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青霉素G酰化酶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对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胞外青霉素G酰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先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适碳源、氮源以及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范围。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重组巨大芽孢杆菌产青霉素G酰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32 g/L、胰蛋白胨17 g/L、时间42.5 h、温度34℃,在此条件下青霉素G酰化酶的活力达到10 614±8 U/L,较优化前提高了16.83%。
- 范超黎继烈吴浩朱晓媛郝聚喜丁丽霞张蕾
- 关键词:青霉素G酰化酶响应面法发酵条件
-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发酵产单宁酶条件被引量:16
- 2011年
- 通过单因素试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对黑曲霉的产单宁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对发酵产酶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单宁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其最适产酶条件为:31.7℃,转速180r/min,单宁浓度1.5%,初始pH 6.0,接种量10%.,装液量20%,培养时间72h。在此条件下,发酵单宁酶活力可达1 141.82U/mL。
- 王挥张蕾黎继烈李忠海
- 关键词:黑曲霉单宁酶响应面法
- Penicillium sp.1407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廉价的麸皮作为培养基的碳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发酵影响因素摇床转速、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H、发酵时间对Penicillium sp.1407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142 h、初始pH 5.2、转速230 r/min,纤维素酶活力为(136±0.74)IU/mL,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相符。
- 朱晓媛胡铁张蕾蒋丽娟黎继烈
- 关键词:纤维素酶BOX-BEHNKEN试验设计发酵条件
- 基于遗传算法的纤维素酶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研究青霉产纤维素酶分批发酵动力学。首先探讨青霉在5L自控发酵罐分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纤维素酶合成、基质消耗的变化规律。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提出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单宁酶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青霉分批发酵合成纤维素酶的遗传算法进化结果图及动力学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对动力学模型拟合较好,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青霉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动力学规律。
- 朱晓媛胡铁黎继烈张蕾王卫蒋丽娟
- 关键词:纤维素酶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遗传算法
- 青霉产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优化青霉1407产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寻找青霉产纤维素酶所需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诱导物浓度以及金属离子种类对产酶的影响,然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关键影响因子的最佳参数,结果显示:在麸皮2.955%、药媒3.25%、微晶纤维素3.75%、硫酸铵1.50%、硫酸镁0.03%、氯化钙0.03%条件下,青霉产纤维素酶的理论酶活最大值达到6 968.02 U/mL。验证试验纤维素酶活为(6 954.32±5.23)U/mL,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模型与验证试验结果相符。
- 韦晓菊黎继烈张蕾朱晓媛
- 关键词:纤维素酶培养基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
- 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产脂肪酶发酵条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rman设计及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T3—4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C、N源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硫酸铵,碳氮比为1∶3。其最适产酶条件为:七水硫酸镁0.05%,蓖麻油1.5%,蛋白胨0.75%,磷酸氢二钾0.1%,麦芽糖0.5%,硫酸铵0.3%,pH值6.5,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805.836 U/mL。
- 张蕾黎继烈蒋丽娟
- 关键词:芽孢杆菌脂肪酶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