,CaCl_20.07 g/L,MnSO_4·H_2O 0.1 g/L,MgSO_4·7H_2O 0.5 g/L,K_2HPO_4·3H_2O 0.5 g/L,FeCl_3·6H_2O 0.06 g/L.在此配方下,解淀粉芽孢杆菌LDJ11的实际γ-聚谷氨酸平均产量可达37.048 g/L,是优化前产量(26.730 g/L)的1.39倍,并与理论预测最大值36.450 g/L非常接近.
刘培洋刘芳蔡亚慧许平辉张继冉吴坤
关键词:Γ-聚谷氨酸解淀粉芽孢杆菌培养基组分响应面优化
克雷伯氏菌Z3还原Cr(Ⅵ)的细胞定位及相关功能蛋白分析
2021年
为了探究微生物还原Cr(Ⅵ)的细胞定位以及还原过程中相关蛋白的功能,以嗜碱性Cr(Ⅵ)高效还原细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Z3为研究对象,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能量色散X射线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以及双向电泳联合质谱,考察了铬(Cr)在菌株Z3内的分布特征、细胞各组分对Cr(Ⅵ)的还原能力以及Cr胁迫条件下菌株Z3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00 mg·L^(-1) Cr(Ⅵ)处理组,菌体胞外多聚物、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的总Cr质量浓度分别为8.00、1.49、1.84和3.05 mg·L^(-1)。细胞各组分的还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胞外多聚物>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SEM结果表明,菌体还原Cr(Ⅵ)的主要位置为胞外多聚物。还原过程及还原结束菌体细胞的EDS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Cr(Ⅵ)的还原过程发生在胞外。XPS分析表明,Cr(Ⅵ)被还原为Cr(Ⅲ),产生的蓝灰色沉淀为Cr(OH)_(3)。双向电泳联合质谱对相关功能蛋白的鉴定结果表明,Cr(Ⅵ)胁迫条件下,菌株Z3有23个蛋白的表达量上调1.5倍以上,功能上分别聚类于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胁迫应答、免疫应答、信号传导和脂肪酸代谢共7大类。
曹子敬张智超高明杜文涛张继冉张世敏吴坤徐淑霞
关键词:克雷伯氏菌三价铬细胞定位功能蛋白
大学生如何平衡考研与毕业实习——以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2017年
考研与毕业实习的矛盾在高等院校大四学生中表现日益突出,已经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重点关注,并发展成为影响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是二者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学院校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综述了高等院校大学生在考研与毕业实习中面临的矛盾现状及解决思路,以便更好实现考研与毕业实习二者的科学平衡。
徐淑霞王风芹张世敏张继冉
关键词:考研
酸热法提取黑水虻鲜幼虫油脂工艺研究
2024年
【目的】构建黑水虻油脂的快速、高效的新型提取工艺,解决传统提取工艺中因乳化作用和细胞破碎不足导致油脂提取率较低的问题,为黑水虻油脂的提取及黑水虻油脂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酸热法提取黑水虻鲜幼虫油脂,通过控制变量法选取黑水虻鲜幼虫油脂的预处理方法和提取溶剂,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析黑水虻鲜幼虫油脂的理化指标,并通过高效气相色谱仪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酸热法提取黑水虻鲜幼虫油脂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添加质量分数5.0%的柠檬酸溶液匀浆破碎(m(鲜幼虫/g)∶V(溶液/mL)=1∶1),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提取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5.0%、料液比m(鲜幼虫/g)∶V(石油醚/mL)=1∶5、提取时间60 min和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达到94.67%,且耗时4 h便可得到黑水虻鲜幼虫油脂。黑水虻鲜幼虫油脂的酸值为9.30 mg·g-1,过氧化值为1.74 mmol·kg^(-1),皂化值为227.23 mg·g-1。鲜幼虫油脂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与月桂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2.72%和30.75%。【结论】酸热法能快速、高效地提取黑水虻鲜幼虫油脂,既节省了干燥成本,又保证了油脂的品质和脂肪酸组成。
郭兆鑫李桃欢杨森张世敏李肖杏裴亚欣张继冉
关键词:柠檬酸石油醚
γ-聚谷氨酸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γ-聚谷氨酸(γ-PGA)是由微生物发酵制得的一种无毒性、可降解的大分子聚合物,在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不同浓度的γ-PGA添加到小麦面粉中制作速冻水饺,研究γ-PGA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γ-PGA添加量的增加,速冻水饺皮的最佳蒸煮时间、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 <0. 05);γ-PGA能减少速冻水饺皮中可冻结水分含量并阻碍淀粉的结晶;速冻水饺皮的SEM图像表明γ-PGA对面团内部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γ-PGA使速冻水饺的色泽更加白亮,降低了破肚率并增强了冻融稳定性。添加1%(质量分数)的γ-PGA使煮后的速冻水饺皮具有最佳质构特性,速冻水饺的感官特性也有所改善。当添加0. 75%(质量分数)的γ-PGA时,速冻水饺的食用口感最佳。
姬晓月王双燕耿鹏刘芳蔡亚慧张继冉吴坤
关键词:速冻水饺Γ-聚谷氨酸食用价值
基于PTP转运蛋白的瓜氨酸利用菌株高通量筛选策略及其应用评估
2022年
【目的】为降低发酵体系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瓜氨酸的浓度,建立基于PTP(putative transport protein)转运蛋白的瓜氨酸利用菌株高通量筛选策略,对不同样品中的瓜氨酸利用菌株进行分离、筛选和鉴定,并对其胞外瓜氨酸利用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瓜氨酸转运蛋白PTP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其保守区域,并通过设计获得简并引物,结合溴甲酚紫变色圈法、简并引物菌落PCR和二乙酰一肟显色法,建立瓜氨酸利用菌株的高通量筛选策略。【结果】设计出一对可用于筛选瓜氨酸利用菌株的简并引物,利用建立的高通量筛选策略从环境中分离获得65株具有瓜氨酸利用能力的菌株,其中Levilactobacillus brevis PC4可在4 h内消耗体系中91.08%的瓜氨酸。对分离菌株PTP编码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分析发现,Latilactobacillus sakei等4株菌的PTP编码基因都位于arc基因簇内,表明PTP蛋白的功能与分离菌株的瓜氨酸代谢途径密切相关。【结论】PTP蛋白是菌株胞外瓜氨酸利用的重要功能蛋白,基于PTP编码基因设计的高通量筛选策略可用于高效地从环境中分离瓜氨酸利用菌株,从而降低发酵体系中的瓜氨酸浓度。
王文玉毛兆敏马赵蓉杨森徐淑霞吴坤张继冉
关键词:氨基甲酸乙酯瓜氨酸高通量筛选
1株耐Cd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从长期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可耐受重金属Cd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命名为EM1,为Cd污染水体及土壤的修复提供微生物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菌株EM1对Cd^(2+)的最适耐受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Cd^(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6.0,在此条件下,其对Cd^(2+)的吸附率最大,为92%。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在吸附Cd^(2+)的过程中菌体表面分泌大量的胞外多聚物且菌体形态发生变化。红外光谱分析显示,Cd^(2+)胁迫条件下,菌体细胞壁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菌株吸附Cd^(2+)的过程主要与菌体表面的羟基、N-H、C-H、多糖中的C-O-C及酰胺基团有关。
徐淑霞杜文涛王晓雅张继冉张世敏吴坤
关键词:生物吸附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