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坤修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3篇桡骨缺损
  • 3篇骨缺损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纳米羟基磷灰...
  • 2篇骨组织
  • 2篇骨组织工程
  • 2篇复合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手术
  • 1篇手术修复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细菌
  • 1篇纤维细胞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宋坤修
  • 3篇何爱咏
  • 2篇谢求恩

传媒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bFGF与VEGF复合磷酸钙骨水泥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骨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36只家兔的双侧桡骨均建立1.0cm的骨缺损实验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于骨缺损部位植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CPC);B组植入复合bFGF的CPC,C组植入复合VEGF的CPC,D组植入联合应用bFGF和VEGF的CPC。分别于术后3,6,12周切取标本,通过X线摄片、骨密度测量、生物力学测试、组织形态学观察等手段,观察各个时期新骨形成的情况。结果:X线摄片显示12周时D组骨缺损完全修复,材料基本降解;B,C组骨缺损基本修复。骨密度测量显示术后12周时D组骨密度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生物力学测试(12周时)显示D组最大抗折载荷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12周时,编织骨改建为成熟的板层骨,D组中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以及骨小梁正常的排列结构重新恢复,B和C组则未见骨髓腔再通。结论:CPC/bFGF,CPC/VEGF和CPC/bFGF+VEGF3组复合物均能促进骨组织生长及加速骨缺损的修复;CPC/bFGF+VEGF复合物促进骨组织生长的能力明显优于CPC/bFGF和CPC/VEGF复合物,说明bF-GF与VEGF促进骨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谢求恩何爱咏宋坤修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缺损
骨科感染标本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了解骨科常见感染的细菌类型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感染病人702份分泌物标本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结果702份送检标本中316份分离培养出细菌,占45%,其中双重感染38例,占12%。分离出病原菌43种35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5株,占35.1%;革兰氏阴性菌221株,占62.1%;真菌10株,占2.8%。结论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谱发生改变且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尤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的药物敏感率显著下降,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宋坤修何爱咏
关键词:骨科细菌药敏试验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修复兔桡骨缺损被引量:17
2009年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替代材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促进血管生成最强的生长因子,加入到NHAC中使其缓慢释放,来说明其良好的骨组织修复能力。目的:探讨NHAC结合VEGF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10/2009-0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和胶原蛋白粉末按8∶2的比例调和制备NHAC人工骨。再将2μgVEGF与调和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混合固体粉末以1.8∶1的质量比调和制备NHAC/VEGF人工骨。每块人工骨含有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0.5g、胶原蛋白0.125g、VEGF150ng。方法:建立兔单侧桡骨1cm缺损动物模型36只,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空白组骨断端不做任何处理,NHAC组骨缺损端植入NHAC人工骨,NHAC/VEGF组骨缺损端植入NHAC/VEGF人工骨。主要观察指标:在术后2,4,8周,每组各取4只兔子通过大体观察、X射线片、病理组织切片以及骨密度测定等评价骨愈合的程度。结果:X射线摄片检查:在各个时间段,NHAC/VEGF组骨痂的生长量及骨缺损的修复程度均比NHAC组和空白组好,且NHAC组好于空白组。骨密度测定:术后各时间点的骨密度测定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组织学检查NHAC/VEGF组在胶原纤维、成骨细胞及骨小梁的生成情况方面好于NHAC组和空白组,且NHAC组好于空白组。结论:NHAC与VEGF复合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使骨细胞增生活跃,骨折愈合加快,可作为一种新型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
宋坤修何爱咏谢求恩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缺损骨组织工程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结合VEGF修复兔桡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人工骨/(NHAC/)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为骨缺损和骨不连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宋坤修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骨骨缺损手术修复骨组织工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