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萌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芍药甘草汤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芍药甘草汤对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拟行ERCP的患者1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前0.5 h予以吲哚美辛栓肛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症状评分、腹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并评估2组患者术后PEP和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PEP分级和严重程度[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1)术后治疗组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0%(3/75)、18.67%(14/75),低于对照组的13.33%(10/75)、33.33%(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2 h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24 h治疗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术后24 h CRP、PCT、IL-6、IL-10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24 h治疗组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2组患者PE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治疗组PEP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RCP术前连续口服芍药甘草汤可降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减轻PE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 陈萌李甫郝立校吕婵丁俊张晞文蔡淦
- 关键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芍药甘草汤疗效分析
- 麻黄汤中桂枝的配伍意义解析被引量:6
- 2018年
- 麻黄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发汗名方,方中麻黄、桂枝配伍是发汗的基本配伍,多数医家及中医《方剂学》教材中通行的观点认为桂枝的配伍意在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自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起,麻黄被誉为伤寒发表之第一要药,既然麻黄有如此之强的发汗作用,为什么还要配伍桂枝增强其发汗作用呢?参考《伤寒论》使用麻黄发汗时强调不可太过的禁训,又"汗为心之液"、心之阳气是汗液化生的动力源泉,发汗太过则有损伤心阳之虞,而桂枝有温振心阳的作用,且《伤寒论》中每多运用桂枝治疗心阳不振导致的如心悸、脉结代、自汗、奔豚等病证。因此,麻黄汤中桂枝的配伍并非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而是振奋心阳以制约麻黄峻猛发汗而伤心阳之弊。
- 邵家东陈萌都广伍都广礼
- 关键词:麻黄汤麻黄桂枝配伍意义
- 一种治疗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党参3‑15份、生白术4‑20份、茯苓5‑25份、黄芩3‑15份、白芍5‑25份、甘草2‑10份、柴胡3‑15份、枳实3‑15...
- 李甫黄金鑫王雪莹胡永红陈萌甘可欣陈佳骏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进程。方法将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包括成立医护协作的管理小组,实施穴位贴敷按揉、中药贴敷、辨证施食、用药指导及情志调护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7 d血淀粉酶、血钙及白细胞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
- 单晶沈姣姣李甫龚彪吕婵陈萌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穴位贴敷穴位按揉辨证施食用药指导情志调护
- 柴胡舒胰颗粒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柴胡舒胰颗粒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7月收治的6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ERCP及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柴胡舒胰颗粒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M-ANNHEIM临床特征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M-ANNHE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53.1%)(P<0.05)。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腹痛、恶心呕吐、便秘、乏力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胰颗粒联合ERCP治疗慢性胰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 吴静怡吕婵陈萌刘畅凌江红龚彪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慢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 芍药甘草汤对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豚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对豚鼠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组按0.6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以诱导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模型,正常组豚鼠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每周三次;从第一次造模起,芍药甘草汤组按12.5 g/kg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等体积0.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1次/d,共计4周。末次给药后禁食,收集血清和Oddi括约肌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染色检测Oddi括约肌病理变化;qRT-PCR检测c-Kit、Beclin1、LC3-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Kit、Beclin1、LC3-B蛋白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豚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2)H&E染色显示,模型组豚鼠Oddi括约肌纤维排列不规则、部分紊乱,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平滑肌层显著增厚;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豚鼠Oddi括约肌组织中纤维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改善。(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豚鼠Oddi括约肌中c-Ki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自噬相关Beclin1和LC3-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c-Ki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Beclin1和LC3-B的mRNA和蛋白表达则显著减少(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可有效治疗吗啡诱导的豚鼠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减少细胞过度自噬、提升Cajal细胞活性有关。
- 胡永红陈萌王旋陈晓东张晞文李甫
-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自噬BECLIN1
- 补肾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老年女性患者外分泌腺功能及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观察补肾润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中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每次100 mg、每日两次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补肾润燥方治疗,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患者主观症状(ESSPRI)及活动指数(ESSDAI)评分,双眼基础泪液试验(Schirmer's试验)、唾液流率检测,以及性激素、血沉、C反应蛋白(CRP)、球蛋白、Ig G检测,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25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完成19例,总有效率为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ESSPRI、Schirmer's试验、唾液流率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ESSPRI下降,Schirmer's试验、唾液流率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ESS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睾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血沉、CRP、球蛋白、Ig 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润燥方在改善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老年女性患者主观症状、唾液流率、泪液分泌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水平有关。
- 郑玥琪杨光辉何奕坤潘新胥晓芳吴辉辉陈萌张凯沈佳莹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证性激素
- 乌头汤合方治疗顽固性心绞痛验案3则被引量:3
- 2020年
- 王付教授擅用经方治疗各类疑难病症。在顽固性心绞痛方面,他认为以阳虚内寒为主,主张助阳散寒基础上,根据挟痰湿、挟瘀、挟郁热的不同,兼以化痰湿、通瘀、解郁热,强调温振阳气以通达血脉止痛,尤其擅长运用乌头汤合方进行辨治。阳气亏虚、痰浊痹阻证候予乌头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胸阳不振,热郁内伏证候予乌头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阳气虚衰,心脉痹阻证候予乌头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疗效颇佳。
- 陈立新陈萌张纯卢肖霞梁曼谊陈宝莹黄芳罗琴
- 关键词:顽固性心绞痛乌头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半夏泻心汤桂枝茯苓丸
- 改良多点引流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改良多点引流法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移植术后因胆道并发症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125例患者。按EXCEL产生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化分组: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简称ERBD组)67例和ERBD联合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简称改良多点引流组)58例,再随机将改良多点引流组分成两组:鼻胆管引流1周后经内镜予以贴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剪断(改良1组)31例,鼻胆管引流2周后经内镜予以贴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剪断(改良2组)27例。比较ERBD组、改良1组和改良2组术后2周内血清学指标变化,分析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RCP术后1 d、7 d、14 d患者血清学指标均有改善,且改良多点引流组患者更为明显;术后2周,改良2组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改良1组。ERBD组近期并发症胆管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改良1组[32.84%(22/67)比12.90%(4/31),46.27%(31/67)比19.35%(6/31),20.90%(14/67)比3.23%(1/31),P均<0.05]及改良2组[32.84%(22/67)比11.11%(3/27),46.27%(31/67)比22.22%(6/27),20.90%(14/67)比3.70%(1/27),P均<0.05]。ERBD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反复胆系感染、黄疸的发生率高于改良1组[58.21%(39/67)比35.48%(11/31),P=0.036;49.25%(33/67)比25.81%(8/31),P=0.027]及改良2组[58.21%(39/67)比11.11%(3/27),P<0.001;49.25%(33/67)比25.93%(7/27),P=0.038];改良1组患者反复胆系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改良2组[35.48%(11/31)比11.11%(3/27),P=0.030]。结论肝移植术后因胆道并发症经ERCP行多点引流并留置鼻胆管可有效降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能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建议鼻胆管留置2周后改造成内置管继续支撑引流。
- 李兴佳吕婵龚彪郝立校刘畅陈萌纪晓丹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手术后并发症
- 胆囊结石和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上海张江地区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肥胖、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体检的24914名20~79岁的张江地区成年常驻居民的腹部B超、体质量指数和血脂资料。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比较各年龄段胆囊结石和肥胖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总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78%(693/24914),随年龄段的上升而增高,20~59岁4个年龄段的胆囊结石患病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按男女性别分别统计也均呈现相同的上升趋势和统计学差异情况;30~49岁2个年龄段男性的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总肥胖发生率为13.12%,男性肥胖人群分布呈纺锤形,以40~49岁年龄段为高峰;女性肥胖人群分布呈线性,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20~59岁4个年龄段男性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下育龄期女性中,患有胆囊结石的女性LDL水平高于无胆囊结石的女性(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 1.263,95%CI 1.061~1.502)、50岁以上(OR 3.290,95%CI 2.820~3.838)、肥胖(OR 2.045,95%CI 1.709~2.449)、LDL≥3.4 mmol/L(OR 1.384,95%CI 1.111~1.724)、HDL(男性<1.16 mmol/L,女性<1.29 mmol/L)(OR 2.135,95%CI 1.786~2.551)的人群胆囊结石患病风险相对增加。结论肥胖和HDL、LDL异常是胆囊结石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高肥胖率在中青年男性中极为突出,而育龄期女性尤其需要关注LDL水平。
- 顾志坚李甫陈萌刘畅王唯坚
- 关键词:胆囊结石肥胖血脂代谢异常中青年男性育龄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