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气和电解质的变化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气、电解质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 80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 ,同时于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 30min和 6 0min、移植肝门静脉和腔静脉开放 5min和 30min、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及电解质 ,其中70例采集门静脉开放后的肝静脉血进行测定。并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紊乱进行纠正。结果 手术期间循环系统变化明显 ,腔静脉阻断期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门静脉开放后低血压 ,5 7例患者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动脉血 pH于无肝期 30min开始下降 ,至术终恢复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于下腔静脉开放后 5min平均升高约 4~ 5mmHg(1mmHg =0 .133kPa)。剩余碱 (BE)平均值于无肝期下降 ,开放后个体间差值明显加大 ,为 - 13~ +9;血钾开放后 5min时个体间波动在 2 .6~ 6 .1mmol/L ;血钙于麻醉后至开放后 30min均降低 ,术终有所恢复。血钠基本保持平稳。开放后肝静脉血严重高钾、高CO2 ,而钠、钙、pH和BE显著降低。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期前 ,经适当调控内环境保持相对较稳定 ,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开放后出现明显循环波动和内环境紊乱 ,显著低钙、高CO2 。
- 李士通汪正平王莹恬徐国辉颜涛庄心良
- 关键词: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肝门静脉肝静脉动脉血气
- Windows平台下ROP自动构建技术研究与应用
- 颜涛
- 关键词:BUFFER
-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与脑缺血预处理
- 2009年
- ATP敏感性钾通道(ATP sensitive K+ channel,KATP)首先在豚鼠的心肌细胞上发现,此后在许多类型的细胞上都发现其存在,如胰岛β细胞、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等.KATP通道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细胞膜上的细胞浆膜ATP敏感性钾通道(sarcolemmal ATP sensitive K+ channel,sarcKATP),另一类是存在于胞质内线粒体膜上的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 sensitive K+ channel,mitoKATP),sarcKATP通道开放引起细胞的超极化,能量消耗减少.增加细胞活力,而mitoKATP通道的开放却引起线粒体去极化,钾离子流入线粒体,线粒体基质体积增加,激活电子传递链,进而促进能量的产生.……
- 夏云飞汪正平颜涛
- 关键词:线粒体钾通道缺血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