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建平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荧光
  • 4篇光谱
  • 4篇发光
  • 3篇荧光猝灭
  • 3篇配合物
  • 3篇猝灭
  • 3篇活性剂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电子转移
  • 2篇吡啶
  • 2篇稀土
  • 2篇细胞
  • 2篇相互作用
  • 2篇络合物
  • 2篇激光
  • 2篇甲酸
  • 2篇
  • 1篇蛋白
  • 1篇电子转移速率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河北师范学院

作者

  • 20篇叶建平
  • 7篇虞群
  • 2篇秦利
  • 2篇石士考
  • 2篇白凤莲
  • 2篇樊琳
  • 2篇王令萱
  • 1篇姜永才
  • 1篇林克椿
  • 1篇宫慧丽
  • 1篇庞素珍
  • 1篇范国志
  • 1篇黄延章
  • 1篇李晓苇
  • 1篇范闪闪
  • 1篇乐加昌
  • 1篇王维钦
  • 1篇艾希成
  • 1篇陈尚贤
  • 1篇孟涛

传媒

  • 4篇化学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感光科学与光...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G...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啶羧酸铕(Ⅲ)配合物发光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0
1991年
本文应用红外、紫外吸收光谱、稳态和时间分辨的荧光光谱研究了四种吡啶羧酸与铕离子配合后配合物的发光性能;探讨了配位体结构,以及溶剂、pH值对发光强度和寿命的影响。
叶建平秦利杨晓萍寿涵森
关键词:吡啶羧酸配合物发光
水杨酸酯-铽络合物的发光及其向铕离子的能量传递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应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技术探讨了稀土离子铽与水杨酸甲酯,苯酯所形成络合物的发光特性,它们向铕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pH值对络合物的发光和能量传递的影响。络合物的发光比络合前铽离子的发光增强了几至十几倍;介质的pH变化影响到络合物的发光强度和能量传递效率,中性介质(pH:6~8)下的量传递效率最高。
叶建平虞群曹红寿涵森
关键词:水杨酸酯铽络合物发光铕离子
细胞色素C和含心磷脂的人工脂膜相互作用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告以芘为荧光探剂,研究细胞色素C和含心磷脂的人工脂膜的相互作用。1.由于芘和细胞色素C的血红素团之间的能量转移,细胞色素C与心磷脂结合引起芘的单体荧光发射峰(395nm)强度下降。这种淬灭效应受脂膜的相行为影响,在液晶相时淬灭效应小于凝胶相;2.氧化态细胞色素C与还原态相比,对心磷脂结合的视和度稍高;3.在以芘的激发二聚体荧光峰(475nm)强度与单体荧光峰强度之比做为脂膜流动性的指标,发现还原态细胞色素C与含心磷脂脂膜结合后引起流动性增加的效应高于氧化态的结合。
程伯基董玉枝乔玉兰林克椿虞群叶建平寿涵森
关键词:细胞色素C心磷脂
表面活性剂溶液预胶束的形成及其聚集数的测定被引量:8
1992年
本工作利用不同荧光探针研究了SLS溶液中预胶束的形成,并采用动态和稳态的荧光衰变和猝灭的方法对SLS预胶束的分子聚集数N作了测定.还研究了在大于cpc条件下不同SLS浓度时、芘荧光精细结构中I_1/I_3的比值.提出在预胶束形成后,随SLS浓度变化,预胶束的结构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姜永才叶建平吴世康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菁染料增感溴化银体系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
2007年
利用皮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技术检测了3种不同染料在立方体和T-颗粒溴化银上吸附后形成聚集体的荧光光谱,分析了不同染料在不同浓度下对染料聚集体到溴化银导带的超快电子转移过程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增感效率的影响关系,并探讨了增感过程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荧光衰减的动力学曲线与双指数函数拟合得相当好,存在一快一慢衰减成分,快衰减成分占拟合较大比例,认为其源于与荧光衰减相竞争的从激发态染料聚集体到AgBr导带的电子转移.光致电子转移的速率及增感效率随着染料相对浓度的变化而改变,不同染料增感的乳剂,其变化趋势不同.
杨少鹏范闪闪李春雷范国志孟涛李晓苇傅广生艾希成赵晓辉叶建平王令萱
关键词:光谱增感菁染料电子转移速率条纹相机溴化银
竹红菌乙素对人红细胞膜蛋白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利用人红细胞膜蛋白内源荧光(主要指色氨酸),经加入不同的竹红菌乙素之后,引起了荧光猝灭现象,根据荧光猝灭原理分别从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稳态变温实验和瞬态荧光等技术分析了上述的猝灭过程,实验证明:该猝灭是以动态碰撞过程为主要作用机理,据此作者提出了乙素可以用于生物膜体系的蛋白质荧光猝灭剂的理由。
乐加昌秦静芬孙继山庞素珍叶建平
关键词:红细胞膜蛋白竹红菌乙素
醇对水中DDAHPS分子聚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分别用稳态荧光猝灭技术和时间分辨荧光方法研究醇对两性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羟基磺化甜菜碱 ,DDAHPS)在水中聚集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4.0 0× 1 0 - 2 mol·L- 1DDAHPS水溶液中 ,随着正丁醇浓度的逐渐增大 ,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数 (N)逐渐降低 .恒定醇的浓度为 2 .1 4× 1 0 - 2mol·L- 1时 ,醇碳链越长 ,N值越大 .与无醇体系相比 ,正丙醇和正丁醇使N值变小 ,正戊醇、正己醇和正庚醇使N值变大 .本文同时还测定了醇对微环境的极性 ,芘的荧光寿命及胶束内芘的激基缔合物形成效率的影响 .
沈强李干佐黄延章叶建平
关键词:荧光微乳液表面活性剂
对叔丁基杯[8]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合成了以RE3+(Sm3+,Eu3+,Tb3+,Dy3+)及Tb3+掺杂Ln3+(La3+,Gd3+,Y3+)为中心,以对叔丁基杯8芳烃(LH8)及DMF,DMSO为配体的两个系列14种同核与掺杂稀土固体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及荧光性能研究。荧光光谱的测试表明,所有Tb3+及其掺杂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特征荧光,第二配体DMF对Tb3+及其掺杂配合物的荧光增强作用比DMSO更明显,掺杂荧光惰性离子对Tb3+的荧光增强作用顺序为La3+
燕来赵永亮赵凤英王令萱叶建平
关键词:对叔丁基杯[8]芳烃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苊酮对二氰蒽的电子转移荧光猝灭研究──激基络合物的形成机理与动力学被引量:2
1996年
研究了苊酮(ANO)对9,10-二氰蒽(DCA)的荧光猝灭与激基络合物形成的动力学与机理。基于瞬态荧光双指数衰减,测定了激基络合物的光化学动力学和有关速度常数,论证荧光猝灭作用主要由ANO/DCA激基络合物的生成以及快速正向电子转移所致。
吴树屏江致勤叶建平
关键词:荧光猝灭化学动力学
光谱法研究3H-吲哚探针分子与Triton X-100胶束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用光谱法研究了荧光分子 2 (对 己基胺基 )苯基 3,3 二甲基 5 乙酯基 3H 吲哚基 甲基二辛基碘化铵 (A)与TritonX 10 0胶束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A在不同浓度的TritonX 10 0溶液中的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实验得到了A与胶束的结合常数Ks,A在胶束中所处环境的极性及其在胶束中发生的pH效应。结果表明 :A与胶束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A在胶束中所处环境的极性接近于甲醇的极性 ;并推测出了A的不同基团在胶束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同时发现 :在TritonX 10 0胶束中A可探测到两个位置 ,但当TritonX 10 0的浓度过大时 ,A却只能探测到一个位置。
李健沈兴海高宏成叶建平
关键词:TRITON光谱性质PH效应荧光寿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