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圆
- 作品数:36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卫生局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ERCC1基因C118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VEGF表达与儿童肝母细胞瘤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 目的:研究ERCC1基因C118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VEGF表达与儿童肝母细胞瘤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1例接受以铂类为主要药物化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进行ERCC1基因C118...
- 文圆张伟令张谊胡慧敏李静黄东生
- 关键词:E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肝母细胞瘤预后铂类药物
- 儿童肝母细胞瘤伴转移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高亚楠黄东生张伟令张谊王一卓胡慧敏李静文圆李凡
- 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合并颅内转移14例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NB)合并颅内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儿科病房2005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4例晚期NB合并颅内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5岁,均为Ⅳ期,对其肿瘤原发部位、转移部位、症状、治疗方式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探讨自体外周血于细胞移植(APBSCT)治疗与颅内转移的关系。结果(1)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抽搐(各10例),恶心、呕吐(9例),头部多发包块、突眼(各6例)。(2)原发瘤来源于腹部肾上腺及盆腔交感神经链11例,来源于后纵隔2例,来源于鼻腔1例。颅内转移患儿中脑内肿块实质转移者11例,脑膜转移告4例,脑脊液可见瘤细胞者2例,合并骨髓转移9例,多发性骨转移12例,颅骨转移9例,眼眶转移6例。(3)8例患儿行APBSCT治疗,4例行病灶局部放射性治疗,3例行间碘苄胍(^131I-MIBG)治疗。颅内转移距APBSCT后,完伞缓解期3例患儿分别为22.0、12.0、4.3个月;部分缓解期2例患儿分别为41.0、36.8个月;进展期3例患儿分别为1.2、3、2.2个月。完全及部分缓解期与进展期行APBSCT治疗后发生颅内转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P=0.044);失访1例。(4)随访至2013年2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0.74±1967个月。NB合并颅内转移者死亡9例(64.3%),行APBSCT者发生颅内转移者死亡7例,死亡距颅内转移时间移植前缓解者平均为7.3个月,移植前进展者为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P=0.025).NB患儿发病至颅内转移后死亡生存时间为移植前达完全或部分缓解者平均为43.4个月,移植前进展者为15.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P=0.025);未行APBSCT者发生颅内转移者死亡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60、38个月。余3例继续治疗,目前�
- 朱霞黄东生张伟令张谊王一卓阴伟韩涛张品伟洪亮文圆支天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颅内转移儿童
- 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3或4期患儿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3、4期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疗效、预后。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5年6月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18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初发年龄≥5岁、分期均为3、4期的病例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随访,分析其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生存及复发情况等。结果54例患儿中,男36例,女18例,男∶女为2∶1,年龄5岁至15岁6个月,中位年龄6.04岁。原发部位分布为腹膜后41例(75.9%),纵隔10例(18.5%),椎管病灶、盆腔占位5.6%(3/54)。54例患儿中位治疗9个周期后,完全缓解34例(63%),部分缓解13例(24.1%),进展5例(9.3%),因化疗中多脏器衰竭直接死亡2例(3.7%)。至2016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8~99个月),54例患儿死亡24例,存活率30例(55.6%);30例存活患儿中无事件存活23例(76.7%),肿瘤部分缓解6例(20.0%),进展1例(3.3%)。首次治疗后不同疗效间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6,P=0.0001)。54例患儿在随访中复发38例(70.4%),复发与否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3,P=0.003)。3期病例总生存率为4/5,且均为无事件生存;4期49例患儿总生存率46.9%(26/49)。20例4期患儿进行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死亡13例,存活7例,平均生存时间(73.55±8.89)个月;非移植的29例4期患儿死亡11例,存活18例,平均生存时间(40.19±5.52)个月;移植与非移植患儿整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7)。结论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病例多以晚期病例为主,易复发、治疗周期长,但经规范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应增强患儿家庭治疗的信心,同时应积极探讨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方法。
- 张谊张伟令黄东生韩涛支天李静易优文圆李凡梅妍妍杜燕燕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预后
- 肝母细胞瘤患儿应用吡柔比星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患儿应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化疗前后心脏毒性的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HB术后并给予含THP方案化疗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HP治疗前后血清实验室指标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的变化特点.结果 76例患儿均未发生明确的心脏毒性.THP化疗前后血清NT-proBNP的水平分别为(80.93±74.13)ng/L和(211.85±211.4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5).THP累积剂量>200mg/m2治疗组化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为(225.67±237.63)ng/L,高于THP累积剂量≤200mg/m2治疗组化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182.39±140.43)ng/L,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P>0.05).THP化疗前后血清CKMB水平分别为(23.08±13.52)U/L和(30.90±13.92)U/L,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0,P<0.05).结论 儿童HB术后在应用THP化疗后血清NT-proBNP显著升高,对于早期监测心脏毒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张伟令胡慧敏黄东生张谊李静高亚楠文圆韩涛
- 关键词:心脏毒性肌酸激酶同工酶肝母细胞瘤
- 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合并颅内转移14例临床分析
- :探讨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合并颅内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病房2005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例晚期NB伴有颅内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5岁,分期均为=4...
- 朱霞文圆支天黄东生张伟令张谊王一卓阴伟韩涛张品伟洪亮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颅内转移儿童患者
- 儿童胰母细胞瘤9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李静张伟令黄东生胡慧敏王一卓文圆韩涛李凡陈丽萍
- N-myc表达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N-myc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初次完全缓解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49例,其中N-myc阳性组27例,N-myc阴性组(对照组)22例。采用Kaplan-Meier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7%、65.0%。N-myc阳性组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4.2%、51.6%,对照组分别为90.9%、81.8%。N-myc阳性组患儿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N-myc表达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myc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关注N-myc阳性患儿完全缓解后的巩固治疗及肿瘤复发的监测,最大限度避免治疗后复发,以改善患儿长期预后。
- 李凡张伟令胡慧敏张谊陈莉萍文圆杜旭艳黄东生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复发儿童
- 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合并颅内转移14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合并颅内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病房2005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例晚期NB伴有颅内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5岁,分期均为...
- 朱霞文圆支天黄东生张伟令张谊王一卓阴伟韩涛张品伟洪亮
- ERCC1基因C11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晚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短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ERCC1基因C11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晚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接受以铂类为主要药物化疗的晚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患儿进行ERCC1基因检测,分析其C118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拷贝数与患儿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ERCC1基因C118T突变类型为C/C占29.3%(12/41),C/T 36.6%(15/41),T/T 34.1%(14/41)。C/C基因拷贝数为1.151 8±0.265 0,C/T 0.694 8±0.184 0,T/T 0.679 2±0.178 0,C/C组与C/T+T/T组基因拷贝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两组间短期预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晚期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儿ERCC1基因C118T单核苷酸多态性以C/T+T/T型为主,与C/C型相比,C/T+T/T型ERCC1基因表达水平更低,患儿对铂类化疗药物更加敏感,疗效更好,缓解率高,近期生存情况更佳。
- 文圆张伟令张谊胡慧敏李静赵焕英黄东生
- 关键词:E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横纹肌肉瘤预后铂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