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洒
- 作品数:34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一种碳纳米管强化耐温冻胶堵调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冻胶堵调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共聚物0.15%~0.3%,交联剂0.1%~0.2%,稳定剂0.2%~0.4%,和余量水。本发明的耐温冻胶堵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
- 王少华吴春洲孙永涛孙玉豹林涛张卫行肖洒刘亚琼宋宏志
- 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W/O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为揭示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热采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南堡35-2油田热采现场采出液特征,采用高温高压可视相态釜模拟配制油包水乳状液,研究了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及乳状液表观黏度和破乳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防膨剂浓度的增大,油水间的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黏度增大;防膨剂浓度一定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界面剪切黏度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温度对乳状液体系的性能影响较大:防膨剂在55℃时几乎对原油的乳化不产生影响,防膨剂溶液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不稳定;在乳化温度为100℃和150℃下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高,且其表观黏度随防膨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防膨剂浓度一定时,随着乳化温度升高,乳状液的表观黏度明显增大,脱水率降低,150℃时含0.5%~10%防膨剂乳状液的脱水率均为0,稳定性良好。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能降低油水间的界面能,提高界面膜强度,增加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
- 汪成王少华孙永涛吴春洲肖洒
- 关键词:防膨剂乳状液表观黏度脱水率
- 高温热采地层硫化氢生成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地层在稠油热采高温环境下会产生硫化氢,对井下管柱和工具造成腐蚀和开裂。热采过程中硫化氢的主要成因为原油中的含硫有机质热裂解和储层中热化学还原反应。为了分析各个因素对硫化氢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地层岩心的热模拟实验以及原油在不同条件下的裂解实验,同时考虑了注热温度对硫化氢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稠油热采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硫化氢是稠油井产生硫化氢的主要途径,地层水条件下比蒸汽锅炉注入水产生更多硫化氢说明地层水硫酸根参与了反应,同时实验也证明了地层中黄铁矿等含硫矿物质也参与了反应。原油中含硫有机质热裂解是产生硫化氢的第二途径,原油在有水的条件下有机质裂解产生的硫化氢更多,250℃条件下可以完成大部分原油裂解作用。
- 姬辉孙玉豹肖洒王少华
- 关键词:硫化氢
- 耐高温黏土稳定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被引量:4
- 2021年
- 针对渤海油田水敏性稠油油藏注热开采易引起的黏土矿物水化膨胀、储层物性变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耐高温黏土稳定剂。通过室内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因素对单体聚合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季铵盐型阳离子聚合物CSL-1,并以CSL-1为基础研制了耐高温黏土稳定剂CS-H,对其进行了静态防膨、耐水洗、耐高温、动态防膨性能等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SL-1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60%,反应温度为60℃,p H值为6,引发剂用量为0.75%。CS-H具有优异的防膨性能,质量分数达到2%以上时,CS-H的防膨率可达到90%以上,且耐水洗性能良好,耐温可达到250℃,对应用于稠油热采油田具有较广的温度适用范围。200℃以及250℃的动态防膨实验结果表明:CS-H对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均达到了89%以上,该黏土稳定剂有利于保护地层渗透能力、减轻水敏伤害。
- 张洪肖洒孙玉豹王少华刘亚琼
- 关键词:黏土稳定剂防膨率渗透率热采水敏性
- 影响稠油乳状液表观黏度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根据热采放喷期间采出液特征,采用滚动式加热炉模拟配制不同乳化温度下形成的油包水乳状液,通过流变仪、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乳化温度、含水率、实验测试温度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和乳状液的微观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乳状液黏度随着乳化温度的升高先急剧增加后缓慢下降,乳状液含水率为30%~60%时,乳状液的乳化严重区间为90℃~150℃。乳状液的黏度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含水率从30%增加至60%,油包水乳状液中液滴数量增多,液滴间距离减小,平均液滴直径增大。
- 王少华孙玉豹邹剑汪成吴春洲肖洒王秋霞
- 关键词:乳状液表观黏度含水率粒径分布
- 海上N油田蒸汽驱注采参数智能优化设计被引量:3
- 2020年
- 我国海上油田原油资源储量丰富,其中N油田有着大量的稠油资源,现有的多元热流体开采方式已无法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开采效果差,因此急需开展蒸汽驱注采参数优化研究,但是传统的优化方法主要针对不同参数逐一进行优化方法,无法从全局综合考虑各个参数的协同优化作用,因此最终方案往往是单一参数的最优方案而不是全局最优方案。首先利用Petrol建立了区块地质模型,进而采用数值模拟软件CMG对该油田试验区进行了生产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均匀设计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算法)对蒸汽驱开采方案进行整体智能优化,并将预测的开发效果与传统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使用智能优化方案对油田进行开采,累增油量34.05万方,提高采收程度12.8%,相对人工配产方案增油5.39万方,提高采收率2.03%,有着更佳的开采效果。
- 孙玉豹王少华吴春洲肖洒
- 关键词:蒸汽驱注采参数优化历史拟合
- 加拿大稠油油田油溶性降黏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加拿大M油田油藏温度低,油藏埋深浅,原油黏度高,含水少,流动性差,针对M油田稠油特性,研制了油溶性降黏剂PH-OV。实验研究表明:油溶性降黏剂PH-OV的较优组成为4%酯化改性聚醚+15%二乙二醇二丁醚+81%芳烃类溶剂油,PH-OV质量分数达到3%时,对M油田稠油降黏率可达到85.2%;加量达到5%以上时,在14~80℃内的降黏率均可达到80%以上。随着原油含水率的增高,降黏率随之增大,60%含水率时降黏率达到98.5%。该降黏剂可有效降低原油屈服值,对原油降黏性能稳定可达168 h以上,辅助冷水驱油效率可达到30.03%,相比水驱冷采提升了12.86%。油溶性降黏剂PH-OV可适用于M油田稠油冷采,具备有效实施提高采收率的潜力。
- 肖洒孙玉豹王少华吴春洲舒展
- 关键词:稠油屈服值冷采
- 一种驱油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一种驱油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其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烷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30~70%,季铵盐表面活性剂0.1~10%,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0.1~1.5%,除氧剂0.1~2%,有机溶剂0~30%,水0~...
- 王少华汪成孙玉豹孙永涛吴春洲肖洒刘亚琼
- 文献传递
- 渤海稠油油田热采井硫化氢生成机制探究被引量:2
- 2022年
- H_(2)S的产生对海上油田现场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均会带来巨大的隐患,为了确定海上稠油热采井H_(2)S的来源,开展了热采开发中H_(2)S的生成机制探究实验。分别对稠油、稠油+蒸馏水、稠油+水+岩心+甲烷三种反应体系开展了不同温度下生成H_(2)S的模拟实验研究,并对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进行了高温条件下生成H_(2)S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渤海S油田稠油,稠油热裂解和水热裂解产生H_(2)S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生成的H_(2)S浓度逐渐增加,有机气体产量均以C5以下的轻烃气体为主,含有少量C^(6+)气体。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引起了稠油组分变化,稠油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降低,饱和组分和芳香组分的含量升高,且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愈加明显。对所研究的混合体系,在200~300℃下,水热裂解、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占据主导地位,是主要的H_(2)S来源;温度达到350℃,稠油裂解和TSR反应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研究发现磺酸盐表活剂因其高温不稳定性等原因在高温条件下易产生H_(2)S,建议在热采中减少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伴蒸汽使用。
- 肖洒刘亚琼蔡俊孙玉豹王少华蔡依娜
- 关键词:硫化氢水热裂解反应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稠油热采
- 南海稠油油田热水驱硫化氢抑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南海东部A稠油油田地热水驱过程中出现了硫化氢气体,给生产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亟需探究合适的硫化氢抑制剂。市面上的抑制剂以醇胺类和三嗪类为主,与A油田高钙镁地层水环境不配伍且耐温性差,因此针对此情况开展了耐温耐盐型硫化氢抑制剂的优选评价,并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抑制剂对硫化氢生成的抑制效果和对储层的伤害率。结果表明:硫化氢抑制剂1^(#)和2^(#)与地层水均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其中2^(#)抑制效果较好,抑制剂用量为250mg·L^(-1)时H_(2)S抑制效果达85%以上,较同质量浓度1^(#)抑制剂效果优15%。抑制剂在250~2000 mg·L^(-1)注入质量浓度下,1^(#)和2^(#)抑制剂对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均可维持在97%以上。
- 万年辉刘平肖洒刘亚琼蔡俊
- 关键词:硫化氢耐温耐盐抑制剂稠油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