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苹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卒中
  • 3篇血性
  • 3篇抑郁
  • 3篇睡眠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卒中
  • 2篇疫情
  • 2篇睡眠障碍
  • 2篇住院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患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状态
  • 1篇信号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药物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余苹
  • 4篇王春雪
  • 2篇王铄
  • 2篇张玉梅
  • 2篇张宁
  • 1篇陈超
  • 1篇赵性泉
  • 1篇王雪
  • 1篇张亚清
  • 1篇石富铭
  • 1篇王蓬莲
  • 1篇陈天勇
  • 1篇王安心
  • 1篇董可辉
  • 1篇龚浠平
  • 1篇李轶
  • 1篇王拥军
  • 1篇王铁军
  • 1篇邵晓秋
  • 1篇王子璇

传媒

  • 10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青少年居家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下青少年居家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态及其与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关系,为改善青少年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居家学习的740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一般资料、学习状况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2)、疫情相关心理调查等评估其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问卷评估其学习倦怠程度,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索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少年居家总学习时长平均(6.9±2.5)h/d,睡眠时长(8.3±1.2)h/d,20.50%的青少年在夜晚12点及以后入睡。每天使用网络总时长(10.2±3.9)h,主要在上网课、玩游戏、看综艺或关注疫情新闻等。PHQ-2筛查抑郁症状阳性率为47.20%,65.00%的人报告对疫情有不同程度的担心。PHQ-2得分高、年级高、入睡时间晚、玩游戏或娱乐占上网时间多是青少年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R2校正值=0.324,F=89.534,P<0.001)。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青少年抑郁症状较普遍,部分青少年入睡晚、上网游戏或娱乐时间长,均影响学习倦怠状态,需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规律作息和网络使用的科普宣教,以促使青少年有良好积极的学习状态。
李月真余苹关博元王安心张宁王春雪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睡眠体动记录仪评估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被引量:11
2022年
以下临床实践推荐基于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等级(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对证据进行的系统回顾和评估。表1总结了推荐强度对指南使用者的意义。本文提供注解以指导临床医师实施这些推荐。
范小伟(译)张佳丽(译)王明惠(译)潘鑫蕊(译)余苹王铄王春雪
关键词:昼夜节律临床实践指南睡眠障碍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照顾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早期识别缺血性卒中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连续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照顾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根据SAS分值分为焦虑组(SAS≥50分)和非焦虑组(SAS<50分);根据SDS分值分为抑郁组(SDS≥53分)和非抑郁组(SDS<53分)。收集照顾者的人口学信息、慢性疾病史、婚姻、工作情况以及其照顾患者的卒中严重程度(入院时NIHSS)、慢性疾病史、是否医保、是否存在焦虑(SAS≥50分)和抑郁(SDS≥53分)情绪等资料。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其是否独立影响照顾者的焦虑或抑郁状态。结果研究共纳入完成量表评估的照顾者164例(对应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64例),照顾者中男性63例(38.4%),女性101例(61.6%),平均年龄54.2±6.2岁。照顾者焦虑组75例(45.7%),非焦虑组89例(54.3%),焦虑组中女性比例(73.3%vs.51.7%,P<0.01),有慢性病史比例(77.3%vs.59.6%,P=0.02)高于非焦虑组,焦虑组中被照顾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5分比例:66.7%vs.48.3%,P=0.02),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更高(57.3%vs.31.4%,P<0.01)。抑郁组59例(36.0%),非抑郁组105例(64.0%)。抑郁组中被照顾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重(NIHSS≥5分比例:88.1%vs.39.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照顾者(OR 1.041,95%CI 1.020~1.062,P=0.01)及患者的焦虑情绪(OR 1.062,95%CI 1.041~1.083,P=0.03)是照顾者出现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照顾者的性别、慢性病史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影响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周娟谭云宾王铁军石富铭余苹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照顾者焦虑抑郁
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为试验组,另择本院同期招募的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慢肺活量指标[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平静时的潮气量(tidal volume,VT)]、用力肺活量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FVC,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最大通气量指标[最大分钟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通气量时的VT,呼吸频率(breath frequency,BF)]。结果两组的ER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平静状态下的VT和BF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的I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IRV、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FVC、MV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最大通气量时的VT均显著优于试验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显著下降。
郭帅赵依双胡安明刘长彬余苹张玉梅
关键词:脑卒中肺功能肺康复
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与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与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7月-2019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 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状态组和非抑郁状态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采用研究人员问询和受试者主观自评方式评估,按睡眠时长分为<7 h、7~<8 h、8~<9 h、9~<10 h和≥10 h组,睡眠质量分为好、一般和差3个等级。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BMI、疾病史等信息。结果共入组836例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组453例(54.2%),非抑郁状态组383例(45.8%)。抑郁状态组的睡眠质量较非抑郁状态组差(P<0.001),但两组的睡眠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状态组的I PAQ评分更低(P<0.001),女性比例更高(P=0.034),有疾病史者比例更高(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睡眠质量好相比,睡眠质量一般(OR 1.729,95%CI 1.232~2.428,P=0.002)和睡眠质量差(OR 1.817,95%CI 1.250~2.640,P=0.002)均增加卒中后抑郁状态的风险;睡眠时长对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较高,睡眠质量是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
王雪王雪余苹
关键词:睡眠质量卒中抑郁状态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节选)(二)被引量:7
2017年
9.4卒中的二级预防 心房颤动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及既往心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史,强调这些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的必要性。卒中复发风险最高的时期为首次卒中或TIA后的早期阶段。
张玮艺余苹张潇潇时彦莹王子璇王春雪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
脑小血管病总负荷与中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癫痫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以及单个CSVD影像标志物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的50岁及以上中老年癫痫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脑电图、影像学信息和MoCA分值。判读此次住院前1周或住院期间首次头颅MRI中的CSVD影像标志物,包括腔隙、白质高信号、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并计算CSVD总负荷评分。采用简单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癫痫患者CSVD总负荷评分以及单个CSVD影像标志物与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8.7岁,男性35例(64.8%)。校正了混杂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显示CSVD总负荷评分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β-1.713,95%CI-3.388~-0.038,P=0.045)。单独分析单个CSVD影像标志物,在对相同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只有针对白质高信号的Fazekas评分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β-1.457,95%CI-2.599~-0.315,P=0.014)。结论合并高CSVD负荷的中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较差,脑血管病理与中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值得被进一步研究。
陈超万慧娟董文玉王圣松余苹余苹
关键词:癫痫白质高信号
2013—2023年缺血性卒中与睡眠相关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3—2023年缺血性卒中和睡眠相关性研究的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缺血性卒中和睡眠相关性研究的文献。使用RStudio的bibliometrix软件包和VOSviewer软件对该领域研究的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期刊、文献引用、关键词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共检索到798篇文献。以通信作者分析,中国发文199篇,居全球首位,且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美国发文196篇,位列第2。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共34篇。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中5位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相互合作较密切,其中美国学者Devin L Brown发表文章数量为28篇,被引频次236次,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居首位。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Sleep Medicine(74篇),发表文章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Stroke(3542次)。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发现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出现频次最高。在卒中与睡眠相关性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分析提示失眠、抑郁作为基础课题对该领域发展非常重要,卒中预防、功能结局、脑血流主题研究需要努力开发。结论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缺血性卒中和睡眠之间的关联性,中国和美国在该领域发表文献较多,睡眠呼吸障碍是主要研究热点。未来在卒中和睡眠领域可探索失眠、抑郁、卒中预防、功能结局、脑血流等主题。
王铄余苹张宁王春雪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睡眠睡眠障碍文献计量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卒中住院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卒中住院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1日-4月30日COVID-19疫情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9年1月1日-4月30日同科室住院的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oCA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随访时的抑郁症筛查量表-2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2,PHQ-2)评分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观察组患者106例,对照组患者180例。观察组患者既往心房颤动病史比例较高(13.21%vs 4.44%,P=0.01)、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比例较低(0 vs 5.56%,P=0.01)。住院期间,两组患者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得分[13(11~16)vs 7(4~11),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以PHQ-9评分≥10分作为诊断抑郁情绪的界值,观察组出现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9.62%vs 35.00%,P<0.01)。3个月随访时,观察组PHQ-2评分高于对照组[4(3~5)vs 3(2~4),P<0.01]。结论COVID-19疫情时期卒中住院患者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应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龚浠平李轶柴明东余苹赵性泉王拥军董可辉
关键词:卒中抑郁
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入组2017年1月-2021年1月就诊的CMBs患者(CMBs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群(对照组),采用MMSE、MoCA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价整体认知功能和不同认知域功能状态。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和认知功能的差异。在CMBs组中分析CMBs的数量和部位与MoCA总分和不同认知域得分的相关性。在CMBs组中分析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CMBs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10例研究对象,CMBs组年龄(P=0.045)、高血压比例(P=0.003)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比例(P=0.015)高于对照组,MMSE(P=0.019)、MoCA(P=0.026)低于对照组,CDR评分(P<0.001)高于对照组。在CMBs患者中,CMBs数目与MoCA量表得分负相关(rs=-0.93,P<0.001);深部CMBs与视空间及执行能力(F=-8.09,P=0.017)、定向力(F=-1.33,P=0.041)及抽象能力(F=-8.03,P=0.023)呈负相关,皮质-皮质下CMBs与延迟记忆(F=-28.57,P=0.001)、语言能力(F=-2.88,P=0.038)呈负相关,混合型CMBs与注意力得分呈负相关(F=-8.70,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MBs数量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7.106,95%CI 3.026~15.309,P=0.001)。结论CMBs与年龄、高血压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关,在CMBs人群中,CMBs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视空间及执行、定向力及抽象能力、延迟记忆、语言能力及注意力等认知域的损害相关。
张亚清刘秀梅余苹王蓬莲
关键词:脑微出血认知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