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绀型和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凝血参数特点
- 2024年
- 目的 凝血异常是未矫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本研究旨在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凝血异常的患病率和相关因素,并比较紫绀型和非紫绀型患儿的凝血异常情况。方法 纳入年龄在0~3岁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医的未矫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50例,包括245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和405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统计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常规检测结果,使用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值判断是否发生凝血异常。结果 紫绀型和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凝血异常发生率分别是60.4%和44.7%。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经矫正的先心病患儿凝血异常是常见的,相较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凝血异常更易发生。
- 王国强高章伟于东泽王锡鸣程高娃许强朱国艳刘建茹王跃周洲张洋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紫绀血细胞比容凝血异常
- 少白细胞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比较少白细胞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输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05例需输血治疗的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少白细胞红细胞组(160例)和悬浮红细胞组(145例)。少白细胞红细胞组患者只接受少白细胞红细胞的输注,悬浮红细胞组患者只接受普通悬浮红细胞的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均由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观察指标: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输注量和血浆输注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比术前均显著增加(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白细胞红细胞组患者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33.8±21.9)h与(49.1±31.2)h,P<0.05,术后住院时间减少(8.2±2.5)d与(9.1±4.7)d,P<0.05,住院费用减低(7.4±2.1)万元与(8.0±3.4)万元,P<0.05。结论与输入普通悬浮红细胞相比,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输入少白细胞红细胞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 高旭蓉纪宏文张颖王跃刘娜马祖轩马丽
- 关键词:心脏手术少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