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秋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港上水位台连通管淤积量计算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港上水文站测验河段处在沂河下游段,河段内泥沙含量较大,历史上淤积严重,给水位台连通管设计带来困难。为此,计算了连通管泥沙淤积量,分析了泥沙淤积位置,为连通管的设计提供依据。
- 邢亚万永智吴成秋左光祥
- 关键词:连通管淤积
- 基于水文气象因子的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预测
- 2024年
- 以黄河流域下游禹城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禹城站通量塔观测的碳水通量和水文气象数据,基于特征重要性方法确定影响农田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主控环境因子。基于所有环境因子和主控环境因子分别构建碳通量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2)评估测试集的模型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影响禹城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主控环境因子为净辐射、土壤温度、饱和水汽压亏缺、土壤含水量。与单一模型相比,集成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单一模型中,MLPRegressor模型预测性能较好,R~2为0.830,MSE为3.113,MAE为1.283。集成模型中,XGBRegressor模型预测性能较好,R~2为0.845,MSE为2.838,MAE为1.149。采用主控环境因子与采用全部环境因子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相似预测性能。
- 吴成秋曹召丹赵小二吴宏宇邓科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机器学习模型
- 徐州市主城区特大暴雨防洪避险应对措施探讨
- 2024年
- 为加强对特大暴雨状况的预警和防范,提高防洪避险能力,减少人民群众损失,对1997年徐州城区历史特大暴雨及受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境内洪水灾害与内涝风险成因及易积易涝中高风险区,针对徐州城区防洪防涝短板,提出了健全组织体系、做好汛前准备、建立监测预报预警与叫应服务机制、实施城市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做好防洪避险应急处置措施等系列措施,为城市防汛抢险救灾、防洪排涝建设等工作提供参考。
- 万永智吴成秋杨春王伟
- 关键词:特大暴雨风险分析
- 一种基于流体动力的沙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动力的沙漏系统,涉及沙粒分离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组件;集沙瓶,其倒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且所述集沙瓶的瓶口贴附有吸盘,通过所述吸盘封堵所述集沙瓶的瓶口,所述集沙瓶的瓶底为贯通状,用于安装供气组件;漏...
- 许广东唐文学陈磊董建吴成秋徐庆军
- 浅谈徐州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被引量:4
- 2017年
- 近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着徐州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兴起,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也愈发重要。文章通过结合徐州市的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了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征,并根据水土流失特征,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为今后徐州市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 吴成秋周倩
-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
- 工程测绘中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文章结合大量文献资料,首先分析了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从以往的实际入手,对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领域中的几个方面应用进行了探讨。同时,以工程建筑为例,探讨了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实践。
- 范传辉曹久立吴成秋
- 关键词:工程测绘
- 一种基于流体动力的沙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动力的沙漏系统,涉及沙粒分离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组件;集沙瓶,其倒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且所述集沙瓶的瓶口贴附有吸盘,通过所述吸盘封堵所述集沙瓶的瓶口,所述集沙瓶的瓶底为贯通状,用于安装供气组件;漏...
- 许广东唐文学陈磊董建吴成秋徐庆军
- 邳州市降雨分布规律与趋势分析
- 2017年
- 通过收集邳州市代表雨量站资料,计算1956—2015年长系列平均降雨量与变差系数Cv值,分析邳州市降雨分布规律与趋势。结果表明:邳州市降雨集中在梅雨季节的7—8月,全年呈丰枯相间的降雨情势;境内降雨量变化梯度不大,邳州市中部降雨年际变化较大。
- 杨春吴成秋蔡文生
- 关键词:降雨量降水趋势
- 一种新型的渠道流速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渠道流速测量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固定组件和限位组件。该实用新型,在对农田渠道内的水流进行流速测量时,可以先将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渠道内,之后可以将测量组件插入固定组件内部,并...
- 吴宏宇吴成秋周文李文启潘相宇殷家腾
- 基于河道数据采集的智慧河长制信息化建设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以GIS为核心的河道数据采集是“河长制+大数据”河湖管护模式构建和智慧水利“一张图”建设的关键。根据河长制工作推进要求以及GIS技术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以江苏省徐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卫星影像和GPS等技术方法,高效准确采集河道数据,通过VB程序开发对河道和河长信息编码,使用ArcGIS生成河道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智慧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基础底图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ArcGIS和卫星影像提取河道轨迹数据,可以显著减少野外观测工作量,为河道数据采集工作提供了由输入到输出的整套信息化建设方案,可有效提升河湖管理服务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 吴成秋吴宏宇温海燕
- 关键词:地理信息数据库河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