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EAML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EAML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12例,平均发病年龄34岁。影像学提示为错构瘤者6例,其余10例均提示为恶性病变。组织学表现以上皮样肿瘤细胞为主,1例见肾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4例伴出血及囊性变。免疫组化:所有病例瘤细胞均弥漫表达HMB45、SMA和vimentin,不表达EMA、广谱CK。16例EAML患者中1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4~75个月,1例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远处转移。结论 EAML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具有潜在恶性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易误诊为恶性,病理检查特别是免疫组化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瘤有复发和转移倾向,术后需密切随访。
- 张玉霍媛媛张桃桃景彩萍赵雪艳刘芮言李根张冠军
-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
-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将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方法与TBS常规细胞学方法应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门诊及体检的3165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后,分别进行DNA染色和巴氏染色,并分别进行全自动细胞扫描诊断和TBS常规细胞学诊断,对以上检查可疑的妇女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发现异常303例(9.57%),常规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189例(5.98%)。135例妇女进行了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DNA定量分析方法及常规细胞学方法在筛查CINⅡ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86.96%、84.21%和46.97%、91.30%和83.78%。结论: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张玉景彩萍霍媛媛李根马静马芳萍魏晓丽
- 关键词:常规细胞学癌前病变
- Castleman病3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D)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病因。方法对31例CD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及分析。结果 31例CD病例中,22例为单中心型,9例为多中心型;透明血管型25例,浆细胞型3例,透明血管浆细胞混合型3例。本组病例中,发生于腹膜后者11例,该部位是CD的好发部位之一(35.5%)。31例中2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其中18例单中心型术后均未复发,9例多中心型中1例复发、1例死于心脏疾病。结论 CD较少见,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准确的临床病理分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单中心型CD治疗以局部切除为主,预后良好,多中心型CD治疗以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为主,预后较差,美罗华在多中心型CD治疗方面疗效显著。
- 张玉赵雪艳景彩萍霍媛媛张桃桃刘芮言李根张冠军
- 关键词:CASTLEMAN病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
- 肾嗜酸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 2024年
- 目的介绍肾嗜酸细胞瘤(RO)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RO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探讨。结果镜下肿瘤组织界限清晰,瘤细胞排列呈实体巢状、管状,间质疏松水肿或黏液状,间质细胞稀少。免疫组化:AE1/AE3阳性(7/7)、CD117阳性(7/7)、Pax8阳性(7/7)、S100A1阳性(6/7)、Cathepsin K阳性(5/7)、P504s阳性(1/7)、CK7个别细胞阳性(2/7)、Vimentin阳性(0/7)、CD82阳性(0/7)、Claudin7阳性(0/7)、CD10阳性(0/7)、Ki-67(1%~4%)。结论RO是一种少见的肾上皮源性肿瘤,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综合考虑。其中,肿瘤细胞CD117、Pax8、S100A1、Cathepsin K(+),CK7、Claudin7、CD82(-)对其诊断至关重要。治疗上目前推荐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预后良好。所以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霍媛媛李根郝向云张玉张桃桃
- 关键词:肾肿瘤嗜酸细胞瘤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