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铂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肺灌洗治疗婴儿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婴儿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要点。方法报道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肺泡蛋白沉积导致呼吸衰竭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检查及全肺灌洗治疗方法;并以"whole lung lavage""pediatric""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全肺灌洗""儿童""肺泡蛋白沉积"为检索词,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4月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患儿男,3月龄,因"咳嗽、气促伴口唇青紫1周"入院。查体示肝脾肿大。血常规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6 g/L),白细胞、血小板及C反应蛋白正常。白蛋白偏低(31 g/L),天冬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115 U/L);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6600 U/L),铁蛋白显著升高(>4500μg/L),血氨轻度升高(165μmol/L)。胸部CT显示两肺透光度减低,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磨玻璃样影。基因检查显示SLC7A7基因存在突变(c.625+1G>A)。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过碘酸希夫反应(PAS染色)阳性。患儿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左右肺全肺灌洗治疗后患儿顺利撤机,脱离吸氧并出院。文献检索共11篇,中文0篇、英文11篇,纳入21例患者,进行全肺灌洗后呼吸功能好转者占76%(16/21)。结论全肺灌洗可有效改善婴儿肺泡蛋白沉积导致的呼吸衰竭,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且操作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安康 白洁 顾洪斌 陈华林 李璧如 宁铂涛 王莹 钱娟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 婴儿 自动化听诊肠鸣音的发展 2023年 非侵入性地评估肠道状态和功能,辅助诊断,指导治疗是发展自动化听诊肠鸣音(BS)的主要目的。得益于工程学的发展,自动化听诊BS的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自动化听诊主要分为BS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两个阶段。随着人工智能(AI)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自动化听诊BS的工程学技术进步迅速。自动化听诊BS的临床研究集中于肠梗阻识别、术后胃肠功能监测及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等方面,目前尚未成熟应用于临床,加速此过程的转化需要工程学与临床的良性互动和密切合作。 丁盛 宁铂涛 赵列宾 张斌 董斌 邓朝晖关键词:肠鸣音 人工智能 听诊 自动化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和NT-proBNP对儿童脓毒症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PICU脓毒症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探讨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BNP对儿童脓毒症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的严重脓毒症患儿。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记录基本资料,于d,、d:、d,、d,、d10行心脏超声,采用Simpson’S方法测量LVEDD、LVESD,重复测量三次数据,取平均值,记录超声参数(LVEF、LVFS、LVEDV、LVESV、SV)和心率,同时采集血标本,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BNP。记录28天预后,根据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LVEF小于50%者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心肌抑制)。根据LVEF,分为心肌抑制组和非心肌抑制组。结果本研究期间共纳入严重脓毒症患儿43例,其中发生心肌抑制者24例(55.81%),非心肌抑制者19例(44.19%)。入PICU后d,、d:、d,心肌抑制组LVEF、LVFS低于非心肌抑制组,LVES.VI、NT—proBNP高于非心肌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10两时间点的LVEF、LVFS、LVESVI和各时间点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T.proBNP两组问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心脏超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d,。各心脏超声指标及NT—proBNP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严重脓毒症患儿28天病死率为37.2%。心肌抑制组与非心肌抑制组28天病死率分别为37.5%(9/24)、368%(7/19),两组间28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P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抑制者28天存活组(15例)与死亡组(9例)组间年龄、性别、入PICU后6h内是否机械通气,各时间点心脏超声、心肌损伤标志物及PICU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组间有统计学差异。LVEF、NT-proBNP对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儿28天病死率的预测准确性较低。结论脓毒症左� 李娟珍 王莹 宁铂涛 李璧如 钱娟 任宏 张建 项龙 张芳 奚悦玲 孙思娟关键词:脓毒症 预后 脓毒症早期骨髓血管内皮系统改变的初步研究 2021年 目的拟通过动物实验阐明脓毒症早期骨髓血管内皮系统在组织、细胞层面以及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利用HE染色、组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骨髓血管结构、通透性、血管内皮细胞相对比例和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骨髓血管系统在脓毒症早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组织学分析表明,骨髓血管结构发生明显重塑,CLP组小鼠骨髓血窦平均密度为(410.43±72.63)个/mm^(2),较假手术组(294.43±68.94)个/mm^(2)明显增加(P<0.01);管腔面积占比为(43.46±3.2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30.28±4.44)%,P<0.001];CLP组小鼠骨髓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为(0.42±0.12)ng/mg组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24±0.09)ng/mg组织,P<0.05],提示血管通透性升高。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CLP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呈现增殖状态,Ki67^(+)内皮细胞比例升高[(1.91±0.65)%比(5.06±1.10)%,P<0.01];转录水平分析表明,与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的部分基因mRNA水平上调。结论早期脓毒症改变了骨髓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骨髓微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殷凡 钱寒 段才闻 宁铂涛关键词:脓毒症 骨髓 血管内皮 脓毒症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被引量:2 2020年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新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100万人罹患脓毒症,因脓毒症死亡患者高达1000万例[2]。儿童脓毒症的全球病死率约为25%,亚洲地区高达36.6%,是PICU住院患儿的首位死亡原因[3]。201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将脓毒症列为"全球医疗优先关注的疾病"。自2005年起,集束化治疗策略的实施对脓毒症的整体病死率有一定的改善,但严重脓毒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病死率未见下降,仍然高达40%以上。降低严重脓毒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依然是目前重症医学的难点与挑战[4]。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作为脓毒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的辅助疗法之一已经应用近40余年,但其确切疗效以及能否让脓毒症患者真正获益始终存在争议。 崔云 宁铂涛 曾赛珍 任宏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严重脓毒症 集束化治疗 糖皮质激素 PICU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与脓毒症临床特征比较 2024年 目的 比较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寻找帮助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无基础疾病HLH以及发热伴外周血二系细胞减少或脾脏肿大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106例患儿纳入研究。HLH组患儿72例,男46例、女26例,中位年龄26.5(14.3~56.8)个月;脓毒症组患儿34例,男18例、女16例,中位年龄14.0(3.8~89.0)个月。脓毒症组总住院时间和PICU入住时间均长于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HLH组的白细胞计数(WBC)-Min、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Min、血红蛋白(HB)-Min、血小板计数-Min、肌酐(CREA)-Max、纤维蛋白原(FIB)-Min、C反应蛋白-Max、降钙素原(PCT)-Max较低,三酰甘油-Max、血清铁蛋白(SF)-Max较高,HB减少持续时间较短,ANC减少持续时间较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Min、FIB-Min、CREA-Max和PCT-Max水平的下降有助于诊断HLH(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F-Max协助判断HLH的AUC为0.72(95%CI:0.62~0.80)。经logistic回归方程拟合,获得WBC-Min、FIB-Min、CREA-Max和PCT-Max的联合预测因子,其协助判断HLH的AUC为0.95(95%CI:0.89~0.99);联合预测因子的AUC显著大于SF-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BC-Min、FIB-Min、CREA-Max、PCT-Max四项指标拟合可能有助于更好鉴别HLH和脓毒症。 钟小梅 任宏 张建 李璧如 钱娟 宁铂涛 高怡瑾 王莹关键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脓毒症 血清铁蛋白 Th1/Th2细胞因子对粒细胞缺乏和非粒细胞缺乏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缺乏(粒缺)和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的脓毒症患儿细胞因子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38例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根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分为粒缺组、非粒缺组,根据有无脓毒性休克,分为休克组、非休克组,分别分析各组炎性指标(CRP、PCT)、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NF-γ)、PRISM-Ⅲ评分及治疗转归。结果1)138例脓毒症患儿,64例为粒缺,74例为非粒缺,粒缺组PRISM-Ⅲ评分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48),两组患儿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粒缺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P=0.02)。粒缺组CRP、IL-6、IL-10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1;P=0.001;P=0.032),粒缺组TNF-α显著低于非粒缺组(P=0.032)。2)在64例粒缺脓毒症患儿中有23例为脓毒性休克,41例非脓毒性休克,休克组PRISM-Ⅲ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01),休克组病死率(10/23,43.5%)显著高于非休克组(1/41,2.4%)(P=0.001)。休克组的CRP、PCT、IL-6、IL-10、TNF-α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01;P=0.001;P=0.001;P=0.005;P=0.019),ROC曲线分析,IL-6曲线下面积为0.80,Cut-off值为315.38 pg/mL,IL-10曲线下面积为0.80,Cut-off值为45.18 pg/mL,TNF-α曲线下面积为0.85,Cut-off值为1.95 pg/mL。3)在74例非粒缺脓毒症患儿中,19例为脓毒性休克,55例非脓毒性休克,休克组PRISM-Ⅲ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22),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休克组IL-10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15)。4)对42例脓毒性休克的患儿分析,23例为粒缺组,19例为非粒缺组,粒缺组PRISM-Ⅲ评分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5),粒缺组病死率(47.8%)和非粒缺(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粒缺组CRP、PCT、IL-6、IL-10因子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1;P=0.001;P=0.001;P=0.035),两组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分析96例非脓毒性休克的患儿,41例为粒缺组,55例为非粒缺组,两组PRISM-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非粒缺组� 奚悦玲 宁铂涛 王莹 李璧如 钱娟 任宏 张建 张芳 项龙关键词: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休克 粒细胞缺乏 预后 17例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经过以及预后,为其提供及时干预指导方向。方法将2015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CAR-T治疗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免疫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需要转入PICU进一步治疗的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经过和多项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接受CAR-T治疗后出现CRS反应进入PICU,临床症状以呼吸窘迫(13例)和循环障碍(10例)最为常见,其中7例合并有重度ICANS。输注CAR-T细胞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显著,在第(5.1±1.6)天达到峰值,发生重度CRS的患儿血清IFN-γ以及IL-6水平明显高于轻度CRS患儿(P均<0.05)。输注CAR-T细胞后,高肿瘤负荷患儿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低肿瘤负荷患儿(P<0.05)。出现血清TNF-α水平升高的患儿病死率更高(5/5比3/11,P<0.05)。发生严重CRS反应的患儿更易发生4级ICANS(4/4比0/3,P<0.05)。氧合指数(P/F值)<200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儿病死率更高(5/5比2/12,P<0.05),死亡组患儿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M(Min,Max)]明显高于生存组患儿[29.5(14.0,50.0)比1.5(0,25.0),Z=8.000,P=0.027]。结论血清IL-6和INF-γ是引起CRS的重要原因,高肿瘤负荷是引起血清高炎症因子水平的因素之一,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是最常受累的系统,对这两个系统的评估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患儿预后。 滕腾 李本尚 王莹 李璧如 钱娟 任宏 宁铂涛 张建儿童胃肠道功能障碍生物学标志物 2022年 由于胃肠道屏障功能的不完善,儿童相较于成人更易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儿童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早期诊疗水平。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探究了炎症指标、肠道上皮屏障损害标志物、免疫学标志物、肠道菌群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总结了相关标志物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有助于后续研究中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筛选、验证和临床应用。 殷凡 宁铂涛关键词:儿童 胃肠道功能障碍 炎症标志物 免疫学标志物 调节性T细胞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0年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一种负向免疫调节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掌握Treg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深入理解脓毒症发病机制、探索脓毒症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来Treg在脓毒症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钱寒 殷凡 王莹 宁铂涛关键词:脓毒症 调节性T细胞 免疫 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