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杰 作品数:8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暗纹东方鲀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长性状微卫星标记筛选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属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近海暖温水性底层鱼类,有海淡水生殖洄游习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海、黄海和渤海区域,是一种经济和营养价值很高的水产品。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暗纹东方... 邹杰关键词:暗纹东方鲀 微卫星标记 生长性状 文献传递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41 2013年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红鳍东方鲀表型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体周长1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33)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28.41%)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全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369)较大,间接作用(0.259)最小;体高、尾柄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228,0.145)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周长1的间接作用(0.363,0.296)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复相关指数R2=0.950,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体周长1、体高、尾柄高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2154.095+42.072x1+33.936x2+72.687x3+50.538x4。 王新安 马爱军 庄志猛 李伟业 岳亮 邹杰 王婷关键词:红鳍东方鲀 形态性状 体重 通径分析 鱼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3年 我国海淡水鱼类近5 000种,其中海水鱼约占三分之二,淡水鱼约占三分之一,鱼类养殖种类数由60年代的十多种增加到目前的百种左右,养殖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建立先进的鱼类育种技术体系和育种研究创新平台、提高鱼类遗传育种的效果和种苗质量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鱼类遗传育种的技术及其当前的发展动态,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概况,探讨了鱼类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鱼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邹杰 马爱军 王新安 王婷关键词:鱼类 育种 鱼类抗逆性状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3年 近20年来,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排名世界第一,一跃成为世界渔业大国[1]。渔业生产总量已初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数量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仅满足于数量上,对其品质的追求也日趋强烈。然而,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由于科研经费缺口大,高级科研人才匮乏,技术设备等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缓慢,中国在水产养殖鱼类科研领域的研究基础相对滞后,科研方法明显落后于畜牧和植物等其他研究领域;其次,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仍以粗放化管理为主,在经营过程中,生产效率低、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实施严格的亲鱼管理计划等原因导致水产养殖业病害频发、品种的抗逆性较弱等问题日趋严重。这已成为制约鱼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郭建丽 马爱军 田岳强 黄智慧 王婷 王广宁 岳亮 邹杰关键词:养殖鱼类 抗逆性 性状选育 水产养殖业 渔业生产 暗纹东方鲀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筛选 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筛选与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作者采用SSR结合BSA技术对同龄孵化群体的同池养殖暗纹东方鲀生长差异性状标记进行筛选。利用85对微卫星引物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快、慢各30尾个体构建的两个基因池进行分析,共筛选到14个差异位点。然后分析这14个差异微卫星位点在这60个暗纹东方鲀个体中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位点TOP03、TOG01、fms15、fms75与生长性状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fms89与生长性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用另外30个个体(生长快慢各15个)进行验证实验后,结果只有位点fms15、fms75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1和–0.384。这两个微卫星位点对于暗纹东方鲀生长性状有显著效应,为开展暗纹东方鲀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标记。 马爱军 邹杰 孙建华 王婷 王广宁 崔文晓 王新安 刘大勇 郭正龙关键词:生长性状 微卫星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3个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3个暗纹东方鲀养殖群体,采用21对微卫星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成功扩增出具有一定多态性片段的微卫星位点共19个。共得到125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等位基因数为3-11,平均值为6.5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7.8,平均值为4.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156-1.00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99-0.87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3-0.858。广州、上海、江苏3个群体的PIC由小到大依次为0.588、0.633、0.655,三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分别为0.048、0.062、0.076,平均值为0.081,表明三群体间发生了小程度的遗传分化。三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UPGAM分析显示,广州和上海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0.351),广州和江苏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0.204),聚类分析显示,广州群体和江苏群体聚为一类,上海群体为一类。研究结果基本符合养殖群体的养殖环境,也表明3个养殖群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特别是江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作为选育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潜力。 邹杰 马爱军 赵艳飞 何伟国 王婷 岳亮 刘大勇 郭正龙关键词:暗纹东方鲀 养殖群体 微卫星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选育家系构建与早期标准化培育 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受精技术,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选育家系的构建与标准化培育技术进行研究。按照1雄配2雌的原则,选取养殖、野生和日本3个群体的红鳍东方鲀进行定向交配,并对红鳍东方鲀早期阶段苗种进行了环境标准化和一、二、三、四级数量标准化培育。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亲鱼产卵量大,对构建父系半同胞家系十分有利;从4次数量标准化看,每次各家系内鱼苗数量都较为集中,各阶段各家系的成活率也较高,但存在部分家系间数量差异显著;经过4次数量标准化,成功构建22个父系半同胞家系,48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对早期阶段家系构建和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拟解决方法,为大规模建立红鳍东方鲀家系提供参照。 李伟业 马爱军 王新安 孟雪松 刘忠强 刘圣聪 邹杰 岳亮 张涛 熊再峰关键词:红鳍东方鲀 选育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微卫星序列的开发与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FIASCO(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法和标记初步筛选法,进行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微卫星标记开发的研究,分析了大菱鲆基因组中微卫星DNA序列的特征,并进行了拟作图标记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FIASCO法的富集效率为78.56%,二次筛选出655个阳性克隆,测序后经分析有469条含有微卫星位点的单一序列,共得到597个微卫星位点。其中完美型占51.76%,非完美型占34.67%,复合型占13.57%;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在3—96次之间,平均重复数为13.39次;重复单元类别最多的是(CA/GT)n,占77.6%。利用Primer Premier 5.0共设计413对引物,其中有360对能够得到稳定表达的产物;再经标记初筛试验得知,183对引物(50.8%)的PCR产物有多态性,其中110个微卫星位点(30.6%)符合遗传连锁图谱作图标准。 李猛 马爱军 岳亮 邹杰 王广宁 田岳强 马本贺 夏丹丹关键词:大菱鲆 微卫星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