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毅

作品数:30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关节
  • 8篇置换术
  • 8篇关节置换
  • 7篇膝关节
  • 7篇膝关节置换
  • 7篇关节炎
  • 6篇全膝关节
  • 6篇全膝关节置换
  • 6篇膝关节置换术
  • 6篇假体
  • 5篇腰椎
  • 5篇术后
  • 5篇全膝关节置换...
  • 5篇髋关节
  • 5篇骨关节
  • 5篇骨关节炎
  • 4篇截骨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21篇北京积水潭医...
  • 9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九台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蒋毅
  • 16篇周一新
  • 9篇周乙雄
  • 7篇张洪
  • 4篇黄德勇
  • 4篇李为
  • 3篇邵宏翊
  • 3篇郭盛杰
  • 3篇徐辉
  • 3篇及松洁
  • 3篇张亮
  • 2篇袁帅
  • 2篇张春雨
  • 2篇杜心如
  • 2篇李健
  • 2篇陈新宇
  • 1篇刘忠军
  • 1篇吕明
  • 1篇周新华
  • 1篇祝斌

传媒

  • 7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老同志之友(...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髋臼周围截骨术结果的术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因素对髋臼周围截骨术结果的影响。[方法]2002~2006年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的56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共56髋,平均随访2.7年。定义髋臼周围截骨术后WOMAC疼痛评分在10分(中度疼痛)以上和(或)术后Tonnis分期显示骨关节炎有进展的患者为不满意组,其余为满意组。比较满意组和不满意组之间术前疼痛和影像学表现等评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56髋中,不满意组病例数为10髋。其余46髋为满意组。比较满意组和不满意组之间各术前评估指标见年龄、外侧CE角、前方CE角、臼顶倾斜角,无组间差异性,而WOMAC疼痛评分、Shenton’S线连续性、Tonnis分期有显著性差异。满意组术后和术前WOMA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满意组和不满意组之间CE角和臼顶倾斜角在术后没有差异性。[结论]髋臼周围截骨术可以有效地改善髋臼覆盖情况,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术前就较严重的患者,髋臼截骨术后结果不满意率较高。
蒋毅张洪刘忠军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髋臼周围截骨术
经皮脊柱内镜并发症分析-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 国内3家脊柱内镜中心6名医生回顾分析2012.1-2017.1近10000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结果 将脊柱内镜并发症分为“最严重”、“最常...
祝斌蒋毅马海军任大江闫明刘晓光
关键词:并发症多中心
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短期对照随访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短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接受后路腰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1例,采用CBT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12例,应用PS固定技术治疗的患者1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最短随访时间6个月,截止至末次随访,两组均未见螺钉松动、断钉等并发症。CBT螺钉固定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PS固定组(t=-2.096,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t=0.074,P>0.05)。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术后1周、6个月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术后1周时腰痛VAS评分CBT螺钉组明显低于PS固定组(u=39.5,P<0.05),而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需要减压融合时,选择CBT螺钉固定技术可与PS固定技术获得一样良好的临床疗效,且CBT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短期内腰痛更轻。
左如俊蒋毅袁帅
关键词:皮质骨螺钉椎弓根螺钉腰椎管狭窄症
应用羟基磷灰石喷涂解剖型股骨假体的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使用羟基磷灰石喷涂解剖型股骨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使用羟基磷灰石喷涂解剖型股骨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5例90髋进行中期随访,男49例61髋,女26例29髋;患者年龄42-68岁,平均58.4岁。以HaM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结果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与术前Harris评分、术后早期Haris评分之间的差异;拍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对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估。结果48例56髋获得随访,男29例35髋,女19例21髋;随访时间5-8年,平均7.2年。随访中无翻修病例。术前HaMs评分平均(28.2±6.3)分,术后早期(平均1年)平均(93.2±4.8)分,末次随访平均(91.6±4.5)分,优良率100%。末次随访HaM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早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出现大腿痛3例。X线片显示全部假体均获得稳定的骨长人,出现股骨近端局限性骨溶解2例、似体柄远端骨质硬化3例、假体周围间断透光线6例,无一例出现假体下沉和假体内外翻。结论羟基磷灰石喷涂解剖型股骨假体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满意,假体可以获得稳定的骨长入,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蒋毅周一新郭盛杰邵宏翊
关键词:髋假体羟基磷灰石类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硬及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带金属垫圈的Swanson可屈曲铰链式趾关节假体实施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手术共30例47趾,男11例16趾,女19例31趾;年龄33 ̄77岁,平均62.5岁;双侧15例31趾。类风湿性关节炎7趾,!僵硬5趾,!外翻畸形伴严重骨性关节炎21趾,第二跖骨头坏死6趾,跖趾关节陈旧性脱位6趾,!外翻术后2趾。第一跖趾关节33趾,第二跖趾关节11趾,第三跖趾关节2趾,第四跖趾关节1趾。2例患者(4趾),第一、二跖骨间角为19° ̄20°,平均为19.5°,同时行第一跖骨基底截骨,Biofix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另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趾),同时行第二至五跖骨头切除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跖趾关节百分评分系统,对疼痛、功能、客观体征进行评分。结果29例(46趾)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 ̄36个月,平均26.5个月。Maryland评分术前为55 ̄82分,平均72分;术后为67 ̄96分,平均91分。优41趾(89.13%),良2趾(4.35%),可2趾(4.35%),差1趾(2.17%),手术优良率为93.48%。术后发生伤口延迟愈合2趾,假体脱位1趾,反应性滑膜炎1趾。除假体脱位1趾采用手术取出假体外,其余3趾均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的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跖趾关节陈旧性脱位、!僵硬及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较好,优良率高。
李为周乙雄周一新蒋毅吴坚
关键词:跖趾关节关节成形术假体和植人物
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后倾角度的变化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测量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后倾角度,并与术前比较,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2001年,对38例(58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男8例(11膝),女30例(47膝);年龄41~65岁,平均55.2岁。采用Gieble槽式钢板内固定的闭合楔形截骨。截骨线位于胫骨结节上方,距关节面约2 cm。在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上测量胫骨后倾角度,即胫骨平台关节面与胫骨纵轴的垂直线的夹角;使用Insall-Salvati指数测量髌骨高度,即髌腱长度(从髌骨下极到胫骨结节)和髌骨长度(髌骨的最长径)的比值,并计算胫骨后倾角度和髌骨高度在手术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胫骨高位截骨术前胫骨后倾角度平均为9.4°±3.0°,术后平均为5.6°±2.6°,术后较术前平均减小3.8°±2.0°。手术前、后胫骨后倾角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Insall-Salvati比值术前平均为1.05±0.16,均大于0.8;术后平均为0.94±0.18,有7膝小于0.8;术后较术前平均减小0.15±0.10。手术前、后Insall-Salvati比值,即髌骨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胫骨后倾角度在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明显减小,可导致髌骨低位等一系列并发症,将对再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产生不良影响。
蒋毅周一新周乙雄张洪徐辉
关键词:术后胫骨高位截骨术髌骨胫骨结节
miRNA-140在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及功能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早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中miRNA-140的表达规律以及转染ds-miRNA-140对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兔OA模型,获得正常软骨细胞(A组)和4周(B组)、8周(C组)OA软骨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miRNA-140相对表达量以及Ⅱ型胶原蛋白(Col2a1)和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情况。各组软骨细胞转染ds-miRNA-140后,观察细胞Col2a1、MMP-13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C组软骨细胞miRNA-140的表达和A组相比分别下降到63%和57%(P<0.01),而B组和C组软骨细胞miRNA-1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细胞Col2a1mRNA的表达和A组相比分别减少了52%和63%(P<0.01),B、C两组软骨细胞MMP-13mRNA的表达和A组相比分别升高了3.01倍和4.15倍(P<0.01)。转染ds-miRNA-140后,B、C两组细胞Col2a1mRNA的表达分别增加了60%和127%(P<0.01),B、C两组MMP-13mRNA的表达在转染后是转染前的54.53%和42.61%(P<0.01)。Col2a1和MMP-1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mRNA一致。结论 OA早期关节软骨miRNA-140的表达显著减少;转染ds-miRNA-140可增加软骨细胞Col2a1表达,同时降低MMP-13的表达。
周新华王敏姬颜辉蒋毅刘庆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全膝关节置换术被引量:2
2015年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及其继发的膝关节不稳定可以导致关节软骨磨损以及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提前发生[1,2],据估计,美国每年发生的ACL损伤病例可超过20万例[3]。某项针对单纯ACL损伤患者平均35年的随访研究提示,
张亮蒋毅周一新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不稳定软骨磨损损伤病例ACL
胫骨高位截骨对胫骨近端解剖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测量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近端解剖形态,并与术前比较,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2005年,35例(59膝)因膝关节内侧室骨性关节炎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的完整影像学资料,在术前、术后标准正侧位X线片中测量:胫骨角;胫骨后倾角度;胫骨近端关节面外移;关节线高度。所得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胫骨角术前平均为99.1°±4.3°,术后平均为91.1°±3.8°;胫骨后倾角度术前平均为8.9°±2.6°,术后平均为5.0°±2.3°;胫骨近端关节面外移术前平均为(46.2±3.6)%,术后平均为(53.1±3.9)%;关节线高度术前平均(41.2±3.6)mm。术后平均(38.0±3.2)mm。手术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胫骨近端解剖形态在胫骨高位截骨术后会发生明显变化,如胫骨角变小,后倾角度变小,胫骨近端关节面外移,关节线高度相对下降等,将对转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产生不良影响。
蒋毅周一新黄德勇周乙雄
关键词:胫骨截骨术骨性关节炎
钽金属骨小梁臼杯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髋关节翻修术中严重骨缺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钽金属骨小梁臼杯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技术治疗髋臼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2年10月采用钽金属骨小梁臼杯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44例(44髋)因髋臼无菌性松动或感染后二期翻修合并严重骨缺损和髋臼严重骨溶解的患者,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5岁(34-78岁)。全部患者均采用组配式钽金属臼杯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重建髋臼骨缺损,其中15例(34%)髋关节的臼杯宿主骨覆盖率不足70%。临床结果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评价。影像学结果依据术后系列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53.4个月(30-84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20.3分(8-36分)提高至术后最后一次随访的83.8分(39-98分)(P〈0.001)。末次随访时原有3髋的臼杯周围放射性透亮带持续存在,但并无扩大趋势,无新发放射性透亮带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坐骨神经损伤1例、大粗隆不愈合1例。未发现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结论]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钽金属臼杯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髋臼骨缺损技术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令人满意,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黄德勇张亮蒋毅徐辉李为李玉军周一新
关键词:翻修同种异体骨植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