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
- 作品数:2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应用与时间维度的电网模型多版本构建与管理技术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电网调控业务的未来模型和历史模型管理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与时间维度的电网模型多版本构建与管理技术,使用轻量级文件数据库与CIM/E文件作为多版本模型数据持久化存储介质,实现多个版本的安全隔离,以模型集为逻辑单元对电网不同业务模型进行分类,进而实现不同业务多时态模型版本构建与管理的技术方案,并对多版本间的模型比较与合并、未来版本模型验证与投在线流程管理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该项技术已在调控中心试点应用,可满足多项业务应用对多时态版本模型的需求,提升了调控系统对未来模型构建、历史模型回溯、模型共享等方面的支撑能力。
- 石俊杰李昊路轶翟明玉向博季学纯
- 关键词:电网模型
- 一种面向电网调控业务的AI模型服务化共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网调控业务的AI模型服务化共享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获取AI模型仓库,所述AI模型仓库包括多个模型集,每个模型集中存储有多个相同类型的AI模型;以AI模型仓库中的模型集为粒度在集群系统中创建AI模型的...
- 沈嘉灵李佳阳陈佳佳闫妮张瑞智王宇冬陈子韵徐丽燕李昊季学纯张珂珩劳莹莹
- 一种松耦合的电力知识图谱共享协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耦合的电力知识图谱共享协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电力知识图谱共享协作平台信息;(2)根据电力知识图谱共享信息通过本体协作设计服务修改本地知识图谱本体;(3)根据电力知识图谱共享信息通过实例数据共...
- 高尚彭程孔彦茹陈子韵沈嘉灵李慧辉劳莹莹王宇冬李昊
- 一种数据质量多级协同治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质量多级协同治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选择一个系统配置为上级系统,将其他剩余系统配置为所述上级系统的下级系统;每个系统通过标签定义功能程序,构建标签定义表,用于定义并存储标签信息;将标...
- 季堃李昊高尚沈嘉灵陈斌李泽科范海威丁凌龙李慧辉孔彦茹
- 一种应用于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采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三种以上异常检测的聚类算法和统计分析算法分别处理预处理后的指标数据,对各算法输出结果采用加权投票算法计算异常得...
- 秦子莛孙云枫季惠英高原沙一川陈云彭晖季学纯陈鹏李昊沈嘉麟高尚彭程郭东升徐炯
- 一种基于SQLite数据库的主备冗余复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QLite数据库的主备冗余复制方法,其方法为:在SQLite数据库之上封装一个数据库管理服务进程,负责监视SQLite数据库状态及接收应用层发送的数据库操作请求;在SQLite服务中封装SQLite数...
- 史浩秋季学纯李昊王玉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电网监控系统的语音告警及推画面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监控系统的语音告警及推画面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获取调度系统及其所承载业务中监控业务接口对应的实时数据;将获取到的实时数据生成告警信息;若监听到语音及推画面的告警接入,获取该告警的类型和/或采样点信...
- 张连强丁捷蒋小龙李昊任立飞李佳阳
- 一种结合专家知识的知识可信度评估方法及其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专家知识的知识可信度评估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电力调度领域文本数据读取与预处理;构建带可信度属性的电力调度领域知识图谱;训练模型得到知识的特征表示向量;重新标记知识可信度;引入专家知识人工标注;调...
- 李慧辉高尚陈子韵王宇冬沈嘉灵季堃李佳阳李昊陈宇航孔彦茹劳莹莹
- 以厂站为粒度的电网模型中心构建方法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现有电网模型中心建设模式中存在系统异构、模型交互效率低、交互过程自动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厂站粒度的电网模型中心构建方法。通过研究基于厂站粒度的电网模型交互技术和按需模型代理服务机制,解决调度系统间模型中心建设中存在的模型融合、交互效率、安全性,以及模型分区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文中通过实际电网系统的案例,验证了以厂站为粒度的电网模型中心构建方法能够对模型中心建设中的模型交互效率、模型质量、自动化维护水平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解决异构调度系统接入模型中心存在的问题。
- 杨启京石俊杰孟勇亮戴则梅季学纯李昊
- 关键词:异构系统
-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作业末端的磁场定位及路径规划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作业末端的磁场定位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以待作业线路为参照物,获取待作业线路周围作业末端的磁感应强度;S2,根据作业末端的磁感应强度,计算作业末端与待作业线路之间的距离;S3,根...
- 徐弘升陆继翔杨志宏李昊周亚东
- 文献传递