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婷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炎
  • 8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5篇纤维化
  • 5篇慢性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血清
  • 3篇阴性
  • 3篇载量
  • 3篇纤维化分期
  • 3篇肝纤维化
  • 3篇HBEAG阴...
  • 3篇表面抗原
  • 3篇病毒
  • 3篇病毒载量
  • 2篇血清学
  • 2篇炎症
  • 2篇乙型肝炎表面...
  • 2篇抗-HEV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作者

  • 11篇刘婷
  • 9篇柯伟民
  • 5篇吴泽倩
  • 5篇高志良
  • 4篇闵筱辉
  • 3篇张立伐
  • 2篇邬喆斌
  • 2篇谭雷
  • 2篇赖菁
  • 1篇李学俊
  • 1篇邓子德
  • 1篇区正红
  • 1篇吴元凯
  • 1篇周清霞
  • 1篇刘静
  • 1篇李向永
  • 1篇曹红
  • 1篇谢仕斌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甲~非丙型急性肝炎抗-HEV lgM,lgG的血清学模式及其动态变化
目的:弄清非甲~非丙型急性肝炎中抗-HEV IgM和抗-HEV IgG的血清学模式和各种模式的动力学。方法:由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用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开放读区2和3重组多肽抗原检测472例非甲~非丙型急性肝炎病人血清的抗-H...
刘婷柯伟民张立伐闵晓辉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肝实质细胞体积所分摊的HBsAg表达变化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肝纤维化s1、S2、s3和s4期,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所分摊HBsAg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8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s1、S2、s3和s4期血清HBsAg的水平,进一步用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并且两两比较肝纤维化S1、S2、S3和s4期血清HBsAg的水平。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组间用两两比较,采用ANOVA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肝纤维化S1、S2、S3和s4期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227.2±237.7)IU/ml、(211.0±131.4)IU/ml、(300.2±144.6)IU/ml和(278.7±148.8)IU/ml,四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进行分摊,在肝纤维化S1、S2、s3和s4期的HBsAg水平分别为(343.9±359.8)IU/ml、(336.4±209.5)IU/ml、(508.7±245.1)IU/ml和(525.2±274.8)IU/ml,四组两两比较,F=3.045,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1与s3、s1与s4、s2与s3和s2与s4比较,P值分别为0.041、0.046、0.028和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中,随着肝纤维化从s1期向s4期进展,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所分摊的HBsAg表达逐渐增强。
邬喆斌曹红刘婷吴泽倩柯伟民高志良
关键词:肝炎乙型
非甲~非丙型急性肝炎抗-HEVIgM、IgG的血清学规律
2010年
目的探讨非甲~非丙型急性肝炎中抗-HEVIgM和抗-HEVIgG的血清学规律。方法由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用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开放读区2和3重组多肽抗原检测472例非甲~非丙型急性肝炎病人血清的抗-HEVIgM、IgG。结果出现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应答的病人有80.51%(380/472),抗-HEVIgM和IgG均阴性占19.49%(92/472)。在380例有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应答的病人中,抗-HEVIgM和IgG均阳性占57.11%(217/380);仅抗-HEVIgG阳性占31.84%(121/380);仅抗-HEVIgM阳性占8.95%(34/380);抗-HEVIgM阴性仅出现抗-HEVIgG从阴性转阳性占2.11%(8/380)。结论用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开放读区2和3重组多肽抗原检测抗-HEVIgM、IgG存在4种阳性模式,抗体反应的敏感性有待提高。
刘婷赖菁李学俊柯伟民闵筱辉
胸腺肽治疗低病毒载量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低病毒载量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5例HBV DNA阳性但小于104copies/ml、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入胸腺肽组(n=41)和对照组(n=44),观察两组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 DNA阴转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治疗12、24周时,胸腺肽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3.9%(18/41)和61.0%(2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9%(7/44)和15.9%(7/44)(P<0.05)。停药24周后,胸腺肽组HBV DNA阴转率仍保持在48.8%(20/41),优于对照组的11.4%(5/44)(P<0.05)。治疗过程中,胸腺肽组的ALT水平在治疗24周以及停药后24周分别为(28.3±9.6)U/L和(31.7±10.5)U/L,低于对照组的(39.3±11.2)U/L和(40.1±10.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肠溶片治疗低病毒载量的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可取得较高的HBV DNA阴转率,改善肝功能,同时也能明显降低该类患者对长期抗病毒治疗的需要。
闵筱辉刘婷张立伐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胸腺肽HBEAG阴性
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免疫逃逸期肝纤维化Ⅰ~Ⅳ期HBsAg水平的动力学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免疫逃逸期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血清HBsAg水平以及用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的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血清HBsAg水平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和两两比较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血清HBsAg的水平;并且,进一步用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并且两两比较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血清HBsAg的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6 482.86±2 725.05)COI/mL、(7 558.18±2 011.60)COI/mL、(6 212.00±2 483.61)COI/mL和(6 053.81±2 958.06)COI/mL,用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进行分摊,在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的HBsAg水平分别为(9 812.11±4 124.49)COI/mL、(12 050.66±3 207.26)COI/mL、(10 528.81±4 209.51)COI/mL和(11 409.36±5 574.93)COI/mL,无论分摊前和分摊后4期之间无明显差异(F分摊前=1.244,P=0.307和F分摊后=0.862,P=0.46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免疫逃逸期肝纤维化从Ⅰ期向Ⅳ期进展,即使在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的前提下,HBsAg表达仍然保持稳定的水平。
刘婷谢仕斌吴泽倩张立伐闵筱辉柯伟民高志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SAG水平
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初始治疗不同病毒载量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根据患者基线病毒载量的不同进行分层,比较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初始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年的疗效。方法 9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ADV和ETV,两组再根据基线病毒载量各分层为高病毒组(HBV DNA≥1×106copies/mL)和低病毒组(HBV DNA<1×106copies/mL),观察2年不同时期两组的乙肝病毒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病毒学耐药性。结果在低病毒组,两种药物不同时间点在病毒下降水平、ALT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ADV治疗96周的乙肝病毒检测不到率为92.9%,与ETV的100.0%相似(P=0.684),两组均未发现病毒耐药。而在高病毒组,ADV治疗4、12、24、48、72、96周的病毒下降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的ETV组(P<0.05),96周的乙肝病毒检测不到率仅为45.0%,也明显低于同期ETV组的84.2%(P<0.01);ADV治疗24、48、72、96周时ALT水平也均高于同期的ETV组(P<0.05),ALT复常率则呈相反的趋势(P<0.05)。ADV高病毒组治疗2年的病毒学耐药率为14.3%(3/21),而ETV组无耐药病例。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ADV治疗低病毒载量患者能够达到ETV相同的满意疗效,可以作为该类患者的一线药物;而当基线病毒载量≥1×106copies/mL,ADV的疗效明显低于ETV,耐药性也增加,不宜首选。
闵筱辉区正红刘婷张立伐
关键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在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以及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后的血清HBsAg水平在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动态变化情况. 方法 对14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两两比较肝组织炎症1、2、3和4级以及Ⅰ、Ⅱ、Ⅲ和Ⅳ期纤维化时血清HBsAg的水平以及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后的血清HBsAg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肝组织炎症1、2、3、4级时血清HBsAg水平(COI/ml)分别为6 036.4±2 729.4、6 704.6±2 457.5、6 332.2±2 409.0和6226.2±2 716.0,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摊前=0.564,P=0.640);但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后,肝组织炎症1、2、3、4级时的血清HBsAg水平(COI/ml)分别为9 174.8±4 142.0、10743.1±3950.3、11 078.0±4 230.0和11 540.5±5 058.8,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摊后=27.354,P< 0.01).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时血清HBsAg水平(COI/ml)分别为6 222.1±2 665.4、6 706.8±2 623.8、6 004.5±2 625.5和6 455.6±2 344.4,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摊前=0.768,P=0.513);但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后,肝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时血清HBsAg水平(COI/ml)分别为9 417.5±4 034.2、10 093.3±4 183.4、10 177.1±4 445.0和12 166.6±4 418.5,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摊后=57.077,P< 0.01).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后的血清HBsAg水平,而非血清HBsAg水平,随肝组织病理进展而不断增加.
吴泽倩谭雷刘婷李向永赖菁柯伟民高志良
关键词:肝纤维化分期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肝组织炎症与纤维化时期血清HBsAg含量的动力学特点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 B,CHB)自然病程中,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时,血清HBsAg含量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含量.各自两两比较在肝组织炎症分级1、2、3和4级的四级之间、肝组织纤维化分期Ⅰ、Ⅱ、Ⅲ和Ⅳ期的四期之间血清HBsAg的含量.结果:HBeAg阳性CHB患者的血清HBsAg含量,在肝组织炎症1、2、3和4级时分别为2998 COI/mL±2515 COI/mL、4064 COI/mL±2468 COI/mL、5513 COI/mL±2390 COI/mL和5736 COI/mL±1838 COI/mL;在肝组织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时分别为3159COI/mL±2577 COI/mL、4075 COI/mL±2149 COI/mL、5670 COI/mL±2189 COI/mL和5976 COI/mL±2128 COI/mL.血清HBsAg含量在肝组织炎症分级四级之间、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四期之间均存在差异(F=9.986,P<0.000和F=13.955,P<0.000).结论:HBeAg阳性CHB,其血清HBsAg含量随肝组织损伤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谭雷吴泽倩刘婷高志良柯伟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病理损伤肝组织炎症
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轻度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为了弄清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和两两比较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炎症分级1、2、3和4级和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结果肝组织炎症分级1、2、3和4级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4.42±1.80)、(10.49±13.72)、(88.42±140.63)和(142.23±317.12)μg/L,四级之间两两比较,肝组织炎症分级1与4级、2与3级和2与4期存在差异(分别P=0.034、0.049和0.005)。肝组织纤维化分期Ⅰ、Ⅱ、Ⅲ和Ⅳ期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11.31±18.07)、(7.93±5.24)、(72.91±133.31)和(149.46±296.39)μg/L,四期之间两两比较肝组织纤维化Ⅰ与Ⅳ期和Ⅱ与Ⅳ期存在差异,(P=0.007和0.003)。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轻度甲胎蛋白升高相关,提示肝组织重度炎症或/和肝组织纤维化发展至第Ⅳ期(早期肝硬化)时,肝细胞伴随有异型增生。
周清霞刘婷吴泽倩邬喆斌柯伟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甲胎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患者自然恢复和抗病毒过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动力学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患者自然恢复和短期抗病毒干预过程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HBsAg)动力学变化趋势。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接受恩替卡韦抗HBV治疗的39例患者为A组,未接受任何抗HBV治疗的22例患者为B组,分别在入院时(基线)、极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值最高时]、恢复期(出院前)计算MELD评分,并检测HBVDNA载量和HBsAg定量,分别比较两组之间疾病三个时期的MELD评分、HBVDNA载量和HBsAg定量;并且进行同一组内三个时期之间的两两比较。两组问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内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配对f检验的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力〈40)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A组入院时、极期、恢复期HBsAg定量分别为(3.68±0.45)log10COI,(3.84±0.19)log10COI和(3.69±0.58)log10COI;B组HBsAg定量分别为(3.59±0.54)tog10C01,(3.47±0.76)log10COI和(3.43±0.68)log10COLA组和B组之间疾病三个时期MELD评分、HBVDNA载量和HBsAg定量比较,除A组HBVDNA极期和恢复期水平低于B组外泸值均〈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护值均〉0.05)。抗HBV治疗组中,MELD评分于基线和极期均高于恢复期水平(P=0.000),但基线和极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HBVDNA载量自基线、极期至恢复期逐渐下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HBsAg定量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抗HBV治疗组中,MELD评分基线和极期均高于恢复期水平沪=0.000),但基线和极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HBVDNA载量基线和极期均高于恢复期水平护值分别为0.000和0.003),但基线和极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HBsAg定量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
刘静刘婷吴元凯柯伟民邓子德高志良
关键词:肝炎乙型病毒载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