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锋
- 作品数:46 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偏瘫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刘黎明任亚锋
- 关键词:偏瘫痉挛
- 针刺联合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科学依据
- 2025年
- 背景:脊髓损伤是由创伤性或非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损伤节段以下严重功能障碍。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被认为在调控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抑制胶质瘢痕的过度增生以及促进神经再生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潜力。目的:综述并讨论针刺及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在抑制脊髓损伤诱导的继发性损伤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深入探讨其治疗脊髓损伤的科学依据。方法:以“脊髓损伤,针刺,神经干细胞,SDF-1α/CXCR4轴”为中文检索词,以“Spinal cord injury,acupuncture,neural stem cells,SDF-1α/CXCR4 axis”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Elsevier、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最终纳入96篇文献,汇总分析了针刺联合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这一联合疗法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相关机制。结果与结论: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derived factor 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轴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信号传导机制不仅影响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更是决定干细胞归巢至损伤部位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该轴线的调控,对于提升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②针刺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调控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微循环、减少神经胶质瘢痕形成以及对抗氧化应激等多种途径,有效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③针刺还能够影响SDF-1α/CXCR4轴的表达与功能,从而增强神经干细胞的归巢和存活能力,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④结合针刺与干细胞移植的疗法,是一种创新且较好的脊髓损伤治疗策略,适用于修复神经环路,它结合了传统中医的智慧与现代生物技术的优势,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
- 黄晓萌张芝兰尚文雅黄靖韦慧麟李冰任亚锋
- 关键词:针刺脊髓损伤继发性损伤
- 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方式探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临床先导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64名河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康复治疗本科班学生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同一名教师分别给两组同学授课,观察组给予临床先导教学法授课,对照组给予传统讲授方法。结果:在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法的主观评价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先导教学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在中医院校康复医学的教学运用过程中有固有优势。
- 任亚锋刘承梅白艳杰张朝霞
- 关键词:中医院校康复医学教学方法
- 手指点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及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观察手指点穴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患者上肢痉挛及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且未给予抗痉挛的药物;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手指点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第1次手指点穴结束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上肢部分(FMA)评分及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表面肌电的平均积分肌电值(iEMG)测试,观察手指点穴的即刻效应.且在治疗1个月后,2组再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测试,观察手指点穴的持续疗效.结果 第1次手指点穴后,实验组FMA评分(12.63±4.64)高于组内治疗前(12.13±4.88)(P<0.05),肱二头肌iEMG(41.64±9.22)、桡侧腕屈肌iEMG(37.06±7.02)均低于组内治疗前(43.67±9.56)、(39.17±7.56)(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FMA评分(25.17±5.93)、肱二头肌iEMG(34.42±7.55)、桡侧腕屈肌iEMG(30.63±5.54)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手指点穴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即刻效应较好;手指点穴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明显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效果要优于单纯的常规康复治疗.
- 杨年煜任亚锋王磊张伟冯晓东
- 关键词:手指点穴脑卒中痉挛表面肌电
- 一种手腕康复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腕康复器,可有效解决手腕康复训练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手掌固定板,手掌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五个手指的指套,手掌固定板的尾部(佩戴时与手腕正对的一端)经弹性材料制成的连接带与手腕固定板连接在...
- 王静冯晓东刘承梅任亚锋王磊
- 文献传递
- 近十年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当前,临床治疗SCI主要包括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和手术减压等,但均存在副作用大、疗效欠佳等缺点,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直是医学界探究的焦点。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疗法是指在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气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已有研究显示,HBO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促进SCI患者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因此,本文对近十年HBO治疗SCI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常文涛吴明莉任亚锋刘承梅胡延超张振华冯晓东
- 关键词:下肢运动手术减压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加味温胆汤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65例被引量:2
- 2005年
- 任亚锋
- 关键词:颈性眩晕加味温胆汤针刺盐酸氟桂嗪肠溶阿司匹林
- 针刺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针刺可有效干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主要是通过介导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细胞间信号通路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cAMP/蛋白质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嘌呤能受体等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针刺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信号通路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但仍需关注以下方面:实验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信号分子或信号通路,各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针刺穴位、干预方法及参数选择缺乏统一标准,亟需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针刺通过干预MAPK信号通路、抑制脊髓组织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膀胱逼尿肌细胞收缩能力这一机制有待加强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虽研究已证实针刺能够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但仍缺乏对相关通路上下游信号分子及其他相关转录蛋白的基因表达检测,且针刺改善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与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具体关系有待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3等蛋白信号分子可作为今后针刺干预脊髓损伤后膀胱逼尿肌功能研究新的探索领域;五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等均可能是影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运动与感觉功能的重要分子机制,可作为今后临床研究新的干预靶点。
- 韦慧麟任亚锋白俊敏王永福牛秋妍陈净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针刺信号通路
- 耳针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 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耳针配合间歇导尿法(IC)对脊髓损伤(SCI)后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SD)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耳针配合IC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IC治疗,治疗4周,检测最大膀胱容积(MBC)、残余尿量(RU)、最大尿道压(MUP)、充盈期逼尿肌压力(Pdet.max)、排尿开始和最大尿流率时括约肌肌电图电势比值的常用对数(TL值)、双肾最大肾盂分离宽度、尿中白细胞数、中医证候积分、膀胱平衡状态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UP、Pdet.max、TL值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RU、双肾最大肾盂分离宽度、膀胱功能平衡状态、尿中白细胞数及疗效评价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除尿中白细胞数外,其余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耳针配合IC可使DSD患者改善部分尿动力学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调整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从而改善逼尿肌-膀胱外括约肌协同性,缓解症状,治疗肾积水。
- 任亚锋冯晓东白俊敏孙伟娟牛秋妍
- 关键词:脊髓损伤耳针间歇导尿疗效
- 电针和艾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差异: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比较电针和艾灸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艾灸组和间歇导尿组,每组40例。间歇导尿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间歇导尿,电针组和艾灸组在间歇导尿组基础上分别给予电针(断续波,频率1.3~1.6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和艾灸治疗,均穴取中极、关元,双侧足三里、阴陵泉、八髎穴,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最大膀胱容积(MBC)、残余尿量(RUV)、充盈期逼尿肌压力(Pdet)、膀胱顺应性(BC)、双肾最大肾盂分离宽度、尿白细胞数、中医证候积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记录治疗后各组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患者例数,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电针组和艾灸组MBC、Pdet、BC、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RUV、双肾最大肾盂分离宽度、尿白细胞数、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1);间歇导尿组MBC、RUV、双肾最大肾盂分离宽度、尿白细胞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BC、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电针组和艾灸组MBC、Pdet、BC、WHOQOLBREF评分高于间歇导尿组(P<0.05),RUV、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间歇导尿组(P<0.05);艾灸组MBC、Pdet高于电针组(P<0.05),电针组RUV、双肾最大肾盂分离宽度、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艾灸组(P<0.05)。电针组和艾灸组治疗后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患者例数多于间歇导尿组(P<0.05)。电针组愈显率为85.0%(34/40),艾灸组愈显率为82.5%(33/40),均高于间歇导尿组的65.0%(26/40,P<0.05),电针组和艾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艾灸均能有效改善SCI后NB患者膀胱功能状态,电针在减少残余尿量、减轻尿道括约肌过度活动、缓解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更佳,艾灸则在增加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建立逼尿肌反射方面疗效更佳。
- 韦慧麟任亚锋张芝兰黄晓萌李冰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癃闭电针尿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