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霞

作品数:15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房颤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射频
  • 4篇射频消融
  • 4篇术后
  • 4篇消融
  • 3篇导管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动脉
  • 3篇医师
  • 3篇医师规范化培...
  • 3篇脂肪
  • 3篇住院医师
  • 3篇住院医师规范...
  • 3篇消融术
  • 3篇内科
  • 3篇复发
  • 2篇导管消融术
  • 2篇心肌

机构

  • 15篇南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徐海霞
  • 9篇陆齐
  • 7篇黄荫浩
  • 3篇于小红
  • 2篇顾周山
  • 2篇吴翔
  • 2篇花颖
  • 2篇顾青青
  • 2篇王政华
  • 2篇陈楚
  • 1篇潘闽
  • 1篇周庆
  • 1篇张剑
  • 1篇李晓飞
  • 1篇耿海华
  • 1篇牟建军
  • 1篇沈雳
  • 1篇朱健华
  • 1篇史加海
  • 1篇郑冬冬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交通医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实用心电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EAT)体积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7例住院患者资料,分为房颤组(125例)和窦性心律组(对照组,82例),其中房颤组又分为阵发性房颤亚组(80例)和持续性房颤亚组(45例)。采用256排多层螺旋CT测量所有患者的总EAT体积及左心房EAT(LA-EAT)体积,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房内径(LAD),测定血磷脂酶A2及血脂指标。比较各组患者基线资料、EAT体积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总EAT体积及LA-EAT体积与LAD的相关性。结果窦性心律组、房颤组、阵发性房颤亚组及持续性房颤亚组的总EAT体积分别为(92.2±32.1)、(136.0±46.0)、(134.2±46.3)和(140.1±52.6)cm3,LA-EAT体积分别为(27.1±7.5)、(39.2±19.2)、(35.9±17.0)、(45.1±21.5)cm^3,房颤组、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亚组的总EAT和LA-EAT体积均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P均<0.01)。持续性房颤亚组的LA-EAT体积大于阵发性房颤亚组(P<0.01),但两组的总EAT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EAT(OR=1.202,95%CI 1.083~1.334,P=0.001)、LA-EAT体积(OR=1.051,95%CI 1.003~1.101,P=0.037)及LAD(OR=1.019,95%CI 1.005~1.032,P=0.006)与房颤发生独立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总EAT体积(r=0.466,P<0.01)、LA-EAT体积(r=0.290,P<0.01)与LAD呈正相关。结论多层螺旋CT测出的总EAT及LA-EAT体积与房颤发生相关,对预测房颤发生有一定价值。
朱艳敏徐海霞陆齐黄荫浩景宏美吴翔
关键词:心房颤动
CBL结合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模式。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在我科参加规培的住院医师作为实验组,采用CB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两组出科时均参加理论考核和Mini-CEX,及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Mini-CEX考核及总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实验组医师在MiniCEX中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操作、心电图诊断、临床诊疗及综合表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两组医师未医患沟通、职业素养及组织技能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医师在临床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及团队合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医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培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是心内科值得推广的规培教学模式。
徐海霞花颖朱艳敏陈楚陆齐
关键词:思维导图MINI-CEX住院医师心内科
姜黄素纳米粒促进药物支架植入后内皮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纳米粒在促进药物支架植入后内皮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雷帕霉素支架植入后以每周2次的频率静脉注射姜黄素纳米粒,于4周后评价内皮功能。结果 4周后联用姜黄素纳米粒的支架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不使用姜黄素纳米粒的支架组。结论姜黄素纳米粒可显著提高支架植入后内皮功能的恢复速度,有望降低药物支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陆齐顾青青张剑徐海霞沈雳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粒内皮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2016年9月期间于本科室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于本科室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价心血管内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知识考核中观察组医师的客观题得分(31.3±2.7)和理论总分(77.6±5.1)成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观题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题得分(41.4±2.8)和实践操作得分(39.2±2.4)、实践总分(80.6±3.9)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学习兴趣(3.1±0.7)、学习效率(3.0±0.7)、临床思维培养(3.2±0.6)、团队合作(3.1±0.6)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规范化培训中有较好成效,是心血管内科规范化培训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徐海霞陆齐顾青青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教学模式
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CTnI水平变化及其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及其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76例行RFCA术A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术后3个月是否复发将其分为未复发组(N=56)和复发组(n=20)。分别于RFcA术前、术后d1、d2、d3及6个月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s-cRP、NT-ProBNP、CTnI水平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RFCA术AF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cTnI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复发组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水平的hs-CRP、NT-ProBNP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AF患者RFCA术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RFCA术后AF复发的可能性。
黄荫浩于小红徐海霞王政华陈子微
关键词:导管消融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血清IL-18、TNF-α、TGF-β水平变化及其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复发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采集患者血标本测定IL-18、TNF-α、TGF-β水平,并分析其与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房颤患者总体复发率为21.42%(27/126),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发率为31.57%(12/38)高于阵发性房颤者的17.04%(15/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9,P=0.068>0.05)。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治疗成功组与复发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BMI及LVEF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复发组LAD显著大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P=0.008<0.05)。复发组术后1、3个月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术后成功组,复发组术后3个月血清TNF-α、TGF-β水平显著高于成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血清IL-18、TNF-α、TGF-β水平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5)。【结论】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血清炎症相关因子IL-18、TNF-α和TGF-β水平与术后房颤复发显著相关,检测其炎症因子说对其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黄荫浩于小红徐海霞王政华陈子微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白细胞介素18
TBC1D15在筛选或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TBC1D15在筛选或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TBC1D15在筛选或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保护肝脏的药物包括TBC1D15或提高TBC1D15表达量的试剂。本发...
徐海霞
心外膜脂肪及其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8年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外膜脂肪(EFT)存在于心肌与脏层心包之间。生理状态下,EFT对心脏及血管有保护作用;病理状态下,EFT可导致脂毒性和心脏功能障碍。通过心动超声、多层螺旋CT、心脏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对EFT进行评估。EFT与AF的发生及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目前认为,EFT通过炎症及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释放造血干细胞等参与AF的发生。
朱艳敏徐海霞陆齐黄荫浩吴翔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心房颤动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3-03至2016-03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AF患者142例,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的因素。根据尿酸水平(单位:μmol/L)的四分位数,分为Q1组(<259,n=33)、Q2组(259~320,n=37)、Q3组(321~380,n=37)、Q4组(>380,n=35),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酸及尿酸联合代谢综合征(MS)在AF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资料比较,体重指数、糖尿病、MS、AF病程、CHADS_2评分、肌酐、尿酸、B型利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F病程(OR=1.02,95%CI:1.01~1.03,P=0.002)、尿酸水平(OR=1.01,95%CI:1.00~1.01,P=0.046)、MS(OR=4.73,95%CI:1.36~16.45,P=0.014)是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尿酸四分位数分组临床资料比较提示性别、体重指数、MS、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及AF复发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尿酸+MS在预测AF消融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74.1%(AUC:0.79±0.04,95%CI:0.71~0.89,P=0.0001),而尿酸在预测AF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57.2%(AUC:0.66,95%CI:0.56~0.76,P=0.02),尿酸+MS在AF消融术后复发中比尿酸更有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及MS与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高尿酸合并MS对AF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徐海霞陆齐黄荫浩顾周山陈子微牟建军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钙化性主动脉瓣microRNA差异表达的研究
徐海霞王研郑冬冬王腾潘闽史加海朱健华李晓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