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隆超
- 作品数:20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科研项目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2014年
- 为了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以提高机械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工程背景和工程应用能力,在机械工程专业的机械设计类课程中引入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工程案例辅助教学,将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 龚俊杰戴隆超
-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 2019年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已在我国各高校逐渐开展。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对相关理念的把握,并在实施教学改革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过程中给予贯彻实施,是高校教师所面临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对专业认证的理解,与现代工科教育与工程问题的关系、基础力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专业认证的相关标准在个人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指导意义。
- 戴隆超龚俊杰
-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改革基础力学课程
- 压电材料中椭圆形夹杂附近的应力场
- 2013年
- 压电材料在传感器件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压电陶瓷材料非常脆,因而其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场分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采用Stroh公式法、解析连续方法、保角变换法和叠加法得到了任意远场均匀热电弹性载荷作用下,椭圆形各向异性压电体内嵌于无限大各向异性压电基体中的解析解。以复矩阵的形式给出了基体和夹杂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函数的解。结果表明应力载荷和电载荷将导致夹杂体中常应力场的出现,而温度载荷将导致线性应力场的出现。与一些相关工作的比较表明本文的解是正确的和普遍的。
- 戴隆超龚俊杰顾乡李新松
- 关键词:椭圆夹杂压电材料应力分析
- 力电失效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 结构的失效、破坏大多源于由裂纹、圆孔、界面等缺陷所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因而含缺陷体的应力问题已为大家所关注.目前对弹性体的工作已深入到对理想模型求准三维显示解,而压电体理想模型的求解则仍然局限于二维情况.该文的工作一部分...
- 戴隆超
- 关键词:应力集中板厚压电体弹性体
- 文献传递
- DFR疲劳试验数据处理的折算方法
- 2018年
- 在DFR理论框架内推导得到试验数据折算公式,进而在现行DFR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试验数据折算方法,从而解决了现行数据处理方法要求各试件试验中的峰值应力必须为同一应力水平给复杂结构疲劳试验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与复杂结构的试验结果及相关文献的典型结构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 戴隆超陈航张允涛
- 基于等离子法PDMS基体与玻璃键合效果分析
- 2019年
- 采用等离子法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体和玻璃进行表面处理.根据所设计的正交实验和对比实验进行键合,探究键合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键合面积与键合时间的关系以及PDMS基体放置时间与键合面积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影响PDMS基体-玻璃键合面积因素从主到次为空气流量〉清洗时间〉射频功率.正交实验所得最优方案参数组合为250W、2L/min、1min;最佳键合时间为12h.在此时间内.键合时间越长.键合效果越好;PI)MS基体经过表面处理后,放置时间越长键合面积越小,为保证键合质量,键合实验通常在表面处理后1Omin内进行。
- 严银李梦一戴隆超
-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离子法正交实验
- 薄膜/基体结构破坏模式演变的力学机理分析
- 实验研究发现对于柔性电子器件中通常所采用的基本结构薄膜/基体结构而言,尽管薄膜厚度非常小,但是随着薄膜基体厚度比的逐渐增大结构所发生的破坏模式也是随之变化的。考虑这一现象,将结构破坏模式分为四种,分别建立与之对应的力学模...
- 戴隆超黄银冯雪
- 关键词:破坏模式能量释放率
- 文献传递
- 受剪连接结构疲劳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 戴隆超陈航冯雪
- 高灵敏度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被引量:8
- 2023年
- 设计了基于微结构化电极与复合介电层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以碳纳米管(CNTs)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电极层材料,采用工艺简单且成本低的旋涂技术将砂纸作为模板并引入CNTs制备结构化电极,同时引入CNTs对介电层进行掺杂。分析了结构化电极与介电层掺杂不同质量分数CNTs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通过2步优化使得传感器在具有60目砂纸构建的微结构电极,且CNTs掺杂质量分数为复合介电层的2.5%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0.602 kPa^(-1)),快速响应(100 ms)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40次)。
- 吴其皓廖鹏飞茅寅戴隆超
-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碳纳米管高灵敏度
- 薄膜与基体间的界面滑移破坏
- 2013年
- 薄膜/基体结构是常用于柔性电子与热障涂层的一种基本结构。就这种结构而言,当薄膜非常薄的时候,实验研究中会发现其界面破坏模式与宏观尺度下的情况具有显著不同,即出现了一种新的界面破坏模式,滑移破坏。本文针对试验现象建立了界面滑移破坏模型,得到能量释放率、应力强度因子。对试验现象进行分析,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能量释放率、应力强度因子等随薄膜基体厚度比的变化关系。理论分析结果可以较好解释实验现象,从而用于指导柔性电子器件的结构设计。
- 戴隆超龚俊杰顾乡
- 关键词:能量释放率界面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