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燕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艾滋病
  • 2篇受体
  • 2篇细胞
  • 2篇及其受体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IL-27
  • 1篇毒效
  • 1篇毒效应
  • 1篇上调
  • 1篇配体表达
  • 1篇抗病毒
  • 1篇抗病毒治疗
  • 1篇抗反转录病毒...
  • 1篇基因
  • 1篇高效抗反转录...
  • 1篇高效抗反转录...
  • 1篇干扰素
  • 1篇Γ干扰素
  • 1篇白细胞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4篇何艳
  • 4篇郑煜煌
  • 4篇王红燕
  • 3篇贺波
  • 3篇贺梅
  • 3篇周华英
  • 3篇林一鹤
  • 3篇肖水灵
  • 1篇姚运海
  • 1篇谌资
  • 1篇加路
  • 1篇罗艳
  • 1篇陈霞

传媒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L-27及其受体在艾滋病发病机制和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肖水灵郑煜煌贺波何艳周华英谌资贺梅王红燕林一鹤曹静
HIV VPR基因上调NKG2D的配体表达和介导NK细胞毒效应的研究
王红燕郑煜煌何艳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γ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γ链细胞因子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和正常人表达水平的区别,及其在24个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中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0名HIV/AIDS病人在初次HAART治疗的0、6、12、18和24个月进行回访,另3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均采集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常见的γ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7、15、21(IL-2、IL-4、IL-7、IL-15、IL-21)和γ干扰素(IFN-γ)],同时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CD4+T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血清中HIV核糖核酸(RNA)水平。结果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外周血IL-2、IL-15、IL-21和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而IL-4和IL-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在启动HAART后的各次回访中,随着外周血HIV RNA病毒载量水平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逐渐下降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显著增加,IL-2、IL-15、IL-21和IFN-γ水平也逐步上升,而IL-4和IL-7水平逐步下降,显示出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这些常见的γ链细胞因子可能和HIV感染的致病机制相关,并可能参与了抗病毒免疫重建和病毒控制过程。
郑煜煌陈霞谌资周华英何艳加路贺波贺梅罗艳姚运海王红燕肖水灵林一鹤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白细胞介素Γ干扰素
IL-27及其受体在艾滋病发病机制和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正>目的:观察HIV感染者血浆IL-27及外周血CD4~+细胞表面gp130受体的表达情况和它们在HAART中的动态变化,探索IL-27及其受体在艾滋病发病机制和抗病毒免疫重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开始HAART治疗...
肖水灵郑煜煌贺波何艳周华英谌资贺梅王红燕林一鹤曹静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