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朋 作品数:12 被引量:11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中亚地区干旱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2022年 全球变暖加剧了中亚地区的干旱威胁,使得因干旱引发的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及跨境河流争端等问题更加突出。研究显示:过去半个多世纪,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表征的中亚地区干旱程度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伴随着区域的高温波动,中亚地区帕默尔干旱指数自2000年以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约65%的区域表现为干旱化程度加剧,且在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亚地区干旱强度持续增强。设计"去趋势"数字试验定量解析干旱指标对气候变化中各项因子的敏感性,发现气温对中亚干旱化趋势影响较大,降水变化加大了干旱的变率。从不同干旱亚类来看,中亚地区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面积以0.02×10^(4)和0.22×10^(4)km^(2)/a的速率增加,主要集中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等地区。同时,平原荒漠区的植被蒸腾和土壤水耗散量加大,浅层土壤含水量(0~10和10~40 cm)分别约有84%和81%的区域表现为下降趋势,导致一些依靠地下水和土壤水维系生存的、抗旱性弱的浅根系荒漠植物衰亡,生态农业干旱加剧,且水文干旱呈更加复杂的态势,研究结论为中亚地区水资源规划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李稚 李玉朋 李玉朋 刘永昌 王川关键词:气候变化 干旱 新疆孔雀河沿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半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采用裘布依公式,以孔雀河中上游为实例,模拟了孔雀河第三分水枢纽至普惠段、普惠水库至经济牧场段、尉犁县的经济牧场至66分水闸段在不同地下水位、不同抽水降深情况下的影响半径。结果表明:普惠水库至经济牧场段的影响半径在1米、3米、5米的降深影响都是最大,且是其他两地影响半径的2倍甚至更大。第三分水枢纽至普惠段的单口井的抽水量较大,在棉花生长季,单口井抽水对周边地下水影响的范围达776米。目前,孔雀河两岸水位严重下降,胡杨大片死亡,应控制耕地扩张,加快实施退耕还水计划,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结构、以水定发展的原则,取缔非法机电井,才能使水位逐渐恢复,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李玉朋 吾买尔江.吾布力 何宇 李卫红关键词:地下水埋深 水井 基于树木年轮技术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岸胡杨林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17 2017年 生态需水量计算是干旱脆弱生态区恢复重建的一个关键问题。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关键种-胡杨树木年轮近90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对气候水文过程的响应,并基于树木年轮技术提出了维系荒漠河岸林不同恢复状态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木年轮主要承载的是区域水文历史变化信息,可以作为定量评估生态输水工程的生态恢复效应和定量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的新指标;胡杨标准年轮宽度指数与生长年生态输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近15年生态输水对胡杨年轮宽度指数增加的平均贡献率为42.96%;若要维持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段垂直河道300 m范围内的胡杨达到近90年来的平均生长水平,则需在生长年下泄生态需水量0.84×10~8m^3,若要达到断流前(1933—1974年)的平均径向生长,则每个生长年内生态需水量应达到0.91×10~8m^3。 周洪华 李卫红 李玉朋 王玉阳 黄湘关键词:生态需水量 潜在蒸散发估算的简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019年 潜在蒸散发在区域水量平衡、干旱程度评价、农作物需水量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潜在蒸散发的空间化处理一直以来都是相关研究面临的一个挑战。基于新疆地区1960-2017年66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通过一种简单的参数方程,实现了潜在蒸散发(ET0)的空间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①简化参数方程中的2个重要参数a,c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参数a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参数c则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大。②简化参数方程与Penman-Monteith方法相比,拟合结果在日、月和季节尺度上的R2值均大于0.90,且R^2值随时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将简化参数方程的拟合结果与CRU数据和MOD16A2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简化参数方程与Penman-Monteith方法拟合的R2值较高,拟合效果和偏差指标表现更佳,而CRU、MOD16A2数据拟合的R^2值较低。简化参数方程所获得的潜在蒸散发精度高且空间分辨率更高(500 m×500 m),是一种适用于新疆地区潜在蒸散发估算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张颖 郝兴明 花顶 孙海涛 李玉朋关键词:PENMAN-MONTEITH公式 空间插值 干旱区河谷新垦坡地薄层土壤保水培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河谷新垦坡地薄层土壤保水培肥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伊犁河谷新垦区坡度相对大、土层薄、质地偏砂、土壤肥力低的问题,通过冬小麦与苜蓿的时空优化配置间套作,苜蓿留茬收割、绿肥还田提升地力,并优化灌溉与施肥总量... 李玉朋 李卫红 陈亚宁 朱成刚 史彦江文献传递 2000-2018年中亚五国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2021年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研究陆地碳水循环耦合的一种常用度量指标。基于MODIS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亚WUE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与干旱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中亚年均WUE随着生境湿润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生长期规律与此相反),其中湿地WUE最高(1.820±0.10 g C·mm^(-1)·m^(-2)),而灌丛WUE最低(1.330±0.18 g C·mm^(-1)·m^(-2))。(2)中亚WUE呈略微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率为0.016 g C·mm^(-1)·m^(-2),年均WUE的显著下降区域大于上升区域。WUE对年降水和年气温的敏感性均表现为正值区大于负值区且均存在阈值效应,降水敏感性阈值介于250~300 mm(低值点)和500~550 mm(高值点),温度阈值介于3~6℃(高值点)和9~12℃(低值点),且εNDV(I WUE对NDVI敏感性系数)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3)通过WUE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EI)的相关性比较,发现WUE受干旱程度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灌丛、作物、森林、草原和湿地,且不同植被类型下WUE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郝海超 郝兴明 花顶 秦景秀 李玉朋 李玉朋关键词:敏感性 气候变化 水分利用效率 植被类型 全球气候变化对干旱区影响分析 被引量:38 2022年 干旱区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1%,养育了世界上超过38%的人口,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口的聚集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响应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对其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变化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十年来相关研究不少,但结论比较零散,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归纳梳理了气候变化下干旱区的气候、水文、面积和类型的变化及其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梳理的主要结果如下:干旱区CO_(2)排量约为湿润区的30%,但升温速率却比湿润区高20%~40%。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干旱区面积增加了约2.61×10^(6) km^(2),预计21世纪末,全球干旱区面积将继续扩大约5.8×10^(6) km^(2),占陆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区中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基础的水资源系统将会更为脆弱,冰、雪等水文要素及水资源构成发生改变,水文波动加大,水资源不确定性加剧。伴随干旱区面积扩大和干旱程度增加,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水体面积萎缩、生态系统退化、荒漠化程度也随之加剧,未来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这些归纳梳理所凝练出的一些综合性结论,对政府决策以及未来提出可信明确的科学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陈亚宁 李玉朋 李玉朋 刘永昌 李稚 刘西刚 冯梅青关键词:气候变化 干旱区 水资源 荒漠化 生态危机 孔雀河应急输水后的地下水响应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依据输水前后地下水埋深动态来评估孔雀河应急输水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输水显著减小了距河岸0~300m范围内的地下水埋深差异;地下水对应急输水的响应迅速,在输水结束后1周内地下水埋深趋于稳定;输水对地下水的横向影响范围超过垂直河岸300m;输水对地下水位的抬升效果显著,上游普惠区段抬升2.54m,中游尉犁区段抬升3.18m。输水后上游普惠区段平均地下水埋深8.05m,达到了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生存的地下水埋深阈值;中游尉犁区段平均地下水埋深为11.69m,天然植被仍无法有效利用,因此孔雀河生态输水必须持续性、常态化已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 马建新 吾买尔江.吾布力 黄湘 朱成刚 陈海燕 李玉朋关键词:生态输水 干旱区河谷新垦坡地薄层土壤保水培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河谷新垦坡地薄层土壤保水培肥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伊犁河谷新垦区坡度相对大、土层薄、质地偏砂、土壤肥力低的问题,通过冬小麦与苜蓿的时空优化配置间套作,苜蓿留茬收割、绿肥还田提升地力,并优化灌溉与施肥总量... 李玉朋 李卫红 陈亚宁 朱成刚 史彦江文献传递 基于多种回归分析方法的西北干旱区植被NPP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植被NPP的反演为全球碳循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2000-2014年的MODIS及气象站点数据,引入逐步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以及岭回归分析,构建了多元逐步回归模型、主成分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岭回归模型,并对这4种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被认为是一种可以简单、高效、准确地反演西北干旱区植被NPP的模型,且模拟结果与MOD17A3产品及实测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②西北干旱区多年平均植被NPP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山区增加,平原区减少,呈现出北部及西北部高,而南部及东南部低的特征;③西北干旱区NPP在年际变化上呈波动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0.40g C/(m·a)。自2000年以来,58.66%区域的NPP呈现增长趋势,13.64%的地区保持不变,27.7%的地区表现为退化趋势。 焦伟 陈亚宁 李稚 李玉朋 黄晓然 李海霞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 主成分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岭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