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
- 作品数:43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宋代词选传播的特点与宋人心目中的宋词“名家”
- 2012年
- 词选是宋词传播的重要载体,宋代五部代表性词选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传播景观,生动展示了词选传播所具有的选择性与变动性;与此同时,由于崇雅趣尚的主流姿态与优势地位,对词选产生了普遍的辐射效应,使得它们在彰显对象上必然存在某些交叉,并由此出现局部趋同,进而造就出一代"名家"。宋代词选所彰显出的十大"名家",呈现出尊其一端、余亦不废、求同而可存异的状况,充分说明了选本传播的整体公正性。比照宋人心目中的宋词"名家"与今人所列"宋代词人排行榜",通过上榜词人的"不变"与"变",可以直观体认宋代词学观念、审美理想在后世的传承与流变,可以深切认识词人地位的历史变异性与动态平衡性。
- 邓建
- 关键词:宋词词选文学传播
- 论金、元二代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被引量:3
- 2006年
- 金、元二代,柳永词通过选本的传播由彰显归于消歇,士人对柳永词的接受也呈现出潜隐状态。但消歇不等于消逝,潜隐不等于停滞,某些微小的信息已经透露出柳永词选本传播蓄势待发、东山再起的必然性,此期士人对柳永词的接受则更多表现为深层理解与心理认同。
- 邓建
- 关键词:柳永词金代元代
- 宋代文学选本中的评点形态及其演进被引量:1
- 2011年
- 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批评方式,评点到宋代才正式形成。宋代文学选本中的评点包括符号标识与文字批注两种形态。符号标识经由从抹划到圈点的演进历程,并在实际评点、刊刻过程中形成一套大致统一的符号系统。文字形式的批注在宋代文学选本中普遍存在,但不同选本中文字批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 邓建
- 关键词:宋代文学选本评点演进
- 论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互动——以宋代文学选本为个案
- 2013年
- 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学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也制约着文学选本,促使选本对思潮作出反应。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宋代文学选本中有非常生动的表现,典型的个案有《二李唱和集》等诗歌选本与"白体"诗风的相互生发、《西昆酬唱集》对"西昆体"的引领与示范、《二妙集》《众妙集》《三体唐诗》等对宗唐思潮的契合与呼应、《草堂诗余》《花庵词选》对雅正词风的疏远与游离等。
- 邓建
- 关键词:文学选本文学思潮互动宋代个案
- 论大历十才子与宋诗
- 2008年
- 宋诗是宋型文化在文学层面的折射与反映。大历时期,宋型文化的某些因素已经开始萌生,故而大历十才子诗歌已经开始具备宋诗的某些特征。在诗歌题材、审美理想、创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大历十才子与宋诗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大历十才子对宋诗的影响是正负兼具、交互迭加的,而不是停留于字句表相的单一作用与直线演进。
- 邓建张学松
- 关键词:大历十才子宋诗文化转型诗歌风貌
- 论宋代选本《文章轨范》的选评特色——兼与《古文关键》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谢枋得《文章轨范》选文精审,评点精当,对古文文本的诠释与阐说已经较为完备,涉及古文的章法布局、句法字法、为文技巧、艺术风格、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已经兼具后人所说之"辞章"、"义理"两端,而且个性鲜明、自具面目。从《古文关键》到《文章轨范》,展现出宋代古文选本之古文评点由相对单一到比较完备、由相对粗浅到比较深入、由平实板正到特色鲜明的发展轨迹。
- 邓建
- 关键词:古文选本《古文关键》
- 论耿湋诗歌在唐诗演进中的角色和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耿湋诗歌在唐诗演进过程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内倾凝缩的情感取向、注重细节的表现手法、清浅平远的审美风格与盛唐诗歌之外向浓烈、疏朗大气、雄浑爽健形成鲜明对照,对急于突破前人拘囿、有心另辟蹊径的中晚唐诗人有明显的开启、示范、渗透、辐射之功。其工于五律、兼擅七律的诗歌体式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痕迹,昭示出中晚唐古风消歇、近体勃兴与五律盛极、七律崛起的历史趋势。
- 邓建
- 关键词:唐诗角色
- 从正史“目录之目录”管窥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
- 2009年
-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 邓建
- 关键词:正史目录学
- 旧学与新知兼融,还原与建构并举——王兆鹏先生词学访谈录
- 2008年
- 王兆鹏(1959—),男,湖北鄂州人。文学博士,师从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邓建
- 关键词:访谈录博士生导师副会长
- 论柳永词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被引量:3
- 2005年
- 柳永词之传播与接受在明代迅速复苏,其词史地位亦得到大幅提升。此期柳永词因其言婉情真而被众多词籍大量著录,传播之势大盛,但雅派词籍的没落也反映出明人词学趣味的单一与偏执。柳永词的接受则显、隐双线并行,不但其绮语真情得到众多士人的推崇,其内在的平民化、通俗化艺术趣味与审美追求亦得到深度认同与广泛接受。
- 邓建
- 关键词:柳永词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