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鹤

作品数:44 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细胞
  • 9篇动脉硬化
  • 9篇辨证
  • 8篇动脉硬化闭塞
  • 8篇动脉硬化闭塞...
  • 8篇下肢动脉
  • 8篇内皮
  • 8篇活血
  • 8篇闭塞症
  • 7篇血管
  • 7篇血管内皮
  • 7篇证论治
  • 7篇中医
  • 7篇内皮细胞
  • 7篇解毒
  • 7篇辨证论治
  • 6篇血管内皮细胞
  • 6篇益气
  • 6篇证候

机构

  • 3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2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市鼓楼中...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煤炭工业总医...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作者

  • 43篇庞鹤
  • 21篇张凡帆
  • 14篇金潇
  • 13篇朱陵群
  • 10篇牛福玲
  • 10篇王硕仁
  • 8篇李光宗
  • 7篇杨宝钟
  • 6篇崔巍
  • 5篇余威
  • 4篇曹建春
  • 4篇袁拯忠
  • 4篇高永红
  • 4篇单泽松
  • 4篇尚宪荣
  • 3篇刘继前
  • 3篇李友山
  • 3篇郑硕
  • 3篇王吉亭
  • 3篇曹刚

传媒

  • 10篇北京中医药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2012年中...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素对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神经细胞SH-SY5Y缺氧/缺糖损伤时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丹参素15、30mg/L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分别培养2、4、6、12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损伤2h,模型组的线粒体活性和MM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并随缺氧/缺糖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越显著。而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百分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形态学观察也发现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随着缺氧/缺糖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坏死的细胞也增多。丹参素能显著提高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丹参素可抑制缺氧/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庞鹤朱陵群张文生王硕仁牛福玲崔巍
关键词:丹参素SH-SY5Y线粒体膜电位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益气活血法以脉络通瘀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0)的相关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健康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余分组采取高脂饲料喂养加维生素D_3(VD_3)灌胃的方法,建立ASO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脉络通瘀汤灌胃治疗。药物治疗4周,测定各分组大鼠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血管匀浆中内皮素(ET)含量并评价。结果与模型组对比,治疗组随给药剂量增加,血浆中ET、动脉血管匀浆中ET值均呈递减趋势,血浆中VEGF值呈递增趋势,LDL-C、GLU均下降至正常水平,各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该组方对ASO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保护、血脂血糖控制等有关。
曹刚庞鹤曹建春王新祥王硕仁吴圣贤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
庞鹤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经验被引量:2
2020年
介绍庞鹤教授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辨本病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血瘀、气郁,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行气解郁为法。其认为治疗本病时应综合认识"痹证"及"脱疽"的病因病机特点,"顾实"不"忘虚",整体辨证,随症加减,内服外用结合,辨证选用经方进行治疗,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获效满意。
林晶余威张凡帆庞鹤
关键词:雷诺氏综合征辨证论治名医经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评价指标分布的文献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疗效评价指标的分布规律,明确目前用于ASO疗效评价的症状条目、体征条目。方法总结近10年涉及下肢ASO临床观察的文献资料,对用于疗效评价的症状条目、体征条目进行频次分析。结果用于临床疗效观察的主要症状有间歇性跛行、患肢疼痛、患肢麻木、患肢静息痛等,体征主要涉及患肢皮温、溃疡、患肢皮色的变化描述,临床疗效评价的症状、体征条目分布较为集中。结论用于ASO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与用于临床辨证诊断的条目仍有较大区别。应结合临床实际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本病的、用于评价不同证型疗效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
余威张凡帆庞鹤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评价症状体征
血瘀证在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的证候分布特点研究
[目的]本课题主要是研究血瘀证在三种临床常见的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性疾病(闭塞性动脉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分布情况及相关临床特点,以论证血瘀证在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本研...
庞鹤王智耀张凡帆
关键词:血瘀证证候分布
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庞鹤朱陵群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胎鼠海马神经细胞细胞凋亡再灌注损伤
基于德尔菲法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依据重要性评估探讨
目的: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依据的重要性,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向全国30名专家发出调查问卷,通过描述统计、Kendall系数分析、权重系数计算,对局部症状、全身其他症状、舌象、脉象作...
庞鹤张凡帆高颖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德尔菲法中医证候辨证论治
文献传递
基于病络理论的健脾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脉络湿阻证中的主要作用。方法设计随机对照试验,选取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脉络湿阻证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口服消肿冲剂每日2次,每次1袋)、对照组32例(口服迈之灵片每日2次,每次300 mg),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血流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均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2.7%,观察组在下肢沉重(P=0.010)、酸胀(P=0.034)、疼痛(P=0.010)、乏力(P=0.024)等症状以及水肿程度(P=0.002)、胫骨前压痛(P=0.049)等体征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冲剂通过健脾利湿、活血通络,可以改善下肢脉络湿阻,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有较好临床疗效。
郑硕庞鹤刘继前曹建春尚宪荣陈朝晖
关键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健脾利湿活血通络
糖尿病足疗效评价指标的现代文献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探讨糖尿病足疗效评价指标的分布规律,明确目前用于糖尿病足疗效评价的症状、体征、检查指标。经过文献检索,纳入糖尿病足临床研究文献106篇,研究糖尿病足的疗效评价方法,对用于疗效评价的症状、体征、检查指标进行频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尚缺乏全面评价糖尿病疗效的量化标准。临床疗效评价常用的局部非溃疡症状指标主要有患肢疼痛、患肢麻木、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溃疡相关指标有溃疡面积减小或愈合、新鲜肉芽增多和分泌物减少,体征指标有患肢皮温改善、患肢皮色改善、动脉搏动改善和患肢水肿改善,检查指标有踝肱比、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糖生化。用于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与用于诊断的指标有区别,应结合临床实际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本病的、包含多维度指标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
余威庞鹤张凡帆
关键词:糖尿病足疗效评价
红景天苷对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神经细胞系SH-SY5Y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时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损伤2h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和坏死,分别为18.59%(P<0.01)和4.94%(P<0.01),形态学观察也发现SH-SY5Y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分别降低29.17%(P<0.01),38.80%(P<0.01),随着缺氧/缺糖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坏死的细胞也增多,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进一步下降;红景天苷能显著降低SH-SY5Y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缺氧/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庞鹤朱陵群张文生王硕仁牛福玲崔巍
关键词:红景天苷线粒体膜电位凋亡缺氧缺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