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医学院校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 2017年
- 在国内外医学高等教育中,化学历来都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考试课。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阿瑟·科恩伯格提出了“把生命理解为化学”的重要论断,对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和定位。人体内许多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如:呼吸、消化、吸收、排泄等,都经历着复杂的化学变化。我们所摄取的各种食物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糖、蛋白质、脂肪、激素等物质。
- 范伟
- 关键词: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 执着于圣界的世纪苦魂--论巴金理想主义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存困境
- 巴金从不讳言他对无政府主义的信仰,然而,由于无政府主义在一元政治权威话语压抑下的尴尬境地,一些研究者总是极力想为巴金摘除这种关系.有人说他是基于反帝反封建的愿望才接受无政府主义的,他事实上是革命民主主义者;有的承认他是无...
- 范伟
- 关键词:理想主义精神品格
- CO、CH_3-N≡C插入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中W-C键的选择性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CO、CH_3-N≡C插入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中W-C键的选择性进行了理论研究.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与CO反应时,CO选择性地插入W-CH_2SiMe_3键之间而不是W-CH_2CHCHMe键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和与W相连的烯丙基碳原子相比,与W和Si相连的碳原子带有更多的负电荷,因而带正电的羰基碳原子更易进攻与W和Si相连的碳原子,合理的解释了实验事实.实验还证实,对于C_p~*W(NO)(CH_2SiMe_3)(η~3-CH_2CHCHMe)与CH_3-N≡C的反应,CH_3-N≡C选择性插入W-CH_2CHCHMe而不是W-CH_2SiMe_3,很显然插入的选择性与CO相比发生了逆转.研究发现导致的原因是,尽管CH_3-N≡C插入W-CH_2SiMe_3在动力学上仍然有利,但插入W-CH_2CHCHMe在热力学上有利,而且研究表明CH_3-N≡C的插入是一个热力学控制过程,正是这个热力学控制过程导致反应最终按CH_3-N≡C插入W-CH_2CHCHMe的方向进行,得到实验上得到的产物.
- 范伟毕思玮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
- 解析肉豆蔻酸铜超疏水表面化学结构及浸润性影响因素
- 2017年
- 在制备金属超疏水表面防腐薄膜的过程中,使用一些金属脂肪酸微簇物质,全面测量其形貌化学结构、实际的抗结垢性能和浸润性能,有良好的效果。这项研究结果对于肉豆蔻酸铜表面超疏水性复合材料形成机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从肉豆蔻酸铜表面超疏水性复合材料的实验工作出发,全面分析和说明了肉豆蔻酸铜超疏水表面的化学结构,详细说明、介绍了影响肉豆蔻酸铜超疏水表面浸润性的因素。
- 范伟
- 关键词:纯铜超疏水表面浸润性
- CpCo(CO)_2与乙炔反应的机理及乙炔插入时的区位选择性研究
- 2010年
-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pCo(CO)2(Cp=环戊二烯负离子)与HC≡CH的反应机理,重点探讨了反应过程中乙炔插入Co—C键时所产生的区位选择性.研究表明,由于羰基碳原子更易受到乙炔碳原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乙炔从羰基碳原子处插入比从非羰基碳原子处插入更有利.
- 董东栋郑宁李海霞范伟曹向辉毕思玮
- 关键词:反应机理
- 含金属环丙烯亚胺中间体的分离和表征
- 2017年
- 在很多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中,异腈可以多功能地创建位阻从而使所需有机结构得以高效合成成为可能[1-4]。金属做中间体或金属催化的反应,异腈分子插入金属和其它元素形成的化学键,异腈配体配位从而形成C-C键[5]。和等电子羰基化合物的C-C键还原消除反应相比[6],异腈做配体配位的偶联反应现在研究的比较少,为此我们对含金属环丙烯亚胺中间体的分离与表征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 范伟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 含铂、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参与反应的机理研究
- 在本文中,我们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对不饱和小分子在含Pt、W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插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饱和小分子在含Pt、W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插入选择性。
1、不饱和小分子插入后过渡...
- 范伟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过渡态
- 文献传递
- CO在含Pt化合物插入反应机理研究
- 2017年
-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插入含Pt有机物Pt(PMe_3)_2(C_7H_(10)O)的Pt-O键和PtC键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插入方式有不同的路径。CO插入Pt-O键之间是一步完成的;CO插入Pt-C键之间分两步完成:先是PMe_3基团被CO取代,接着CO插入Pt-C键之间。计算结果表明无论从热力学还是从动力学分析,CO都更倾向于插入有机物Pt(PMe_3)_2(C_7H_(10)O)中的Pt-O键。
- 范伟毕思玮
- 关键词:反应机理过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