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明艳

作品数:7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玉米
  • 3篇单倍体
  • 3篇包衣
  • 3篇倍体
  • 2篇单倍体育种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体育
  • 2篇种子
  • 2篇种子包衣
  • 1篇单倍体加倍
  • 1篇单系
  • 1篇低温逆境
  • 1篇选育
  • 1篇诱导单倍体
  • 1篇幼苗
  • 1篇玉米单倍体
  • 1篇玉米杂交
  • 1篇玉米种
  • 1篇玉米种子

机构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于明艳
  • 4篇代玉仙
  • 4篇才卓
  • 4篇任军
  • 4篇徐国良
  • 4篇李淑华
  • 2篇刘小丹
  • 2篇张铭堂
  • 2篇王玺
  • 2篇王丽娜
  • 2篇张葳葳
  • 1篇张亚辉
  • 1篇许明学
  • 1篇荆绍凌
  • 1篇董亚林
  • 1篇郭琦
  • 1篇李跃飞

传媒

  • 6篇玉米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包衣对玉米种子抗寒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于明艳
关键词:抗寒剂种子包衣玉米种子活力
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选育自交系技术规范(修订版)被引量:29
2013年
分析近年国内外单倍体育种研究理论与经验,经美国著名单倍体育种家张铭堂指导,组装集成出本技术规范,供试用参照。本规范制定了杂交诱导单倍体生殖方法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操作程序,将单倍体杂交诱导、子粒鉴选、植株确认、自然与人工加倍及双单倍体获得5个环节作出技术规定。首次提出"诱导系杂交组合"、"二环双单系"的概念与应用效果。化学加倍环节是技术关键,属各公司商业机密范畴,未加细化,仅就要点说明。经多年实践验证,规模化应用该规范程序,只需2~3个生育世代即可批量选育出遗传高度纯合的玉米自交系(DH系)。
才卓徐国良任军张铭堂代玉仙李淑华于明艳刘小丹王丽娜
关键词:单倍体育种
2012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被引量:15
2013年
从参赛人数、产量、品种等方面简要分析2012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概况。分析美国全国和各州优胜者名单中各大公司玉米杂交种占的份额及优胜玉米杂交种在各州的表现,研究适应区域广的10个优胜玉米杂交种的特点,探讨美国玉米高产竞赛对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李淑华许明学张亚辉代玉仙任军于明艳才卓徐国良荆绍凌
关键词:玉米高产竞赛
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性轮选遗传修复与高加倍率材料的创制被引量:20
2016年
利用DH技术对先玉335进行连续轮回选择,发现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能力具有极显著的累加遗传效应,这种遗传效应可以获得成倍提高。证明玉米自身遗传系统具有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遗传恢复(修复)能力。用两轮选择所获的DH2系再次杂交组群,再经杂交诱导获得单倍体植株平均雄花散粉率高达85.15%,自交结实率高达66.18%,是基础群体先玉335直接诱导单倍体株的6.99倍和9.86倍。获得的DH3系因经两轮全基因组配子体选择,最大限度地淘汰了有害、劣性基因,聚合了较多优良基因,农艺性状好,植株长势强,可直接应用于资源扩增和品种选育。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性的轮选遗传修复能力的发现与高自然加倍率材料的创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与玉米双轮回选择育种模式相结合,构建基于自然加倍为主体的单倍体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
才卓徐国良任军代玉仙于明艳李淑华刘小丹郭琦王丽娜张銘堂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加倍轮回选择
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玉米种子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使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茎粗、单株干重和根冠比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低温逆境结束后,肌醇包衣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恢复3d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于明艳王玺张葳葳李跃飞
关键词:玉米肌醇种子包衣低温逆境
EM包衣对玉米苗期防治丝黑穗病效果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有效微生物菌群(EM)包衣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不同温湿度处理的EM包衣和未包衣的玉米种子在大田生产环境下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M包衣能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减少了玉米种子在土壤中的感病率。在有病菌存在的条件下,包衣处理的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叶面积、苗干重均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幼苗,促进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在病菌环境下,经EM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其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说明EM包衣处理可增强玉米种子的抗病性,提高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张葳葳王玺于明艳
关键词:玉米EM菌包衣丝黑穗病
玉米杂交诱导单倍生殖(单倍体)选育自交系技术规范(暂行版)被引量:20
2009年
汇总国内外单倍体育种研究理论与经验,经美国著名单倍体育种家张铭堂指导,组装集成出本规范,供试用参考。本规范制定了杂交诱导单倍生殖方法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操作程序,将单倍体杂交诱导、子粒鉴选、植株确认、自然与人工加倍及双单倍体获得5个环节作出技术规定。在每个环节都还有技术关键(特别是人工加倍等多属商业机密范畴)在试用与待熟化。经多年实践验证,按此规范程序,只需2~3个生育世代即可批量选育出遗传高度纯合自交系。
才卓徐国良代玉仙张铭堂任军董亚林李淑华于明艳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自交系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