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建
-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苯氧基环三磷腈及其PE-LLD共混物热分解反应的热重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与苯氧基环三磷腈(PCPZ)熔融共混,采用热重(TG)法及Freeman-Carroll法分析了PCPZ及PE-LLD/PCPZ共混物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PCPZ对PE-LLD的热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在PCPZ质量分数为0~10%内,随PCPZ含量的增加,PE-LLD/PCPZ共混物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起始失重温度(T0)、转化率(α)由0增至50%的温度(T50%)、热失重终止温度(Tf)、α由0增至100%的升温幅度(ΔTall)、最大热分解反应速率[(dα/dT)max]、最大热分解反应速率温度(Tmax)、最大热分解反应速率时的转化率(αmax)均下降。同时分别求解了PCPZ及不同PCPZ含量下PE-LLD/PCPZ共混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反应级数n、指前因子A),得到了PCPZ阻燃PE-LLD的机理。
- 孔祥建张之鹤陈红
- 关键词:热重分析动力学参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苯氧基环三磷腈
- 一种金属氢氧化物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氢氧化物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种金属氢氧化物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组成如下:金属氢氧化物:40~60,界面改性剂:0.1~5,聚烯烃:30~60,协同阻燃剂:0~10,抗氧剂:...
- 赵建青孔祥建刘述梅叶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过氧化物接枝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物接枝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羧酸与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酰卤;(2)将过氧化物加入到如步骤(1)所述的酰卤中,获得过氧化活性中间体;(3)将纤维素加入到如步骤(2)所述过氧化活性中...
- 孔祥建
- 文献传递
-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在有机溶剂中分散得到金属氢氧化物分散液;(2)将含磷单体、硅烷单体、含硼单体三种单体加入到如步骤(1)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分散液中...
- 赵建青孔祥建刘述梅叶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过氧化物接枝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物接枝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氧化物加入到多元酰卤中,反应获得过氧化活性中间体;(2)将聚苯乙烯、催化剂加入到如步骤(1)所述过氧化活性中间体中,反应得到过氧化物接枝聚苯乙...
- 孔祥建
- 文献传递
- 有机硅阻燃剂对金属氢氧化物阻燃LLDPE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将有机硅阻燃剂(org-Si)与金属氢氧化物(MAH)复配用于LLDPE的阻燃。研究表明,使用org-Si预处理MAH得MMAH,在org-Si及MAH相同用量的条件下,LLDPE/MMAH共混物比LLDPE/MAH/org-Si共混物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当总阻燃剂质量分数为50%时,org-Si质量分数为0.5%的LL-DPE/MMAH共混物LOI值、av-HRR值分别为30.2%、70.6 kW·m-2,相对于LLDPE/MAH共混物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2%、55%。
- 孔祥建刘述梅蒋智杰叶华赵建青
- 关键词:LLDPE阻燃金属氢氧化物有机硅阻燃剂
- 一种金属氢氧化物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氢氧化物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种金属氢氧化物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物的原料重量份组成如下:金属氢氧化物:40~60,界面改性剂:0.1~5,聚烯烃:30~60,协同阻燃剂:0~10,抗氧剂:...
- 赵建青孔祥建刘述梅叶华
- 文献传递
- TRIZ理论推广层面及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1
- 2010年
- 论述了如何在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三个群体中推广与应用TRIZ理论。在TRIZ理论推广与应用过程中,高等院校主要起到人才培养与创新理论再研究的作用,科研院所应用TRIZ理论拓展思维、寻求技术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并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而TRIZ理论的成功应用与否主要取决于其在企业中应用的实效。实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三个群体共同推广应用TRIZ理论,将是建设创新型四川乃至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 陈红孔祥建
- 关键词:TRIZ理论
- 一种瓷砖防污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瓷砖防污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瓷砖防污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搅拌作用下将甲基含氢硅油、氟硅油、氨基硅油与溶剂在10~60℃条件下混合,加入调节剂调节体系pH值为3~8,继续搅拌10~60分钟,即得本发明所述...
- 孔祥建
- 文献传递
- 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醇解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醇解条件对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醇解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仪、黏度计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醇解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固相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先增加后下降;醇解液的特性黏度[η]增加,紫外光透过率下降。固相完全消失后继续延长反应时间,醇解液的[η]变化不大。在实验条件下,多元醇醇解废PET的反应活性大小顺序为乙二醇>丙二醇>甘油。
- 孔祥建张之鹤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醇解聚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