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诚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宜昌市2003-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宜昌近10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宜昌市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宜昌市2003-201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27种168 927例,年平均发病率427.11/10万,死亡464例,年均死亡率1.17/10万,病死率0.27%。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7.6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9.0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7.28/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13/10万。结论宜昌市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等丙类传染病上升明显,乙肝、艾滋病、梅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是当前重点防治传染病,输入性传染病仍需加强监测和防控。
- 曹亚军贺圆圆刘继恒赵鑫杨忠诚王蕾向安莉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
- 宜昌市某居民小区一起肉褐鳞环柄菇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宜昌市某居民小区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其毒蘑菇进行鉴定。方法对中毒事件有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采集可疑野生蘑菇开展形态学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此次事件中毒病例共2例,有共同野生蘑菇进餐史,潜伏期9~10 h,罹患率2/2;病例发病初期表现为急性胃肠道反应,后出现不可逆性肝损害,经医治无效先后死亡;野生蘑菇经湖南师范大学鉴定为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结论此次事件是一起误食肉褐鳞环柄菇导致的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2例中毒者均死亡;应加强预防毒蘑菇宣教、病例监测和诊疗以及鉴定工作。
- 肖曼吴莉杨忠诚明小燕梁艺胡池
- 关键词:毒蘑菇食物中毒
- 一起空肠弯曲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推测可疑菜品。开展食品/环境卫生学调查,采集疑似病例和食堂工作人员生物样本、培训教室桶装水和食堂用水样本以及可疑菜品供应链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28例疑似病例,均有腹泻症状。流行曲线提示点源暴露,推算可疑暴露时间为7月28日12时~24时。166名师生7月28日午餐就餐情况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口水鸡是导致此次事件的可疑食品(校正χ^(2)=4.91,P=0.03)。疑似病例生物样本和食堂定点供货商铺在售鸡肉胴体样本均检出空肠弯曲菌,供应源头某养鸡场鸡肛拭子检出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空肠弯曲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可疑致病食品为食堂供应的口水鸡,污染原因可能为口水鸡佐料制作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
- 肖曼杨忠诚赵鑫易秋林汪艳平胡池
-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交叉污染
- 宜昌市PM_(2.5)和PM_(10)短期暴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风险及超额住院经济负担影响
- 2023年
- 目的了解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短期暴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住院风险及超额住院经济负担的影响,为UAP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宜昌市6家综合医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11334例UAP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以及宜昌市城区5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每日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和城区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M_(2.5)和PM_(10)暴露浓度每变化10μg/m^(3)时UAP患者住院风险的变化情况和超额经济负担。结果湖北省宜昌市11334例UAP住院患者的病例天数为11334 d,匹配的对照天数为38540 d。在单污染物模型中,在Lag0、Lag1、Lag01和Lag02时间段,宜昌市PM_(2.5)和PM_(10)暴露浓度每增加10μg/m^(3),UAP患者住院风险分别增加0.92%和0.89%、0.73%和0.62%、1.00%和0.92%、0.84%和0.85%。在多污染物模型中,排除了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一氧化碳(CO)、臭氧(O_(3))、温度(T)、湿度(RH)以及病例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后,宜昌市PM_(2.5)在Lag0~Lag4和Lag01~Lag05时间段对UAP患者的住院风险有显著影响,其中在Lag02时间段的效应最大(ER=1.86%,95%CI=0.46%~3.27%);宜昌市PM_(10)在Lag0、Lag1、Lag01和Lag02时间段对UAP患者的住院风险有显著影响,其中在Lag01时间段的效应最大(ER=1.19%,95%CI=0.23%~2.16%)。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M_(2.5)和PM_(10)对UAP患者住院风险的显著效应在性别亚组和入院季节亚组中依然存在,在男性亚组中,PM_(2.5)和PM_(10)分别在Lag01(ER=2.69%,95%CI=0.40%~5.03%)和Lag0(ER=1.59%,95%CI=0.47%~2.72%)时间段的效应最大;在暖季亚组中,PM_(2.5)和PM_(10)均在Lag02时间段的效应最大(PM_(2.5):ER=6.69%,95%CI=1.47%~12.17%;PM_(10):ER=4.80%,95%CI=2.46%~7.19%)。按中国现行空气质量二级控制标准,研究期间宜昌市因PM_(2.5)和PM_(10)超标导致的UAP患者超额住院数分别为109例和28例,产生UA
- 范传刚杨忠诚王早霞王婧崔秀青李翔罗西明小燕谢曙光
- 2016—2020年宜昌市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16—2020年宜昌市毒蘑菇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16—2020年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宜昌市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52起,中毒130人,死亡6人,高发于6~7月,主要发生于郊县地区。患者以40~<60岁农民为主。毒蘑菇中毒平均潜伏期为9 h,从发病到就医平均时间间隔为22.23 h。46.92%的中毒患者首选县医院就诊,50.00%的中毒患者经历了转诊。结论毒蘑菇中毒是宜昌市最主要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类型,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应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中毒患者及时就诊意识,并提供转诊绿色通道,降低中毒患者病死率。
- 肖曼明小燕杨忠诚梁艺王早霞胡池
- 关键词: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特征
- 湖北省宜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分析湖北省宜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病原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宜昌市报告手足口病207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4.80/10万,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0~6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2.19%(19152/20774)。男性发病率为121.53/10万,高于女性的86.9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423,P〈0.01)。宜昌市5个市辖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4.57/10万,高于其余8个农村县市的89.8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3.08,P〈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46.99%)和幼托儿童(46.62%)为主;发病高峰为4—7月,次高峰11—12月。实验室确诊占报告总病例的3.32%(689/20774),样本检测阳性率60.12%(689/1146)。确诊病例中,EV71型(220例)占31.93%,CoxAl6型(271例)占39.33%,其他肠道病毒(198例)占28.74%。结论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性别差异,发病逐年上升。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落实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防控措施是防控手足口疫情的关键。
- 曹亚军徐勇潘会明赵鑫刘继恒杨忠诚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疫情分析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