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霞
- 作品数:34 被引量:91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星火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郯庐地震带分段特征与小震序列活动分析
- 2017年
-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东部的地震活动水平上升,郯庐地震带内的小震序列活动增强显著。根据郯庐断裂带的分段特征,将郯庐地震带划分不同分段,结合分段内不同小震序列活动变化,研究不同分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分析郯庐地震带分段之间的地震活动性的相互关系。
- 李彤霞王岩郭晓燕翟丽娜张丽
-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参数
- 2016年1月21日门源M_(S)6.4地震前重力非潮汐变化特征分析
- 2023年
- 选取2015—2018年兰州和高台连续重力观测站整点值数据,分析2016年1月21日门源M_(S)6.4地震前2个台站连续重力数据非潮汐变化特征,发现2个台站在此次地震发生前1年,分别观测到重力数据出现持续约6个月的重力非潮汐上升变化,月均变化速度分别为9.36μGal、6.17μGal,累计变化振幅分别达到56.15μGal、37.05μGal。通过对观测站点周边观测环境的详细核实和理论计算,排除台站周边环境干扰因素,认为震前6个月的重力非潮汐持续性下降变化应与此次M_(S)6.4地震孕震过程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此次门源地震的孕震机理提供一定参考,为后续地震预测中重力观测指标的建立提供一定参考。
- 翟丽娜翟丽娜杨牧萍李彤霞李彤霞
- 关键词:地震监测
- 郯庐断裂(沈阳—渤海段)地震复发周期与危险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从郯庐断裂(沈阳—渤海段)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出发,借助历史中强震复发周期和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对该区强震的危险性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6级和7级地震复发周期分别为18年和95年。目前郯庐断裂沈阳—渤海段接近6.5级地震的复发时段,值得注意地区为NNE向郯庐断裂与NW(或N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以及4级地震活动集中区附近。
- 曹凤娟唐喆尹德录王亮王岩李彤霞
- 关键词:郯庐断裂地震活动复发周期
- 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兆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根据辽宁地区历史地震和近代小震资料,系统总结了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主要有M≥5.0地震空间分布集中、时间分布成丛;M≥6.0地震存在准周期性;ML≥4.5地震具有成丛性;M≥5.0地震前中等地震集中活跃;震群较活跃;M≥5.0地震前多数出现ML≥3.0地震空区或条带等。在此基础上,基于1970年以来辽宁地区5级地震震例,对这些活动特征的震兆意义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研究。
- 曹凤娟李彤霞杨士超王松阳李梦莹
- 关键词:地震空区地震条带震群
- 辽宁地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发展、评价与展望
- 2019年
- 简要回顾了辽宁省地下流体观测台网建设、调整与改造的发展过程,分别对台网布局、监测预报效能、灵敏点及灵敏组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辽宁地区地下流体观测台网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认识。
- 王海燕李彤霞王喜龙杨振鹏付聪
- 关键词: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
- 基于Molchan图表法的辽宁流体资料预报效能检验
- 辽宁省地下流体观测始于1969年渤海M7.4地震以后,并逐渐形成区域地下流体观测台网,至今已积累了长达40年以上的观测资料.在震前,区内地下流体包括水氡、水位、水温、水质等测项在一定时空域内均出现部分异常,这些流体前兆异...
- 李彤霞
-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下流体观测
- 辽宁地区时变重力场源变化数据质量评价
- 2025年
- 针对流动重力观测过程中存在的仪器不确定性导致观测数据质量的问题,收集2015—2018年辽宁地区的6期时变重力观测数据,分别采用贝叶斯分析方法和经典最小二乘平差方法,计算相对重力仪的漂移率和格值系数,对重力观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使用2021年5月—2022年5月重力数据分析辽宁地区地下介质活动性。结果表明:经典平差方法和贝叶斯平差方法对于拉科斯特型号重力仪器漂移率解算结果是一致的,贝叶斯方法可有效抑制仪器误差;辽宁地区重力测网多年测量结果满足地震重力分析需求。辽宁地区整体重力变化较为平稳,表明地下介质活动较弱,断裂活动稳定。重力变化起伏较大的区域4级地震较为频繁。
- 翟丽娜翟丽娜黄江培李彤霞李彤霞李宇彤李宇彤
- 关键词:地壳形变
- 阜新地震台体应变资料清理与研究
- 2016年
- 通过对阜新地震台体应变资料清理,总结出了阜新体应变数据的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提取了典型的干扰形态,为在今后观测工作中排除干扰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体应变同震响应特征与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也检验了体应变仪的映震能力,为以后体应变资料分析和发现震前异常打下良好的基础。
- 张松嵬王海燕张弘颖宋振宇李彤霞
- 关键词:同震响应映震能力
- 辽宁阜新井水温破年变与加速下降原因分析
- 2018年
- 阜新井水温于2015年8月出现破年变变化,至2016年3月水温出现加速下降现象,最大降幅达7.2‰℃,距水温井约16m处的体应变井辅助水位亦出现同步下降变化。通过对水温井观测系统、区域地质特征和周边环境等进行调查发现,水温井东北约1km处的新打深水井大量抽水可能是造成水温及水位下降变化的原因。将新井抽水时间与阜新井水温及其他前兆测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水温、体应变和钻孔水位等数据的变化与新打井在成因、空间、时间和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故阜新井水温及辅助水位同步变化为附近新井抽水干扰所致,排除为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
- 王喜龙贾晓东王海燕李彤霞付聪孔祥瑞张琪翟丽娜
- 关键词:水温下降
- 河北冀24井流体观测同震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为研究河北冀24井数字化流体观测对远场大震同震响应,对2010—2018年国内外发生的10次Ms>8.0地震进行同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冀24井对远场大震具有较好的映震能力。水位同震响应表现为振荡型,水位振荡幅度与震中距、震级、井-含水层系统自身特性、震源方位、震源机制、震中距以及地震波的传播途径有关,水温同震响应表现为下降—上升—恢复变化,水温同震下降的速率受控于水位振荡的幅度与频次,具体表现为水位振荡水温下降,响应形态不受地震方位、震级、震源深度以及震中距的影响。
- 付聪付聪姜纪沂王海燕王喜龙
- 关键词:同震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