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燕红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痛
  • 2篇慢性非特异性
  • 2篇慢性非特异性...
  • 2篇肌力
  • 2篇关节
  • 2篇非特异性腰痛
  • 1篇等速测试
  • 1篇等速肌力
  • 1篇动力障碍
  • 1篇压力传感器
  • 1篇压力疗法
  • 1篇盂肱关节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韧带
  • 1篇手术
  • 1篇肱骨
  • 1篇肱骨头
  • 1篇瘢痕
  • 1篇踝关节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马燕红
  • 2篇刘坤
  • 1篇苏薇洁
  • 1篇樊佳俊
  • 1篇韩冬
  • 1篇杨庆诚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基于柔性薄膜型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将增生性瘢痕患者40例随机分为测压组(n=20)和对照组(n=20),测压组采用基于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压力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分别对瘢痕厚度(B超测定)、瘢痕VSS评分、瘙痒、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情况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5)。压力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瘢痕厚度(B超测定)、VSS评分及瘙痒、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测压组瘢痕厚度(B超测定)、V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瘙痒、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更精准、有效,且不良反应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许佳韩冬苏薇洁樊佳俊李馨薛雅心马燕红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压力传感器疗效
肩胛骨动力障碍与肩关节疾病被引量:11
2016年
肩胛骨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是指肩胛骨位置及运动的异常。肩胛骨是肩关节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胛骨动力障碍将影响肩关节的功能。目前人们已认识到肩胛骨动力障碍与大多数的肩关节疾病相互关联,本文旨在探讨其在肩关节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肩胛骨的肩胛盂与肱骨头组成盂肱关节,肩胛骨的位置和运动异常,可导致盂肱关节节律异常,
何岚娟马燕红
关键词:动力障碍肩关节疾病盂肱关节肱骨头肩胛盂肩锁韧带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髋部肌群肌力及腰部功能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观察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髋部肌群肌力特征,并探讨其与腰部疼痛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NLBP患者(CNLBP组)30例,3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评估CNLBP组疼痛侧、非疼痛侧与对照组右侧髋部肌群肌力。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60°/s)测定2组髋屈曲、髋后伸、髋内收、髋外展、髋内旋和髋外旋肌群的峰力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部疼痛,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部功能。以峰力矩/体重评估髋部肌群肌力,并进行CNLBP组疼痛侧与非疼痛侧对比、两侧分别与对照组右侧对比。对CNLBP组髋部肌群肌力和腰部疼痛、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NLBP组疼痛侧髋屈曲、髋外展、髋外旋肌群峰力矩/体重比值均低于非疼痛侧且低于对照组(P<0.05)。髋屈曲、髋外展肌群肌力与腰部疼痛程度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P<0.05)。髋屈曲、髋外展、髋外旋肌群肌力与腰部功能评分有中等程度相关性(P<0.05)。结论:CNLBP患者存在疼痛侧髋屈曲、髋外展及髋外旋肌群肌力下降。以纠正髋部肌群肌力失衡为目标的康复训练对改善腰部疼痛及功能可能有积极作用。
麻玉慧陈康唐兰刘坤张也马燕红
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等速测试
如何构建骨科围手术期康复方案
2025年
随着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骨科康复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骨科与康复医学专业人员认识到骨科围手术期康复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骨科围手术期康复推进速度和覆盖率与大家期望有较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实践性强的围手术期康复方案。掌握围手术期康复方案的构建方法,有助于规范和因地制宜地开展骨科围手术期康复。为此,本文总结了多年来与骨科密切合作制订骨科围手术康复方案的七个步骤以及实践经验,探讨如何科学的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骨科围手术期康复方案。
马燕红徐义明陈康郑智刘坤杨正徐可杨庆诚
关键词:骨科康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下肢运动模式改变与姿势控制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腰痛是常见的骨骼肌肉疼痛表现之一,其中慢性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chronic low back pain,NSCLBP)占比超过90%,是造成日常活动能力与劳动能力受限的重要原因[1]。NSCLBP是指病程超过3个月,没有明确的病理学、影像学改变的一系列病因不明的腰痛症候群的总称[4],是仅次于呼吸道症状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以女性更为常见,其中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男女比例约为4∶6[5]。
以文杨怀春陈康马燕红
关键词:腰痛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肌力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和平衡功能测试的相关性,为全面评估踝关节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50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天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记录在不同角速度下双侧踝关节内翻、外翻、跖屈、背屈的肌力测试结果;休息2天,于第4天进行静态平衡测试(单腿平衡测试、单足跟抬高测试、单腿下蹲测试)和动态平衡测试(单腿跳跃测试、双腿跳跃测试、回避测试)。分析患者双侧踝关节各肌群之间肌力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其与动、静态平衡测试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内翻肌力患侧为(21.5±10.2)N·m,健侧为(25.5±11.2)N·m,患侧明显低于健侧(P<0.05);而健侧与患侧踝关节的外翻、跖屈、背屈肌力无显著差异(P>0.05)。在静态平衡测试中,单腿站立测试与内翻肌力缺陷存在低相关性(r=0.246);单足跟抬高测试与内翻肌力缺陷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r=0.514)。在动态平衡测试中,回避测试与内翻肌力缺陷存在低相关性(r=0.229)。结论在评价慢性踝关节不稳中,等速肌力和平衡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这些平衡功能测试对评价踝关节状况以及等速肌力都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王清亮刘功亮张也陈康马燕红
关键词:等速肌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