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迎春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汉代
  • 4篇简牍
  • 4篇汉简
  • 3篇秦汉
  • 2篇行政
  • 2篇居延
  • 2篇居延汉简
  • 2篇高校
  • 2篇辨析
  • 1篇东汉
  • 1篇行政事务
  • 1篇行政研究
  • 1篇幸福观
  • 1篇修行
  • 1篇悬泉汉简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政策
  • 1篇尹湾汉简
  • 1篇语义
  • 1篇御史

机构

  • 15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李迎春
  • 1篇张继刚
  • 1篇张连银
  • 1篇梁馨予

传媒

  • 3篇丝绸之路
  • 3篇石家庄学院学...
  • 2篇历史教学(下...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四川文物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包装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出土文献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代后备吏制度初探——以对“故吏”、“修行”、“学事”等称谓的考察为中心被引量:1
2011年
汉代文献中常见"故吏"、"修行"、"学事"等称谓,他们就是作为官僚系统后备力量的"备吏",其活动反映了后备吏制度在汉代的存在。西汉时,一些后备吏以知识和道德从事行政工作,既弥补了当时员吏的不足,也锻炼了从政技能,发挥了重要行政作用。东汉之后,随着国家对员吏数量的扩充,部分后备吏如"修行""、学事"等逐渐成为正式吏员。
李迎春
关键词:修行
汉代的“故吏”被引量:5
2008年
"故吏"一词在汉代有多种含义,以往学界多重视其"旧时属吏"的意义,而忽略其他含义。笔者利用文献和汉简材料,讨论了作为"前为官职者"的"故吏"在汉代的政治表现。认为他们虽已不是官吏,但凭借其行政技能,有时仍能参与行政事务。并指出这种"故吏"在汉代有相当多重新为吏的机会,已成为了一种任吏资格。
李迎春
关键词:行政事务
西北汉简符号文字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符号文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根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文化内涵以及流畅的线条与规整的写法,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众多参考借鉴与理念。本文以西北汉简的符号文字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历史性、艺术性及线条美,结合现代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特点与不足,揭示将西北汉简符号文字等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可行性及未来趋势。
金玉璞李迎春
汉代养老政策对当今老龄化社会的启迪——王杖简辨析
2023年
1959-1989年,甘肃武威陆续出土了关于汉代养老制度的《王杖十简》《王杖诏书令》以及王杖实物,是汉代养老资料的重大发现。本文首先通过先秦养老资料分析其养老尊老经验理念对汉代的影响,后以王杖简为中心,结合史传,分析出鸠杖自汉代起开始代表尊老的意象,且汉代的高年授王杖制度是普惠的,汉代政府对受王杖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上都给予优待。汉代养老政策对后世相关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对今日老龄化社会也有所启迪。
李佳宁李迎春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汉代“四夷服”镜铭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四夷服"镜铭是汉代镜铭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以七言为主的有"四夷服"字样或表达四夷来服含义的铜镜铭文。"四夷服"镜铭出现于王莽时期,兴盛于东汉时期,其出现、兴盛的原因分别与王莽时期的民族关系和东汉儒学有密切关系。"四夷服"镜铭的内容包含了汉代人希望四夷归服、国家太平,父母双亲长享昌乐、夫妻恩爱、子孙绵延不绝,寿如金石、富贵昌乐、官位尊显的幸福追求。汉代人的这种幸福观包含了国家、家庭、个人三个方面,是一种爱己、爱人、利天下观念的结合。
李迎春程帆娟
关键词:汉代铜镜镜铭幸福观
走马楼简牍所见“私学”身份探析被引量:3
2010年
’Sixue’ was frequently mentioned in Zoumalou bamboo slips but its statu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neither student and Confucians nor exiling populations who affiliated to others. ’Sixue’ is one type of governmental official and originated from the Xueli system (a system for being an official)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the Qin-Han periods,Sixue represented as lower rank official while it shifted to mean official who were in enforced services during the Sunwu period.
李迎春
关键词:私学
从出土简牍看如淳“三辅尤异”说之讹——兼谈汉代仕进制度中的两种“尤异”
2022年
《汉书》如淳注称西汉有"三辅尤异"之制。近世学者据此认为,与普通郡国相比,西汉三辅官员在秩禄、升迁前景、籍贯限制等方面享有特殊优待。其实,结合传世文献与汉简来看,"尤异"是对官员治绩的评语,指政绩卓异。具体来说,有两种形式:一是针对下级官吏追捕敌人功效而定的可以作为升迁依据的功劳等级,一是针对长吏"治行"的考核评价。后者至迟在两汉之际发展为针对长吏的"察举"之科。《汉书·张敞传》"比三辅尤异"中的"尤异"是就前者而言,与居延汉简ESC:97和3号简"吏比京兆尹四辅为尤异绝异"的规定一致,意为比照三辅下级官吏捕斩敌人的奖励待遇予以破格升迁。三辅在西汉是中二千石级别的卿级机构,并非地方行政机构,这决定了其官员在秩次、迁除、籍贯限制等方面不同于郡国官吏的差别。如淳注《汉书》有臆想成分,使用时需注意。
李迎春
关键词:汉代居延汉简尹湾汉简
讲好“简牍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简牍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2022年
历史教学天然蕴含有思政育人的元素,历史学专业各门课程应从各个角度参与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作为特色课程的“简牍学概论”课程,有的放矢、因课施策,发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政教学作用,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李迎春张继刚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文化自信简牍学特色课程
秦汉郡县属吏与长官关系考论——兼谈东汉“君臣之义”的政治实质与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秦汉时期,郡县属吏与长官的关系并非一直是"君臣"定位,而是经历了公而佐上、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和"君臣关系"等阶段。"君臣"定位形成于两汉之际。至东汉,随着国家豪族政策的调整而普及盛行。"君臣关系"的实质,是集权能力已下降的东汉朝廷与地方豪族的妥协。在"君臣"定位下,代表中央的守相令长以"君"的身份获得地方豪族支持,而地方豪族则以"称臣于君"为前提合法取得了地方行政权。"君臣"定位协调了各方政治力量的利益,起到了维系中央和地方豪族关系,进而维护统一的历史作用。
李迎春
公孙弘第二次贤良对策时间考被引量:4
2009年
关于公孙弘第二次贤良对策的时间,学界存在着以《汉纪》、《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元光五年说和以梁玉绳《史记志疑》为代表的元光元年说两种不同观点。文章认为班固是以元光五年为公孙弘第二次对策之年的,元光元年说错误。但由于《汉纪》、《资治通鉴》在利用史料时存在漏洞,无意中为本来无误的元光五年说制造了硬伤,而导致了后来以《史记志疑》为代表的错误的元光元年说的盛行。
李迎春
关键词:公孙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