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青

作品数:66 被引量:320H指数:1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8篇动脉
  • 25篇动脉粥样硬化
  • 23篇血管
  • 21篇细胞
  • 19篇内皮
  • 11篇腺苷酸
  • 11篇酶激活
  • 11篇垂体
  • 11篇垂体腺苷酸环...
  • 10篇血管内皮
  • 10篇家兔
  • 7篇血管重塑
  • 7篇增殖
  • 7篇平滑肌
  • 7篇肌细胞
  • 6篇心肌
  • 6篇PACAP
  • 5篇平滑肌细胞
  • 5篇内皮细胞
  • 4篇实验性动脉粥...

机构

  • 62篇暨南大学
  • 29篇暨南大学附属...
  • 5篇湖北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广东药学院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济源职业技术...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66篇常青
  • 35篇李自成
  • 18篇唐海兰
  • 16篇黄华梅
  • 10篇关洁宾
  • 8篇李建芝
  • 7篇杨雪松
  • 6篇任彩霞
  • 5篇张莉
  • 4篇马征来
  • 4篇巫少荣
  • 4篇邓漪平
  • 4篇贾琴
  • 4篇李艳
  • 3篇吕萍
  • 3篇饶晓黎
  • 3篇程欣
  • 3篇周丽
  • 3篇戎诚兴
  • 3篇王丽京

传媒

  • 10篇解剖学研究
  • 8篇广东医学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肽PACAP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塑的影响
2004年
大量研究表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与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重塑有无干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6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As组和PACAP组。
任彩霞常青李自成李建芝唐海兰黄华梅关洁宾
关键词:血管重塑动脉粥样硬化神经肽家兔干预作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雄性
大黄对妊娠早期小鼠子宫内膜影响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观察生大黄对孕鼠早期妊娠子宫内膜微细结构的影响。方法 妊娠ICR小鼠 80例 ,共分 4组 ,其中 3组分别经灌胃注入大、中和小剂量 (分别为 0 15克、0 0 5克和 0 0 15克 )的生大黄制剂 ,连续 4天 ;1组为对照组 ,灌等量蒸馏水4天。动物处死石蜡包埋子宫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受孕后 5至 7天孕鼠的流产情况以及子宫内膜组织的微细结构的变化。结果 随剂量增大 ,生大黄组的孕鼠流产率明显升高 ,对子宫内膜的微细结构影响增大 ,小剂量生大黄对子宫内膜微细结构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生大黄的下泻作用常常造成妊娠个体的流产 ,而对子宫内膜微细结构的损害可能是导致胚胎夭折的原因之一。
饶晓黎常青廖永强
关键词:妊娠小鼠子宫内膜药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喂饲普通兔饲料;②As组:喂饲含胆固醇(每只兔1.5g/d)饲料。分别于实验的0、4、8和12周...
李建芝常青唐海兰黄华梅关洁宾李自成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全景数字切片在组织胚胎学考试中的运用
卢晓晔夏潮涌常青杨雪松程欣
高血压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分析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炎症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4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WBC)计数、体质量指数(BMI),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采血,CRP的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高血压病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CRP也逐渐升高,高血压1级与3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各亚组WBC计数均较对照组高;CRP与TG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CRP水平可相应反映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CRP对于病情的估计具有一定的意义;高TG、低HDL-C血症可能参与了体内炎症反应,积极控制血脂可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改善血压情况。
吕萍李自成常青
关键词:C反应蛋白高血压炎症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用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肌动蛋白G-actin和F-actin的定量分析,探讨骨架肌动蛋白在Hcy损伤内皮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Hcy组(0.1mmol/L)、中剂量Hcy组(0.5mmol/L)和高剂量Hcy组(1.0mmol/L),观察各组细胞培养24h时其细胞骨架和相关功能的变化;中剂量Hcy组及高剂量Hcy组还观察了6h、12h时的相应变化。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各组条件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用Rhodamine-Phalloidin标记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Alexa Flour488-DnaseⅠ标记球状肌动蛋白单体(G-actin),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内皮细胞骨架G-actin、F-actin含量,并计算G/F比值。结果:随着Hcy作用时间的延长或剂量的增大,NO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增高;G-actin、F-actin总体含量及G/F比值上升,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相关性。结论:Hcy可通过改变骨架蛋白G-actin和F-actin含量,以及G/F比值引致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这也可能是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彭红艳常青唐海兰李自成
关键词:细胞骨架同型半胱氨酸肌动蛋白
兴趣·能力·努力·素质——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1999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基础主干课程.但由于学科本身的特性,往往使初学者感到乏味和难学。鉴于此,我们尝试在教学过程中;1)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充分认识组胚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2)多种手段、方法并用,科学地传授知识;3)教育学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认识自身能力培养的迫切性,提高其基本技能。我们的体会是: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能力是质量的保证:授人以鱼必要,授人以渔更重要;兴趣+能力+努力=素质。
常青
关键词:教育学素质教育传授知识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教育
采用全景数字切片改革组织胚胎学实验考试模式被引量:2
2014年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激励学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以全景数字切片为基础的考试模式,通过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革,弥补了传统考试的不足,能更全面和准确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融会贯通,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卢晓晔夏潮涌常青程欣杨雪松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考试改革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关系探讨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通过比较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正常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 (CRP)浓度的变化 ,探讨CRP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60例Ⅰ ,Ⅱ ,Ⅲ级高血压患者和 5 4例正常对照者 ,测定其血清CRP浓度。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高血压Ⅲ级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高血压Ⅰ ,Ⅱ级患者 (P <0 0 5 ) ,但高血压Ⅰ级与Ⅱ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有血管壁炎症反应 ,且CRP浓度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
吕萍李自成孙蓓常青
关键词:C反应蛋白高血压病CRP
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内皮细胞骨架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是细胞形态维持、细胞迁移、物质运输和跨膜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基础。已发现内皮细胞骨架重排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密切联系,故阐明内皮细胞骨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无疑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内皮细胞骨架的分布、结构特点、信号传导途径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彭红艳常青
关键词:细胞骨架心血管疾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