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光谱
  • 2篇电桥
  • 2篇电阻
  • 2篇电阻丝
  • 2篇硬盘
  • 2篇日面
  • 2篇太阳
  • 2篇太阳光谱仪
  • 2篇图像
  • 2篇图像数据
  • 2篇准确率
  • 2篇自动判别
  • 2篇内存
  • 2篇均温
  • 2篇光谱仪
  • 2篇傅里叶
  • 2篇傅里叶变换
  • 2篇傅里叶变换光...
  • 2篇差分
  • 1篇电源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国...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云...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作者

  • 12篇朱晓明
  • 11篇林佳本
  • 11篇邓元勇
  • 6篇曾真
  • 4篇白先勇
  • 3篇段帷
  • 3篇郭娟
  • 3篇白阳
  • 2篇孙文君
  • 2篇杨潇
  • 2篇冯志伟
  • 2篇张志勇
  • 2篇黄威
  • 2篇于佳
  • 1篇张洋
  • 1篇杨尚斌
  • 1篇侯俊峰
  • 1篇王东光
  • 1篇季凯帆
  • 1篇张洋

传媒

  • 2篇天文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神经网络的双折射窄带滤光器型磁像仪观测波长点的定标被引量:1
2023年
滤光器型磁像仪在固定波长点观测时,受到温度变化、机械误差等因素影响,观测波长点发生偏移。传统的波长点定标方法通过拟合谱线轮廓来对观测点进行定标,耗时多且无法实时校正观测波长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观测波长点的高效定标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波长点处的图像特征差异,设计一套有效的数据预处理方案;然后通过机器学习下的神经网络建立起实时观测图像与对应观测波长点的非线性关系。方法验证和实际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的方法快100多倍,同时可监测仪器运行状态。最后,针对磁像仪系统频繁维修后需重新训练网络的问题,给出克服系统变化的方案。该方法可实现滤光器位置实时定标,有效减少定标过程中电机频繁旋转带来的滤光器工作寿命缩短现象,提高地面和空间太阳磁场观测的效率和稳定性。
胡兴杨尚斌季凯帆季凯帆邓元勇林佳本朱晓明邓元勇王全
关键词:预处理
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全日面磁场自动化观测系统被引量:8
2013年
介绍了怀柔太阳观测基地设计完成的一套能够自动化快速获取全日面矢量磁场数据的观测系统。该系统升级了波带开口波片电机控制模块、KD*P高压调制电路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在观测软件界面上点击一键即可获得全日面矢量磁场的3个分量L、Q、U,完成时间从原来的3~5min减少到30S;同时,该观测系统还设有耀斑观测模式,在该观测模式下可以以最高48帧每秒的速度记录磁场或单色像数据,与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的高分辨Ha数据相结合可以形成日球上两个层次的高分辨观测资料。
林佳本沈洋斌朱晓明邓元勇曾真
关键词:太阳磁场耀斑
一种全日面积分极紫外光谱装置及在轨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日面积分极紫外光谱装置及在轨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前置滤光片,用于滤除可见光和红外光;狭缝组件,用于接收太阳辐射;凹面光栅,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狭缝组件的太阳辐射,实现色散分光并将不同波长的光束重新聚焦;探测器,...
郭思璠白先勇段帷冯宇飞朱晓明田晖邓元勇章海鹰
高精度恒温筒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恒温筒,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核心光路系统,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螺纹槽,设置有螺纹槽的筒体构成均温层,所述螺纹槽内绕设有作为电桥的电阻丝,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已标定的传感器,所...
林佳本邓元勇于佳曾真朱晓明孙文君
智能化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观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观测方法,包括开启日冕物质抛射观测系统,根据观测系统的参数实时采集获取图像数据,并存于内存中;获取差分图像,并判断是否有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发生,若有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发生则报警并调整观测...
林佳本郭娟邓元勇朱晓明曾真
面阵傅里叶变换太阳光谱仪高速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2年
同时或准同时多谱线太阳成像观测可以获得太阳大气三维磁场和热力学参数,是未来太阳观测焦面终端设备的重点发展方向。傅里叶光谱仪具有宽波段、高灵敏度、高光谱分辨率的优势,但因受限于高帧频、大面阵探测器制约,尚未用于太阳光谱成像常规观测。随着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迅猛发展,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探测器面阵大小和帧频相比传统CCD探测器有了质的提升,使得面阵傅里叶太阳光谱仪研制成为可能。通过引入高帧频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针对面阵傅里叶变换太阳光谱仪科学需求,设计了一套高速数据采集软硬件系统,实现了面阵傅里叶太阳光谱仪10 kHz高速触发,万帧/秒快速采集,0.5 GB·s^(-1)大数据量连续、实时存储等功能。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现有的IFS-125HR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搭建可见光实验系统,以可见光色球谱线(Hα656.3 nm)及其附近光球谱线为目标波长,开展面源太阳光谱探测。分别以实验室钨灯和太阳为光源,进行等光程差间隔采样,成功获得了面阵干涉图,首次反演得到面源窄带连续谱以及656.3 nm附近太阳色球和光球线。采用交叉定标方式,将得到的太阳光谱与美国国立太阳天文台NSO傅里叶变换光谱仪获得的标准光谱在同等分辨率下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新研制的面阵傅里叶太阳光谱仪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性能及面阵傅里叶变换太阳光谱仪在太阳观测中的可行性。该研究为后续可见光宽波段面阵傅里叶太阳光谱仪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为“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后续从线源扩展到面源观测积累了宝贵经验。
朱晓明白先勇白先勇段帷林佳本段帷张志勇冯志伟邓元勇杨潇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光谱仪CMOS传感器
智能化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观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观测方法,包括开启日冕物质抛射观测系统,根据观测系统的参数实时采集获取图像数据,并存于内存中;获取差分图像,并判断是否有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发生,若有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发生则报警并调整观测...
林佳本郭娟邓元勇朱晓明曾真
宽波段傅里叶变换太阳光谱仪等光程差采样系统设计
2023年
太阳成像光谱探测是诊断太阳大气磁场和热力学参数的主要手段.傅里叶变换太阳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Solar Spectrometer, FTSS)具有宽波段的优势,是当前中红外高分辨率太阳光谱探测的最佳选择.FTSS通过采集目标辐射等光程差干涉图,反演获得光谱图,等光程差采样的间隔决定了反演光谱波长范围.因此从FTSS宽波段光谱观测对不同等光程差采样间隔需求出发,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技术,采用全数字分频、倍频方案,设计了一套宽波段FTSS等光程差采样系统.采用分布式余数补偿方法,有效解决了在参考激光干涉信号倍频过程中,输出采样信号在输出信号周期间误差累积问题,并降低了输出采样信号的误差及非均匀性;经功能仿真及实验测试,系统在200 Hz–50 kHz频率范围内,频率误差δ <0.04%,可有效满足FTSS的300 nm–25μm宽波段的光谱观测数据采集需求,为后续可见和红外波段FTSS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朱晓明白先勇白先勇段帷林佳本段帷邓元勇冯志伟张志勇杨潇
关键词:数字倍频
空间用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相位延迟测试系统的电子学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由于其调制速度快、重量轻、无运动部件等特点成为空间光学仪器中新的研究热点。然而,LCVR中的液晶属于高分子材料,其空间适应性有待考核验证。由于地面环境模拟试验无法同时还原太空中的所有参数,因此亟需研制一台符合卫星搭载要求的LCVR空间特性试验仪,来研究液晶器件在真实星载环境下的电光性能(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稳定性)。本文分析了LCVR延迟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LCVR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的电子学测量方案。首先使用“零点”标定法设计了高稳定度的LCVR驱动;然后使用变频误差控制法,实现了LCVR的高精度恒温控制。其中LCVR驱动稳定度达到99.3%,LCVR恒温精度最高达到(35±0.1)℃。在此基础上,对整机进行了力、热和电磁兼容试验,结果表明待测LCVR和电子学系统功能稳定,成功完成了LCVR这一首飞器件的空间光电测试系统在我国的首次研制,对液晶的空间化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黄威黄威林佳本张洋侯俊峰邓元勇张洋
关键词:液晶器件偏振调制
高精度恒温筒测温电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恒温筒测温电桥,包括有恒温筒,所述恒温筒外表面均匀设置螺纹槽,设置有螺纹槽的所述恒温筒构成均温层,所述螺纹槽内绕设有作为电桥的电阻丝,所述作为电桥的电阻丝与接线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阻丝设...
林佳本曾真于佳朱晓明孙文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