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庆

作品数:1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小说
  • 3篇卫视
  • 3篇文学
  • 3篇媒介
  • 2篇怨恨
  • 2篇社会情绪
  • 2篇审美
  • 2篇农村小说
  • 2篇现当代
  • 2篇媒介建构
  • 2篇媒体
  • 2篇安徽卫视
  • 2篇雾霾
  • 1篇大众语
  • 1篇大众语言
  • 1篇代文
  • 1篇当代小说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发言
  • 1篇新闻发言人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安徽广播影视...

作者

  • 18篇王庆
  • 2篇李天钰
  • 2篇余红
  • 2篇吕艳

传媒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新闻世界
  • 2篇小说评论
  • 1篇艺术科技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青年记者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怨恨与媒介建构被引量:12
2015年
社会怨恨是当下我国典型社会心态,也是民情的重要表征。虽然社会怨恨情绪总是来源于个体,但仍然脱离不了个体所处的特定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特别是在高度媒介化时代,社会情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建构。当下我国是一种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旧媒体并存的媒介生态格局,媒介一方面呈现、扩散社会怨恨,一方面还通过意义的生产和转换建构社会怨恨情绪,从而形成社会怨恨情绪的新表征。新媒体在弥补传统媒体表达通路不足的同时,深度嵌入社会怨恨情绪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结构和流程中,与网民的情绪框架产生互动共鸣,深刻影响网民的认知、判断和行动倾向,是触发网络舆情事件的重要因素。
余红王庆
关键词:社会情绪怨恨
论当代乡村小说民俗书写的沉浮被引量:2
2008年
由于民俗的性质,前三十年乡村小说不重视民俗书写。小说中的民俗书写存在严重的局限,处于附丽的工具性的位置。新时期以来,大量民俗进入创作领域,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充分展示。民俗书写对主流意识形态、实利主义现代文化、理性文化、汉族中心文化构成了文化挑战,在乡村小说现实主义的深化、浪漫主义的恢复,特别是现代主义的形成方面发挥了强大的审美功能。
王庆
关键词:民俗书写文化挑战审美功能
媒介建构视野中社会怨恨情绪的传播被引量:2
2014年
在风险社会中,社会怨恨情绪是重.要的社会情绪之一,更是重要的民情。社会怨恨情绪的产生根源于个体,形成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中,同时也是媒介建构的结果。一方面,媒介系统传播呈现社会怨恨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强大的自我生产与自我扬弃的指涉功能建构社会怨恨情绪,形成社会怨恨情绪新的表征。
王庆
关键词:风险社会社会情绪媒介系统怨恨社会制度自我扬弃
论现当代农村小说的“安土意识”
2002年
现当代农村小说在清除安土意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彻底性 ,一方面它不断地清理着农民的安土意识 ,另一方面又受到深层次安土意识的制约。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王庆
关键词:农村小说
“现代中国文学的中国古代文学资源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2年
王庆
关键词: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中国文学
余华小说的寓言叙事
2017年
余华的许多小说都被人们当作寓言来解读,即便是那些颇有现实色彩的作品也被评论者指出具有强烈的寓言性。"寓言"这个词,无论从古老的伊索寓言的层面上还是从本雅明所说的现代层面上考查,它都有共同的特点:从具象升华到抽象,用形象来负载或暗示难以直接言说的意旨,其理性认知功能胜过生活再现功能。它言此意彼,追求象外之义,其表层故事和第二层的真实意图之间的联系是隐曲的、含蓄的,而且其物象之外的意义,往往有深远的文化哲理意味。
王庆
关键词:寓言叙事余华小说伊索寓言哲理意味寓言性评论者
安徽卫视品牌传播策略探析
2013年
安徽卫视品牌传播从早期的单一的品牌战略发展到后来的品牌整合营销,品牌定位更加精准与明晰,品牌传播形象不断完善,品牌核心价值不断聚合与提升。但是,目前安徽卫视品牌传播面临发展瓶颈,站在转型、提升和一路衰退的十字路口。通过梳理品牌传播发展历程,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和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其品牌传播策略提升品牌传播力。
王庆吕艳
关键词:安徽卫视
论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公德”追求及现代性
2005年
作为特定时代的文学,新的道德是十七年文学的关注重点之一。在一个被人们认为是全新的时代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行为的规范和个人的内在品质.必然也要发生巨大的改变。那个时代的文学非常热衷于表现和倡扬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农村小说因其书写对象的特殊性,在这一问题上倾注了更多的笔力,特别集中在“公德”问题上。这一文学现象所蕴涵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思。
王庆
关键词:农村小说十七年文学文学现象别集公德
戴着镣铐也要跳好舞——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思考
2011年
近年来,引发争议的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层出不穷,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政治和社会成本。"7·23"特别重大动车事故后铁道部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将我国饱受争议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又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显然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仅是站在台前的新闻发言人个体素质需要加强,政府机构和部门的新闻发言制度亟待改革、与之相关的舆论环境、组织环境和政治生态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李天钰王庆
关键词:公共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职业化
雪漠的文学超越
2016年
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性活动,它的超越性来自于人的特殊需求。人之为人是不幸的,因为只有人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和不完美,然而人又渴望达到无限完善。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超越性是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生存"与"超越存在"密切相关,"生存"意味着对生命最真实的把握,对真实而完整的自我的获得。人只有同那无限的神圣存在相联系,才能破除有限的绳缚,才能得到现实行为的依据,才能得到自由、尊严和价值。
王庆
关键词:生存哲学审美活动雅斯贝斯新写实小说主体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