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阳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微纳测控与低维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陀螺
  • 3篇光学
  • 3篇光学陀螺
  • 2篇增强型
  • 2篇谐振环
  • 2篇光学器件
  • 2篇光增益
  • 1篇噪声
  • 1篇损耗
  • 1篇自发辐射噪声
  • 1篇谐振腔
  • 1篇集成光学
  • 1篇非线性光学
  • 1篇CROW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4篇肖志松
  • 4篇黄安平
  • 4篇张浩
  • 4篇陈佳阳
  • 3篇赵龙
  • 2篇邓思盛
  • 1篇张峰
  • 1篇靳俊杰
  • 1篇林坚

传媒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2013 年...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自发辐射噪声及其对损耗补偿型耦合光波导陀螺的影响
慢光效应在光物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最早将慢光用于波导陀螺的研究始于2000年,[1]提出利用电磁诱导透明(EIT)等方式产生的慢光效应可以极大地增强基于Sagnac 效应的光陀螺的灵敏度。
陈佳阳肖志松张浩赵龙毕篆芳黄安平
关键词:自发辐射噪声CROW
光增益对快光增强型谐振式集成光波导陀螺频率灵敏度的影响
惯性导航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化,对光学陀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集成光波导陀螺在继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后,满足对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等指标的需求。但目前集成光波导陀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波...
赵龙张浩陈佳阳邓思盛黄安平肖志松
关键词:光学陀螺光增益
文献传递
快光增强型谐振式光学陀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集成化、高精度和低成本代表了光学陀螺未来的发展方向,快光增强型谐振式光学陀螺反映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从快光效应的实现方式展开,结合介质色散和结构色散的相关报道,综述了快光增强型谐振式光学陀螺的研究进展情况。通过对比快光效应实现方式差异下陀螺系统的性能特点,指出结构色散方式更利于快光陀螺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出了一种新型快光增强型谐振式陀螺结构,预期在民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最后展望了快光增强型谐振式光学陀螺在未来惯性导航系统上应用的发展前景。
赵龙张浩邓思盛陈佳阳张峰黄安平肖志松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光学器件光学陀螺
光增益型集成光学陀螺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报道了国际上光增益型集成光学陀螺(IOGWOG)的研究进展和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通过半导体光放大器、受激拉曼散射以及稀土离子受激辐射的方式实现光增益型陀螺的技术路线,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结合新效应的光增益型陀螺将会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并且逐步向低成本、小体积的全光集成陀螺发展,在惯性导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靳俊杰张浩陈佳阳林坚毕篆芳黄安平肖志松
关键词:集成光学光学器件光学陀螺谐振腔光增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